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元化债“组合拳”是增量政策“重头戏”!专家详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发表时间:2024-11-11 07:32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2024-11-11

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用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政策。作为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专家表示,这次置换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

根据政策,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专家表示,这三项政策协同发力后,可以减轻地方政府化债的压力,有利于债务管理更加透明。

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 杨志勇:这次公布出来2023年末全国地方隐性债余额14.3万亿元,这14.3万亿元是一个一个项目去甄别的,一级一级审核出来的数据,我想这是决策最重要的一个依据。债务管理透明度提高了,有了更为扎实、更加透明的债务信息,决策就更加有依据。

专家表示,这次推出的是一揽子、综合性、靶向准的化债“组合拳”,实施这样一次大规模置换措施,意味着我国化债工作思路的根本转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财税研究中心主任 刘怡:这次化债的举措和过去相比,以前可能是一个被动的地方政府出现风险以后的应急处置,转向了主动的、整体性风险防控这样的考虑。这种化解的举措确实从原来的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来考虑,在这种情形下,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会极大缓解,因为利息支出减少了,资金的链条更畅通以后,有助于地方政府去发展经济。

专家认为,这次的化债方案将缓释地方当期化债压力、减少利息支出。根据估算,五年累计可以节约6000亿元左右利息支出。与此同时,根据这次的化债方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解决存量债务风险的同时,必须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 杨志勇:要建立起一套高水平的、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债务管理不是被动的,我们看到主动选择问题,可以让财政政策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