微改造后的先锋社区航拍图 受访者提供
统筹:刘云 徐振天
文/徐振天
文脉调研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百姓民生。
番禺从不断蝶变成长的老城区一路走来,这里承载着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文化的深厚积淀如同滋养万物的甘霖,渗透进各行各业,赋予老城独特的韵味和气质。
老旧社区的改造,一直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番禺通过以“市桥渔帆”核心区改造为代表的重现古城光彩工程,推动“老城市新活力”的齿轮转动,随着老旧社区改造的加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步伐也在加快,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在保护历史文化、引进产业新业态中延续城市文脉,一座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创新的活力之城正徐徐升起。
先锋社区街巷里,青砖黛瓦掩映着门楼小家 卢佳圳 摄
市桥之心 破茧成蝶
2200余年前,秦、汉朝代设古邑番禺,到南宋后期,现番禺市桥三堂地区建村,因当地河涌纵横,多砌石桥连通两岸,故起初此地名为“石桥”。人们到石桥乡赶集,口语称“市石桥”,其中“市”字意为“做买卖”,后来,为图交流方便,省去“石”字,简称“市桥”。明清两代,“石桥”“市桥”二名并用,直到民国以后,这里才沿用“市桥”一名。
迄清末民初,谢姓是市桥人口最多的大姓。据记载,市桥出过不少谢姓重要人物,如东晋时期,在朝中任职的宰相谢安,继嗣名臣名将辈出,传承至南朝,孕育出山水诗人谢灵运,五十余年后又出现了著名诗人谢眺,“二谢”为谢家开创了一片文学天地;又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移居香港、生平事迹被编入1983年《香港年鉴》的著名书画家谢熙,在广州的书法家谢锴,以及举家移居天津后再出生的电影艺术大师谢添,原籍均在市桥。
如今的市桥先锋社区所在地,经历了从元代至1990年前后的建设活动,自古以来,便承担着“市桥之心”的美誉,此“心”不仅代表的是古市桥的地理中心,更是番禺地区的政商中心。不过,此后随着番禺新城区的建设,市桥的功能和空间便日渐衰落。
2014年,先锋社区的先锋大街、前锋大街被列为广州市级传统村落,彼时,区域内建筑风貌受损坏,大部分建筑质量较差,存在危破房,社区总体破败,公共部分脏乱堵塞,活力低下。片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空间环境的改造提升迫在眉睫。
2018年以来,番禺区以“社区微改造”为契机,通过建筑本体改造提升、打造开敞空间、修缮文物及历史建筑、拆除违建及街巷疏通、三线下地及街巷铺装、新增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消防系统、增加社区景观及智慧社区设施等手段,抢救式地完成了社区改造、有机更新。
项目改造完成后,整个社区成为一座再现市井生活的“街区博物馆”,微改造项目更是先后获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2024美国建筑大师奖荣誉提名奖等奖项。
人地复兴,市桥“复心”。如今,在先锋社区的街巷行走,市桥历史演变的时空路径变得亲切可视,走过修旧如旧的蚝壳墙、古朴典雅的镬耳屋,青砖黛瓦掩映着门楼小家,就像翻开一本耐人寻味的历史书,极具广府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群,如同一面明晃晃的镜子,照出了古番禺人鱼游鹤立、砌蚝为墙、围滩造田的生活光影,也照出了千年番禺传统文化的来时路。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现代和历史的文化气息,在番禺老城形成了闭环。
竹间李公祠 徐振天 摄
文产融合 有机更新
和先锋社区一路之隔,位于市桥街大市社区大市巷内,市桥李氏族人为纪念李氏祖先李榉而建的竹间李公祠默默伫立。李榉,乃南宋名臣、广东科举考试第一位探花李昴英的祖父。距竹间李公祠西南方向五公里的沙湾,为纪念李昴英而建的李忠简祠依然耸立,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在大市社区微改造过程中,作为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竹间李公祠被提上修缮日程。修缮一新的祠堂,保存清代晚期风格,形制完整,三间二进,占地面积190余平方米。凹斗门正门额上阴刻“竹间李公祠”,头门前檐封板刻花鸟人物,后墙居中设神龛神台祭祀,上方刻有“兰桂腾芳”,寓意子孙显贵发达。
穿越历史长河,竹间李公祠仿佛一位沉默的长者,用宁静的姿态诉说着过往云烟。这座镶嵌在番禺老城区的古祠堂,已成为市桥印记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市社区,不仅有祠堂建筑,还有少见的清代古建筑,更保留有记载了近现代番禺工业发展印记的历史旧址。这些文化和产业要素一起,传承着城镇历史的连续性和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番禺人民的精神图谱,激励着后人发愤图强、奋勇争先、顽强拼搏。
见证了先锋、大市社区改造历程的番禺区城市更新局三级调研员黎铁波,从中提炼出番禺要在推进城市更新中延续下去的做法。“在改造的全过程中结合番禺特色,注重历史文化保护,进一步改善提升老旧社区人居环境。我们正在探索一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全链条改造提升工作的可行路径,通过丰富社区业态,植入与之匹配的产业功能,打造一批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典范项目,带动番禺老城区整体复兴。”
近年来,番禺区遵循“社区微改造,撬动大效益”的理念,会同属地镇街、居委会、社区居民共同摸索,全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现阶段,番禺已推动完成62个老旧小区改造,2024年计划新开工的14个老旧小区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将在第四季度全面开工建设。“我们看到,在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曾经的墙皮剥落、小区道路坑洼破损、雨天‘水浸街’、排水道臭水横流等脏乱差景象一去不复返了。”黎铁波说。
截至目前,番禺区老旧小区改造累计完成粉刷楼道近23万平方米、“三线”整治近27万米、实施雨污管网改造近3万米,修缮道路约7.5万平方米等居民“急难愁盼”的改造内容,完工项目共计改造约1977栋楼,惠及约2.29万户家庭。
探索文化与产业融合路径,打造有机更新示范项目,一个“老城市新活力”的番禺新样本正在形成。
番禺区市桥街先锋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黎少惠
亲历者说
市桥街先锋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黎少惠:
党建引领,共筑美好家园
自2017年4月调任先锋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以来,黎少惠便与先锋社区结下了不解之缘。过去7年里,她参与并见证了先锋社区微改造从旧貌换新颜的全过程。
先锋社区,坐落于市桥街的中南部,占地面积约16公顷。微改造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结合“历史街区博物馆”的理念,精心规划了四大体验段:广府文化体验段、跨时代体验段、历史文化体验段以及繁华年代体验段,旨在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记忆。
改造过程中,先锋社区居委会始终坚守党建引领的核心理念,与居民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广泛收集意见并第一时间反馈给设计团队。通过四次共同缔造会和三次居民代表会议,居民们全程参与规划,共同为美好社区的缔造出谋划策。
在改造的每一个细节中,居委会成员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入户走访,倾听居民的心声,尊重每一位居民的意见;他们协调居民与施工队之间的关系,确保改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居委会还邀请各方面专业人士参与设计,确保设计理念与居民需求完美融合,最终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过程中,尽管也会遇到居民与施工队之间的矛盾,但居委会成员始终耐心劝导,积极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如今,改造后的先锋社区焕然一新。街巷拓宽,人车分流,下水道得到了有效改善,饮水安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更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休憩空间。黎少惠感慨地说:“为居民办好事、做好事,得到他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