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焓 通讯员 曾君兰 张萌
图/通讯员供图
在广州社区里,活跃的银发志愿者众多,具有特长专才的银发志愿者更不少,他们在一针一线、一份份蔬果里,用志愿服务帮助更多人。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为了感谢及回馈银发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进一步激发银发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在广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于当日在广州“公益时间”上线近8000份,价值约36万元的志愿服务礼遇。
郭春华:将爱心一针一线缝入“新衣”
“梁姨,这件衣服需要缝补的地方有点多,过两天我缝补好后再送回来。”2019年,71岁的郭春华加入荔湾区西村街的和苑帮帮队,成为缝补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
说到成为志愿者的初衷,郭春华说:“看到很多退休工人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所长,感受到他们做志愿者的快乐,我想是不是也可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有些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的衣服破了,但由于行动不便无法外出寻找缝补服务;有些经济困难的低保对象,免费的缝补服务可以减少他们的经济支出,于是,郭春华决定用自己坚持多年的缝纫爱好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缝纫服务。
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郭春华在家里专门设置了一个4平方米的缝纫工作室,用于日常缝纫及存放她日常收集的“宝贝”,包括各种颜色的纽扣和针线、不同型号的拉链、用于缝制外衣和里衬的布匹等等。
2024年1月,听说荔湾区龙津街的长者也有缝补衣物的需要,郭春华又成为了志愿者老师,从基本操作,到缝纫技巧,再到设计与创新,郭春华细心且毫无保留地教导其他志愿者,并和9名共同参与缝补服务的志愿者在龙津街社工的协助下组成龙津急先锋缝纫志愿服务队,恒常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服务。
5年来,经郭春华翻新、设计缝纫的环保袋、拉链包、衣服、裤子等成品超过1000多件,它们或是送给有需要的长者、居民,或是用于社区义卖筹集善款。
徐应宜:将善意一点一滴注入农场
翻土、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治虫......每天早上9点,在白云区云城街的春风农场都能看到徐应宜忙碌的身影。
“每个收到蔬菜的街坊都夸菜好吃,有菜味。”78岁的徐应宜原是白云区萧岗村人,有着丰富的务农经验,参与农场的志愿服务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让我们这些退休在家的老人种种菜,还可以给街坊送‘温暖’,这样的志愿服务不管谁来做都会很开心的。”每当农场迎来小丰收的时候,他就会和社工、志愿者们采摘包装好成熟的蔬菜、水果,并逐户上门送给辖区内的困难群体。作为农场的种菜技术骨干,在徐应宜的指导与带领下,春风农场累计产出的蔬菜、水果超1100多斤,服务困难群体近600人次。
除了擅长种菜等农活,每天5点准点起床打太极的徐应宜还会按摩、推拿等中医理疗技能,粤曲、京剧更不在话下,并时常参与培训、演出等活动,以自己的特长为街坊居民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徐应宜在广州公益时间互助养老志愿服务平台累计的志愿服务时数达到3905.8小时。
张争辉:将奉献打磨抛光照亮新刀
“刀具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擦干水分,避免生锈。长期不使用的刀具,最好在刀刃上涂抹一层薄薄的食用油,能起到防锈和润滑的作用。”62岁的张争辉和几位磨刀技术骨干一边处理刀口上的豁口,细致地打磨平整,精心抛光刀面上的锈迹和污渍,一边向居民讲解刀具的使用技巧和保养方法。
“现在这个传统手艺很难找,以前菜刀用久变钝了,也不知道上哪儿能磨。”了解到社区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后,黄埔区云埔街东荟城社区老年人协会义工队在张争辉带领下,自2023年起组织开展便民志愿服务,每月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一次磨刀、理发、免费体检等服务。同时,对老年人开展用刀安全的专题讲座培训,以提高老年人日常用刀安全意识。在2024年,张争辉和队员们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便民磨菜刀志愿服务8场,打磨刀具近800把;开展义剪、携手专业医疗机构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法律法规讲座、安全培训等活动20多场,累计服务社区居民3000多人次。
志愿礼遇:为银发志愿者的健康保障贡献力量
据了解,今年12月上新的礼遇来自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以及各爱心基金会、企业及专业养老机构的捐赠,主要是关注银发志愿者的健康需求。银发志愿者可以使用自己在“公益时间”平台上储存的“时间积分”进行兑换。
广州市志愿者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积分兑换其实被银发志愿者开发了新的使用方法,有不少银发志愿者兑换了服务或者物资之后,又再次送给了他们结对帮扶的服务对象,做“二次公益”,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非常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