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装泥鱼: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编织海洋与文化的奇妙交响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杨雪薇 发表时间:2024-12-12 11:22
金羊网  作者:杨雪薇  2024-12-12
斗门装泥鱼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编织出一曲海洋与文化的奇妙交响。

大型装泥鱼比赛

村民们在滩涂上装泥鱼

文/杨雪薇 图/受访者提供

在珠海斗门辽阔的海岸线上,一项流传了250多年的古老技艺——装泥鱼,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这项习俗不仅充满了村民们世代相传的生存智慧,更在2011年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斗门装泥鱼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编织出一曲海洋与文化的奇妙交响。

历史悠久当地村民的谋生手段

装泥鱼是一种斗门地区独特的捕鱼方法。由于泥鱼表皮鱼鳞小且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或爬行,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了用笼子诱捕的办法,而“装”在广东方言里即“诱捕”之意。

斗门区乾务镇地处珠海市西部,濒临南海,属滨海大沙田地区,水网交错、气候温和,盛产泥鱼、沙虾、青蟹等种类繁多的水产品,600多年来一直享有珠江口西岸“鱼米之乡”的盛名。该地区西南面有一片咸淡水交界的黄茅海水域,海水咸度仅为3‰,是典型的低盐度地区,滩涂面积达3万多亩,生长着大量藻类植物,腐殖质丰富,为泥鱼生长提供了独有的、必不可少的水质条件和食物来源。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版的《香山县志》卷十四中曾对此种小鱼进行描述:“弹流鱼即田流鱼,一名花鱼,一名七星鱼。色灰黑,长三四寸,身有花点,肉嫩,味清美,可作羹。”因花鱼长期在滩涂上活动,体表颜色与海泥接近,所以乾务镇虎山村一带的村民习惯把“花鱼”称作“泥鱼”。

清乾隆年间,装泥鱼习俗在斗门区乾务镇虎山村起源,由村民黄元亨及其次子黄子常在带领族人生产劳作的过程中发明,并传授给邻村的黄氏兄弟,成为他们主要的谋生技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装泥鱼以其独特的劳作方式对当时渔业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装泥鱼习俗在斗门区乾务镇广泛传播,成为当地村民的重要谋生手段。村民们通过编织特制的鱼笼,使用泥板滑行,穿着蚝袜等工具和装备,在滩涂上捕捉泥鱼。20世纪中叶,贩运泥鱼成为虎山村90%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当地村民将广阔的滩涂亲切地称为“泥夹万”,意为滩涂上的银行。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泥鱼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自然滩涂减少,装泥鱼习俗的传承面临挑战。

为了最大程度保存这项习俗,2009年6月20日,装泥鱼习俗被正式认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标志着这一传统技艺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保护。2011年5月23日,装泥鱼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村民编织的鱼笼十分精美

独门技艺乡土文化的深情诠释

捕捉泥鱼分看、放、等、收四个步骤,泥鱼笼是捕捉泥鱼的主要工具,当地人根据泥鱼特性和捕捉方式而制成。“看”即通过观察泥鱼在滩涂上爬行的痕迹的花纹、深浅和长短,判断是否有泥鱼藏身的泥洞及其位置;“放”注重技巧,是将笼尾捏扁折叠起来,笼口对准洞口,再用泥巴将笼尾压住以防翘起,并用泥浆遮住鱼笼的大部分;“等”则是依据泥鱼习性,从进洞到下一次出洞一般间隔30-40分钟;“收”也称起笼,须按照放笼的顺序依次将泥鱼笼从滩涂里拿出来,将鱼笼尾部对准腰间的小篓,将笼尾折叠部分捏圆即可将泥鱼送入腰间小篓。

泥鱼表皮鱼鳞小且光滑,难以徒手捕捉,村民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用笼子诱捕的办法。因此,装泥鱼习俗主要有制作鱼笼、制作鱼篓、制作泥板、捕捉泥鱼四道程序。

装泥鱼使用的工具有鱼笼、鱼篓、泥板、蚝袜等。鱼笼是捕捉泥鱼最主要的工具,鱼篓根据大小分为“座工”“行工”,是捕泥鱼和装泥鱼的主要工具。泥板用于在滩涂上滑行,蚝袜则是为了保护渔民的脚不被割伤。

编鱼笼,不仅选材和工序讲究,还要求编织者要有娴熟的手工技巧。泥鱼笼由笼口、笼须、笼体、笼尾等组成,首先要挑选两年左右竹龄的“粉单竹”进行开篾,根据需要将竹枝锯成40至50厘米长,去竹囊、刨清篾皮、劈开创口、破篾、拖篾等工序后,开出笼口篾、三绞篾、织笼篾等不同厚薄、不同韧度的细篾条,再开始编织。编织顺序是先织笼口、笼须,再织笼体和笼尾,每个鱼笼长度约18-20厘米、直径约6-8厘米。最后在笼口处绑上一根细篾条,方便鱼笼收集、整理。这才算编织好一个细巧精致、大小均匀的泥鱼笼。

