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小婉
我国纸扎艺术起源于祭祀丧俗活动,以纸为冥器扎制成各类物品,焚烧之后希望能够将其送至逝者身边。31岁这一年,李诚(化名)开了一家“超现实手作坊”,专卖纸扎。
纸扎行业当下发展已相当成熟,衣食住行等大类物品应有尽有,而李诚这家作坊的特殊之处在于,有别于市面上笼统的纸扎成品,他会根据顾客要求,为逝者定制私人物品,比如一封录取通知书、一部特别定制的手机,甚至是一个体重秤。
李诚在网上自称“祭祀区up主”,所发布内容中常有焚烧纸扎的画面,火舌跳跃吞噬掉纸扎,不见阴森恐怖,反而勾起哀思怀念。有网友评论道:“那烧去的纸活,承载着我们未说出口的话语、未表达尽的思念,它跨越了生死的界限,搭起一座桥梁,让心再次相连。”
改行
2013年,20岁的李诚高中毕业后来到广州,进入电商行业工作,在接下来的10年里,拍摄产品、打单发货、做客服、干运营……他在行业链上的每一环都待过,经验丰富,有着赚钱的劲头,收入不断增长,在广州成了家。
第11年时,李诚厌倦了程式化的生活,烦琐的杂事将他的时间分割得零碎,偶尔安静下来时,他会思考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之前想着多工作,尽可能赚钱,忙来忙去,到后来发现这样子也不是个事,我想要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这样更符合我的性格。”李诚说道,“我希望这件事是有意义的,不仅对我个人,还希望具备一些温度,能够传递出去。”
李诚家族有肝癌史,在剩下的时间里做一点有用的事,或许也是促成他想法的一个催化剂。随后,他又遭逢奶奶和父亲的离世,按照传统,他去市场上购买纸扎焚祭。那时,不少丧葬用品店已有纸扎定制服务,但成品难免粗糙,“找着找着就看到市面上的纸扎都很古老,比如现在已经出了iPhone16了,而纸扎还停留在iPhoneX的年代。”李诚回忆道,“我边烧边想,如何在纸扎中添加一些新鲜元素。”
小时候,家里的一楼租给了一位做纸扎的老人,放学后,李诚会跑到老人店里折元宝、做纸人。“当时没什么忌讳,看着一个东西从无到有,觉得还蛮酷”,但童年的记忆所剩无几,今年1月份他下定决心制作纸扎后,属于从头学起,但得益于之前工作积累下来的建模、设计等经验,他上手还算快。
李诚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不断尝试,先建模,再拆解成图纸,进行修饰,计算好要切割的线、要粘合的连接处,不时还要加上手绘,反复推翻重做,才能开发出一个新的纸扎样式。他想做到最好,从纸质到打印的墨水,再到使用的胶水,每一环都尝试过几十种方法,“质感要好,焚烧时火能比较旺,还不会产生很大气味和烟雾”。
订单
今年5月份,李诚试着在网上发布自己的纸扎作品。起初,他大多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最新款的游戏机、游戏卡带、品牌手机、精美手表甚至是怀旧的小巴士,在他的手下被还原出来,又焚烧殆尽。祭祀的标签吸引了不少网友围观,看个新奇热闹,因为做得逼真,还有人调侃死后就想收到这样的东西。
后来,李诚接到越来越多的订单,委托他帮忙定制更为私人的物品,品类越来越多,既有常规的车子、数码用品、吃食等,还有宠物用品,“很多给宠物定制纸扎的订单,猫、狗、仓鼠、兔子都有,宠物陪伴久了成为家人,死后也按照我们的传统习俗,希望它在另一个世界过好点。”李诚提到,有人在委托时,在猫窝、猫抓板、罐头、冻干之外,还特意给自己的小猫定制了一盘水煮虾。
7月份时,李诚接到第一笔希望他帮忙代烧的订单,逝者是位女生:“客户在定制手机时,没有追求豪华去选择max系列,而是特意选择了15系列的粉色。”纸扎带着亲人的思念在火焰中消失,引发大量网友共鸣,视频播放量超80万。李诚认为,定制纸扎本身没有什么含义,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感赋予其独特性,生者记得逝者的点滴,将那些过往和现在的思念寄托在纸扎上,才成就了纸扎的意义。
能够给别人带来一点慰藉,李诚为此而满足。曾有一群初中生找到他,希望为乐团的音乐老师定制一个指挥台。“这群孩子一起凑钱买的,他们很喜欢那个老师,定制后带给他们师母烧了。”李诚收到的反馈里,学生们一再致谢,称他的工作是“为逝者带去一份礼物,给生者带来一份希望”。
正因如此,李诚在获得满足感之余,更有一种使命感。一般的纸扎定制两天左右能够完成,体型大、样式复杂的需要小半个月,在李诚印象中,最难的一单是做一辆丰田的皮卡。“先花八天做了一辆,发过去后,客户不满意,其实当时成本已经超了,我想退款给人家,就当这单免费了。客户说钱不是问题,他说他爸爸真的很喜欢这辆车。”李诚说道,“又花了八天时间,重新做了一个更加精致的版本。”
因为那辆是越野车,零件非常多,做这辆车要切割几百刀,折叠几百次,粘贴上千次,还要加入难度更高的手绘,第一次做时李诚昼夜不停,已经筋疲力尽,但为了实现客户这个心愿,他又熬了八天,最终成功高度还原。
倾诉
尽管这份工作还没能完全进入正轨,目前收支勉强持平,可是李诚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一次次代烧时,李诚盯着火焰,并不觉得可怕,通过最古老和纯粹的方式,将对逝者的思念传递出去,在纸张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噼啪声中,他看到灰烬与余烟,体会到了生命与死亡之间那份微妙而深刻的关联。
李诚并不忌讳这份职业的特殊性,他想要以轻松的心态去看待生老病死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市面上新出了一个东西,我想分享给我爸,就像平时买菜一样,去定制纸扎烧给他。”他同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分享的故事,让看到的人能够更加珍视亲朋之间的情感,更加珍惜眼前人。
“前段时间有个客户临时找到我,希望能在自己成人礼这天送给爷爷一个生日蛋糕,第二天就要,我一看时间很赶,通宵帮她做出来了。”在李诚发出的聊天截图里,可以看到对方在委托的同时,也在回忆与爷爷的过往,提到爷爷炒的花生米、拿给她的酸奶,难过如今自己长大而爷爷已辞世,后悔没有多抱一抱他。
李诚接收订单,也接收这些倾诉。“其实做我们这一行,有些人会单纯想来跟你聊一聊,说一些最近的事情。”不乏轻生念头的人找到他,“有人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跟你说死之后想给自己烧点东西,有人很明确地告诉你,什么时间段要走,我再烧给他。”李诚总是耐心地听、温和地讲,有时也“不讲道理”,把纸扎单价提到非常高,让对方退却,有人至今仍跟他保持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