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再添4项人类非遗代表作!这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优秀成果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表时间:2024-12-07 18:30
新华社  作者:  2024-12-0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在巴拉圭举行。

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2月5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通过评审,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机制框架下首次正式实施转名录程序。

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前后,全世界华人都会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主题欢庆这一佳节。数千年来,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迎晖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表演舞龙,喜迎龙年新春(2024年1月18日摄)。新华社发(王华斌摄)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被称作纺织业的“活化石”,是海南黎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有麻织、棉织、织锦、印染(包括扎染)、刺绣、龙被等品种,以色彩鲜艳、图案多样、工艺精湛而闻名,古人赞美黎锦“光辉艳若云”。对于没有创造文字的黎族,黎锦更像是一本“史书”,写就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智慧。

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选手们在技艺比赛现场编织黎锦(2023年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 摄

■羌年

羌年是中国羌族一年一度的传统新年,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相关活动通常持续3至5天。在此期间,羌族民众举寨团聚、祭天祭祖、祈福驱秽、庆祝丰收。该遗产项目是集民间信俗、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实践,也是承载着羌族民众社会实践、生活经验、传统知识和伦理规范的文化空间。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中国古羌城,当地羌族群众载歌载舞庆祝羌年(2024年11月1日摄)。新华社发(何清海摄)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木拱桥被桥梁学术界称为“古老概念的现代遗存”,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种类。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使用中国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主要分布于福建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南部。

这是在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拍摄的古廊桥如龙桥(2022年8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吴春平摄)

自2009年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保护成效显著,存续力持续提升。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通过成立合作社和企业,带动当地黎族群众特别是妇女就业增收;

“羌年”在羌族传统文化保护、带动当地文化生态旅游和乡村特色旅游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文化和自然生态协同保护的良好态势。

上述遗产项目成功转入代表作名录,既体现了中国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优秀实践和成果,也为各国开展非遗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这是在海南省东方市东河镇拍摄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省级传承人符永英用黎锦制作的手袋(2023年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2024年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通过20年实践,中国已形成既符合自身国情、又与国际衔接,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体系。

中国代表团表示,中国将继续认真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不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同时申报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非遗项目,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编导:韩依格、鲍佳艺、龙泠宇、杲均丰

视觉:韩依格、鲍佳艺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编辑:束孟卿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