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文脉】文化瑰宝承古融今 番禺非遗薪火相传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4-12-11 07:44
金羊网  作者:  2024-12-11
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一边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精髓,一边守护着民族智慧的火种。

统筹:刘云 徐振天 

文/徐振天

文脉调研

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一边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精髓,一边守护着民族智慧的火种。

龙狮之乡、飘色之乡、龙舟小镇……阅览广州番禺版图,丰富多彩的非遗随处可寻,数百年里,它们深深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里,成为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担负起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使命,番禺通过推动技艺类和美术类非遗项目进景区、引入更多非遗相关业态、加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和储备、健全学校非遗传承基地网络体系建设等措施,加强系统性和生产性保护,承古融今,实现文化瑰宝薪火相传。

整合资源 融合发展

天边初露的曙光,以柔和的金色笔触,在古老的镬耳墙和青石板路上勾勒出朦胧的轮廓,河面闪烁着银光,沙湾水道和市桥河,如两条温柔的臂腕般,将有着800余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沙湾古镇揽入怀抱。

在沙湾古镇中心地段,奶牛皇后甜品店于晨曦中开门迎客,一锅新鲜的水牛奶被缓缓加热至恰当温度,门店主理人王秀甜将煮好的水牛奶迅速倒入装有姜汁的碗中,牛奶在姜汁作用下慢慢凝固,表面泛起一层细腻的凝脂,奶香四溢下,一碗姜埋奶便制作好了。

在沙湾人的习语中,“埋”指合并、包容,有团聚之意,姜埋奶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的特色制品之一。历史上,因沙湾地处丘陵地带,草质优良,所产的水牛奶质量好、产量高,自清朝起,沙湾人就以水牛奶为原料,创制出姜埋奶、凤凰奶糊、窝蛋奶、牛奶白饼等一系列特色食品,充分展现出水乡人民食不厌精、注重养生的饮食理念。

嘴里品着水牛奶小食,耳朵也闲不下来。在沙湾古镇上空,时不时便会传来悠扬的广东音乐,曲调优雅,清新委婉。沙湾广东音乐源远流长,诞生于19世纪中晚期,成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人称道的是,广东音乐四大名曲中的三首(《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饿马摇铃》)都出自沙湾,2013年,广东音乐(沙湾何氏广东音乐)入选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奶牛皇后甜品店一路之隔的三稔厅,约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自建成后,这里便成了沙湾何氏几代广东音乐家和爱好者的聚会之所,此地走出过著名音乐家何博众、何柳堂、何少霞、何与年等举足轻重的人物,成为广东音乐重要的发源地旧址。

沙湾古镇内居住着大量本地居民,根植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众多非遗资源在这里原生、聚集,包括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沙湾何氏广东音乐在内,目前,沙湾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12项。

2024年6月5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州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在沙湾古镇举办,正式揭牌“沙湾非遗古镇”,沙湾成为广东省首个明确命名的非遗古镇,助力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聚集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岁月长河里,沙湾广东音乐、沙湾飘色、广东醒狮、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等代表性非遗记录着沙湾人民长久以来的生活方式与民俗文化,顺应文旅潮流,沙湾古镇还以此为基础,自发形成了贯穿全年的元旦汇玩音乐会、捧银金狮贺新禧、沙湾北帝诞飘色巡游等非遗民俗活动。

非遗与旅游在沙湾古镇融合发展,吸引游客涌来的同时,也延续着广府人家传统日常的烟火生活。

丰茂业态 开发利用

番禺大地上,非遗犹如一股不息的活泉,不仅汇聚成如沙湾古镇这般引人瞩目的人气之海,更化作一条条滋养产业繁荣的涓涓细流,让文化之光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北倚青山,南望碧海,行进在石碁镇市莲路上,不经意间就会步入一个古色古香的红木世界,一条红木产业带绵延约五公里,一座座现代厂房与韵味十足的展厅错落有致,散发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明清时期,广州是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大量优质木材从南洋运抵广州,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这一时期的番禺,汇聚了众多能工巧匠,他们结合中国传统家具制作技艺、中式传统装饰图案和西洋家具文化,创造了大量具有浓厚岭南艺术特色的广式硬木家具,它们以华丽精美、中西合璧的特点而百年不衰。

20世纪80年代,石碁镇就聚集起一批红木家具厂,历经数十年积累,沿市莲路形成了广州首条红木产业带。这里集聚了60多家红木家具及配套企业,近万名从业人员,不仅是技艺高超的工匠,更是红木文化的传承者。据统计,这条红木产业带每年带来的产值超过30亿元,它不仅是番禺区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全国红木产业的重要一环。

2018年,由石碁镇古典红木家具行业协会申报的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被评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达强是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也是广州市番禺永华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认为,自己经营的是艺术,传承的是文化。“非遗传承的意义不在于创造了多少产值,在于文化的传承,从父辈祖辈手上接过来,在我们手上保护好,再传给下一代,让文化薪火相传。”

文化薪火愈燃愈旺。目前,番禺区已建立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保护工作体系,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先后公布了6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47项,公布5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共74名,2023年,全区非遗代表性项目产值约18.5亿元。

岁月悠悠,技艺绵绵,在番禺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沃土上,非遗之光如璀璨星河,照亮了文化传承道路。

亲历者说

上漖龙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黄剑挺:

以古老技艺匠心传承龙舟文化

世代沿袭,一铲一磨,铸就一艘破浪前行的龙舟。上漖村是广东最古老的龙舟制造基地,手工造船历史已有140多年,历经六代龙舟匠人的薪火相传,以精湛技艺闻名遐迩。黄剑挺出生在造船世家,自幼在船厂长大,从小耳濡目染父辈制作龙舟。2009年,考虑到父亲年岁渐高,他接手了位于番禺洛浦上漖村、承载着家族荣耀与梦想的龙船厂。

一次次挥动钉锤,一次次雕琢木料,这些年来,黄剑挺怀揣着对技艺的敬畏与热爱,逐渐从青涩走向成熟,技艺也日益精进。为了提升生产效率,他尝试着为龙舟制作引入了电动工具,这个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对比,他认识到,工具可以不断改良,但工艺一定要保持传统工艺,这样造出来的船才会坚固耐用。

扎底骨、制脚旁、上大旁、扎彩盘……一艘传统龙舟的制作,细分下来有近100道小工序。黄剑挺介绍:“即使在现代设备的帮助下,传统40米长的龙舟,10个工人大概需要20天才能做好一条,一些20米长的短龙舟,需要10来天。”

如今,作为上漖龙舟制作技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剑挺深知,要让龙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必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这项运动,于是,他化身为龙舟文化传播者,带着满腔的热情与激情走进校园,向孩子们讲述龙舟的传奇故事,传授龙舟制作技艺的精髓。

从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热情中,黄剑挺仿佛看到了龙舟文化的未来与希望,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喜悦,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一定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保护非遗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龙舟文化,龙舟活动越兴旺,我们做龙舟的行当也越来越兴旺。”黄剑挺说。

编辑:聂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