据了解,装泥鱼还有择日和选滩一说。其中,每个月农历初一前、十五后的退潮期是较好的装泥鱼时间,最适宜捕捉时段是上午9时至下午4时。泥鱼一般在25℃左右的气温下活动最频繁,因此装泥鱼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中秋前后为泥鱼最多最肥的时期,最适宜捕捉,冬天则不适宜开展此项活动;选滩是由于泥鱼的生活环境比较特殊,大多生活在广大的滩涂地带,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些平整、开阔、表面光滑、润水的浅水泥滩,而且不能长青苔。

学校开展织鱼笼比赛

探索钻研巧手编织的匠心坚守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装泥鱼”集传统手工编织和捕鱼技艺于一身,在斗门区乾务镇广为流传。但即使在“装泥鱼”的发源地斗门,如今了解“装泥鱼”的人也越来越少,当前乾务镇会“装泥鱼”的村民以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为主,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同时,由于泥鱼只能生活在没有污染的自然滩涂中,在工业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自然滩涂又越来越少,这一原本在当地童叟尽知的传统习俗越来越无“用武之地”,“装泥鱼”的场景难得一见。

不过坚持这一习俗的还是有许多有心人。黄炎兴是斗门区乾务镇虎山村人,他年轻时经常跟随父亲装泥鱼,曾是村里的生产队长,经常组织本村村民集体装泥鱼,并跟随黄长九老人专门学习制作泥鱼笼、鱼篓和泥板的技术,再把自己的所学与村民交流,积极探索钻研,不断完善装泥鱼的技艺,在开篾、织笼、择日、选滩以及捕捉泥鱼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也成为了最初代的非遗传承人。

黄国富也是乾务镇虎山村人,是该项目的传承人之一,是目前村里装泥鱼习俗的技术骨干,尤其擅长编织泥鱼笼和鱼篓,他编织一个泥鱼笼只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多年来,黄国富积极协助黄炎兴对装泥鱼的传统习俗进行保护和传承,是当地一名较有名气的装泥鱼能手。2009年4月,黄国富被确定为斗门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因为装泥鱼这个习俗在虎山村比较流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的,所以我从小就跟着父辈们一起去参与其中。”黄国富说,“跟着他们从织笼到出海,慢慢地接触就产生兴趣,然后熟能生巧。”据悉,黄国富织泥鱼笼是用六角编织法,不仅编织得快,质量也高。

多年来,由于黄炎兴、黄国富等人的积极推广,使装泥鱼习俗一直在传承,从未间断。至今虎山村大部分的家庭仍然会制作装泥鱼的工具,并且经常装泥鱼,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很多生活的乐趣。

市民、游客也可参与编织鱼笼

守正创新非遗焕发的时代光彩

为了延续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当地政府一直在努力。

自从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斗门区委、区政府批准划定乾务镇江湾涌水闸至沙龙涌水闸一带为泥鱼生态保护区。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斗门区文化馆、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乾务镇等部门为了保护非遗成果,经常组织举办大型“装泥鱼”习俗系列活动,包括织鱼笼比赛、织泥鱼篓比赛、现场“装泥鱼”等活动,让“装泥鱼”这一传统习俗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珠海斗门通过设置非遗传承基地、培养年轻骨干、在校园开设织鱼笼课程、参加对外展示活动等措施,积极推进“装泥鱼”习俗传承和保护工作。为培养传承人,乾务镇虎山村黄氏宗祠设立了“装泥鱼传承基地”,传承人黄国富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教他们编织泥鱼笼和鱼篓的习俗,让他们了解“装泥鱼”的历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文化站站长周永燊表示,当地政府部门一直在推动该项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我们一方面会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到完善整合,另一方面会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在五山中心小学建立传承基地。同时我们还会举行大规模的装泥鱼比赛,以及装泥鱼体验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去参与去了解装泥鱼习俗。”

周永燊说,在许多民俗活动、庆祝活动等大型活动现场,装泥鱼习俗都会进行展演,当地文化馆也会有实物展示,让更多人接触到这项非遗。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网络,全国各级媒体都有装泥鱼习俗这项非遗的身影,影响力逐步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装泥鱼习俗的美食推广,也将这一文化瑰宝推向了新的高度。据周永燊介绍,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钾。其烹饪方式多样,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油炸、炖汤,都能将泥鱼的鲜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豉油王焗泥鱼尤为受欢迎,泥鱼自身的鲜香加上秘制酱料的味道,在热油的催化下香气四溢,令人回味无穷。斗门区的餐馆和农家乐纷纷推出以泥鱼为主打的特色菜肴,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这些菜肴不仅美味可口,还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让食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斗门独特的文化魅力。

此外,装泥鱼还具有美学意义。渔民们将鱼笼、鱼篓等工具编织得精美绝伦,不仅实用,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这些手工艺品成为了斗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购买和收藏。

通过文化旅游、美食推广、工艺产品等方式,当地政府将装泥鱼习俗打造成了一个独特的非遗品牌。利用各种手段,促使装泥鱼习俗得到保护和传承,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提高了珠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