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通讯员 常大 程家玟 马明
工作超40年的李发是黄茅海跨海通道T5标项目部一名班组负责人,和其他基建建设者一样,他长年在一线挥洒汗水。从1987年迈入基建行业起,李发参与了多个湾区工程的建设,见证了大湾区的大建设、大发展。
对于即将“上岗”的湾区超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李发说最自豪、最难忘的就是此次参建经历。
“先行军”比计划提前近两月
时间回到2020年6月,茫茫黄茅海上,大桥初建。钢栈桥是运输材料和调配人员的主要通道,是大桥海上作业的基础和保障。黄茅海跨海通道钢栈桥长10.5公里,李发所在的保利长大项目部负责靠江门侧8.36公里的施工任务。
李发带领的班组是桩基施工的“先行军”。克服了烈日的灼烧、咸湿的海风、滩涂地多等多项施工困难,李发多日以来的忐忑、疲惫与汗水,在硕大的钢管桩深扎海底后,一扫而空,他在这个“超级工程”留下了自己的第一抹印记。
施工便道虽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才修起来,但仍然面临路窄、不平,导致运输困难,一旦遇到风雨天,泥泞的道路更会为物资运输亮起“红灯”。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李发主动带领团队挑灯夜战。“我们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全力以赴、和时间赛跑。”李发说。至2020年10月,钢栈桥实现全线贯通,比计划提前近两个月。
“没有干不好,只有埋头干”
黄茅海大桥位于台风多发区域,水文、气象条件恶劣,钢箱梁梁段重、吊装难度大。
“从塔区支架搭设开始到钢箱梁吊装作业,涉及的工序繁琐复杂,且对上部结构工期影响大,施工需要非常严谨。”李发班组里多是十年以上经验的老手,但面对这种情况也不敢掉以轻心。
“做事在前,没有干不好,只有埋头干。”秉持这一信念,李发对班组进行反复培训及可视化交底,预演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和复杂的工艺。标准化作业平台、内业资料、系统化的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的“顽症”……
就像4年前作为第一批人员进场一样,李发也坚守到最后一刻,直到钢栈桥最后一根钢管桩拆除。
如今,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通车。顶着海风,迎着朝阳,李发和他的团队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奋战后,已站好最后一班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