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建福州的军旅少年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修己,用七十余载光阴书写着治学的坚持与探索。从独力编写文学史到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的多重路径,他以追求学术真实为己任。他曾说:“我这一生都在‘重写’。”“继往开来”曾经是学界对黄修己作品的评价,如今成了他对后辈的殷殷嘱托。
从军旅到校园 求学路上执着追求
1935年,黄修己出生于福州。从少年时代起,他便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14岁初中毕业后,他选择参军,在军旅生活中依然坚持学习,订阅了《文艺学习》《语文学习》等杂志,甚至利用排队买饭的时间记笔记、学语法。他说:“我的优胜之处是绝不为了应考而学,而是自主地按兴趣来学习。”
1955年,他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王瑶教授。大学毕业后,他担任王瑶的助教,却因时代风云被推上了讲台。“那时搞‘教育革命’,王瑶先生不想讲课,就交给我接着讲。”黄修己回忆道,“第一课就是赵树理”。
这一偶然的任务,让他与农民作家赵树理结缘。为了研究赵树理的创作背景,他多次前往山西,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村民对话,探寻社会生活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比如《孟祥英翻身》,讲的是劳动英雄教妇女刷牙洗脸。这听起来很小,但只有去了山西,才明白那里缺水成灾,现代化的起点就是教农民洗脸刷牙。”
黄修己的研究成果《赵树理研究》被视为赵树理研究领域的高峰之作。他由此也更加意识到,文学研究不仅要沉浸于书本,更要走进现实生活。
从燕园到康园 编写文学史的探索创新
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的浪潮席卷学术界。在翻阅“五四”以来的文学刊物时,黄修己发现,现代文学的丰富多彩远超传统文学史的描述。于是,他萌生了编写文学史的念头。1984年,他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出版,为文学史研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角。
“那时,我们可以重新评价沈从文、徐志摩等作家,也让我的个人学术见解在这本书中得以体现。”黄修己说道。这部著作不仅已成为学界标杆,也是后来许多现代文学研究者的启蒙之作。
1987年,他南下广州,任职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在岭南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上,他迎来了学术生涯的新高峰。1989年,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简史》进行了全面修订,推出了更为系统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黄修己始终认为,文学研究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他不仅关注文学本身,还引入史学、人性论等理论。他的学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敏回忆道:“黄老师特别注重史料的收集与分析,但他更强调从史料中找出历史的脉络。”
这种学术理念促使黄修己在20世纪90年代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与学科史研究的新领域。他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总结了70年来几代人的文学史编纂经验,成为学术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回首来时路 “一生在‘重写’”
进入新世纪,黄修己将目光投向文学研究的百年发展史。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系统梳理了学科发展的成就与问题。为了完成这些著作,他与四名学生合作,重新投入图书馆,翻阅历史文献。“虽然老了,但还能发挥作用。”黄修己笑着评价自己。他寄语后辈,希望建立一支“钻研业务、认真做学问”的队伍,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继续向前。
在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黄修己常说:“我这一生都在‘重写’。”无论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的多次修订,还是撰写《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他总是以追求学术真实为己任。他常用“身作之史”和“心构之史”来区分客观历史与主观史著,强调追求历史真实性的艰难与重要性。
年轻时好学、苦学,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黄修己的治学精神始终如一。如今,这位学术大家虽已年迈,却仍怀揣初心:“青春珍贵,努力奋斗!”这是他送给年轻学者的嘱托,也是他治学之路的真实写照。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可欣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