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被包装成高管:要查“职业闭店人”,更要查幕后老板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4-11-18 21:59
潇湘晨报  作者:  2024-11-18

据央视报道,北京一家名为小番茄的艺术培训机构,通过层层操作撤资离场,两千多名家长预交的课时费瞬间打了水漂。而外包中介公司以400元为酬劳,将一名保安包装成了该机构法定代表人。

这起“职业闭店人”案例引发公众热议。近段时间以来,培训、健身等预消费领域“职业闭店人”案例频现,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消费者苦于“职业闭店人”套路,在于维权难、维权成本高。消费者本就无识别机构经营状况的业务,大多数人亦无相应的能力。昨天还被人笑脸相迎进去办卡,今天就发现机构人走楼空。对于一些消费者而言,面对维权需要的时间、经济成本,即使心有不甘,也只能无奈放弃。

对于“职业闭店人”,较长一段时内,法律上确有模糊之处。吃准了消费者因维权难可能选择放弃,以及法律上有空子可钻,一些不法分子变本加厉。有的人变了马甲在同一城市继续招摇撞骗;有的人则干脆在网上招募背债人,大有成为灰色产业链的趋势。

比如,本案中,小番茄拿出30余万元寻找中介公司解决闭店手续,在层层外包后,被包装成高管的保安拿到了400元。

好在,相关规范已经箭在弦上。今年6月,最高法发布相关司法解释的征求意见稿,将清算义务人和帮助逃债人纳入责任主体的范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强化预付式消费领域经营者的义务。

立法日趋完善、司法积极回应,自然将挤压“职业闭店人”的生存空间,让不法者付出相应代价,自然能一步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对于那些背债人,应有进一步的动作。一方面,让已实施不法行为的人,受到惩罚,以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对公众的宣传,让潜在的“背债人”知道,所谓的“代价不高”,实际上是“雇主”的圈套。

比如本案中,被“包装”成高管的张某说,“他们说一单400元,还说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法律承担责任是很小的,只是限高消费。”

结果他不到一年,就充当了12个省市30多家企业的背债人。目前,张某的所有支付工具和银行卡都被法院冻结,也无法自由择业,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生活。

严厉打击职业闭店人,让消费者不成为他们坑骗的对象,让背债人不成为他们利用的对象。对于市场秩序,对于消费信心,极为重要。

职业闭店人“捞”一把就跑的美梦,该破碎了!

编辑:郑宗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