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广州
昨天冬至,晚上,我们在中大康乐园小聚,吴德灏、中山大学郭教授、广州日报周老师、吴总,以及两个刚从意大利留学回来的研究生,就这么一些人,从傍晚6时半,一直聊到夜里10时半,非常畅快。
郭教授是生物学教授,吴总招待大家的有河豚,郭教授竟不敢举箸,各种分析,把河豚剧毒之所从来说得清晰无误,然他说得越正经,我们便笑得越恣肆,都说5分钟之后大家没事你就吃吧。看来,美味是有时差的。5分钟后,他始谨慎落筷,吃将起来。
席间,我讲了一下怎么评价岭南画派的问题,且说,现代岭南地区最顶级的画家当属赖少其,其晚年山水可与黄宾虹相雁行。迟轲用“伟大的风格”来评定王肇民,亦可移来形容赖老。
吴总所租房在一楼,门口有一超大小院,遍植花树,虽是深冬,仍至郁葱,“野亭春还杂花远”,极具山林气和丘壑感。我们就在这小院儿里吃茶、剧谈。来时,拎了两三斤翁城的香猪肉——至今想念翁城那一口还魂的香猪肉汤——但今天来不及做了,于是吃的都是潮汕菜,各种海鱼、肉丸,甚至生蟹。
约了吴德灏,明年四五月份,带领大学生们到翁源开展为期约一个月的实习和创作。非常期待。
在分析艺术品高低时,我提供了一个框架供参考,就是中国古人用来衡量学问高低的方向,即为己与为人。学问为己,便会让自己成为更加完整的人,让人作为人的主体性更加突出;学问为人,则容易把自己沦为工具,人便异化,丧失主体性。故中国传统学术重在为己。法国哲学家萨特,亦极倡强主体而弱客体,以增进人类自我觉知。
今天,羊城晚报再次以一个整版的巨大篇幅来报道翁源,《湖心坝的乡愁》,邓勃的片子拍得好,把苍凉、磅礴、幽远的感觉拍出来了。文字也有味。
湖心坝知名度不断抬升,已经成为翁源非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元旦期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罗德胤将率队来此勘研,到时一会。
撰文/张演钦
编辑/王绮彤
审校/赵旭虹
核发/张演钦
责编|王绮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