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于2021年的中国-阿拉伯青年政治家论坛(以下简称“中阿青年政治家论坛”),是中阿政党首个以青年为主题的大型多边论坛。11月27日至28日,第三届中国-阿拉伯国家青年政治家论坛在广东珠海举办,来自21个阿拉伯国家的100多名青年政治家代表出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阿青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怀揣交融互鉴的目标,站上了国际交流的舞台。
在中阿关系中,青年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青年,如何助力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羊晚政见一一为您梳理。
为什么是中阿?
环顾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和平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地区冲突、逆全球化等复杂因素相互交织,世界进入新一轮动荡变革期。
在此背景下,包括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成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力量。埃及、阿联酋、沙特受邀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卡塔尔、科威特等6个阿拉伯国家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对话伙伴,中阿在全球治理、国际事务多边场合的战略沟通愈加密切,也愈加重要。
再看中阿关系。2022年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召开,峰会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两年来,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伙伴关系的阿拉伯国家增加到20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22个阿拉伯国家实现了“全覆盖”,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不断结出丰硕成果,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今年5月,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构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此外,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后,阿盟成为全球范围内首个同中国发表关于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联合声明的合作地区。中阿关系已经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为什么是青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关键在于青年之间的交往。
中阿青年的交往故事,最远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汉代。二十多岁的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14世纪初,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从北非出发,穿越印度洋到达印度古里,乘坐中国船驶向中国。
“中阿有着悠久的交流合作历史,双方通过丝绸之路,相互往来,通过驼队交换商品、文化和思想。这种合作关系,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加强。”在本届中阿青年政治家论坛上,约旦独立选举委员会企业关系高级顾问山鲁佐德·阿布·塔耶说,“我们怀着青年的激情,致力于构建合作理解的新桥梁,共同探索实现国家进步的路径。”
近年来,阿拉伯青年的“中国热”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中文、来中国,成为了阿拉伯青年的新风潮。
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的阿思玛·达尔维什是一名来自突尼斯的留学生。平日里,她会在自己的网络社交平台里,更新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参加论坛期间,随团到访港珠澳大桥后,她立马“变身”旅游博主,开启“拍拍拍”模式。她说,近年来,身边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的青年想来到中国、了解中国。
黎巴嫩阿拉伯左翼代表阿德汉·赛义德在参访并了解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情况后表示,这片区域40多年的发展,是一个奇迹,也是中国发展的缩影。他说:“我们希望能学习中国的经验,参考中国的发展路径,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来发展我的祖国。”
随着中阿青年发展论坛、中阿青年友好大使项目、中阿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等机制和项目的推进,中阿青年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相互了解进一步加深。正如多位参会青年政治家代表提到的那样,青年是国家的基石与未来,中阿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需要青年的力量,因为这将有助于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
独行快、众行远。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千年前,中阿两大古老文明就在丝绸之路上相知相交。两千年后的今天,中阿青年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助力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文 | 记者 谭铮
图 | 记者 宋金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