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羊城晚报音频节目“花地有声”正式上线。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品》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王十月,跟他聊聊他的新书《不舍昼夜》。
【音频】花地有声|对话王十月:我怀着理想主义的种子,摇摇晃晃走向世界
(⬆️点击链接收听音频)
“青少年时期,因为我读了一些书,遇见了一些人,经历了一些事,因此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理想主义的种子,然后我怀着这颗理想主义的种子走向世界,一路上风吹雨打,摇摇晃晃,这盏理想主义的灯随时都会熄灭,但是最终它没有熄灭。《不舍昼夜》书中写的就是一个像我一样的平凡人的心灵史。”
只有初中学历的王十月,读了一些书,怀着理想主义,从湖北农村一步步走向广东打工,又从流水线一步步走向文坛。这一路,摇摇晃晃,却始终与文学为伍。
他的人生,在外人看来是一场光鲜的命运逆袭,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一场持续与自己作战的过程:我知道自己不能这样活,但是又不知道还能怎样活?
王十月
王十月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在《不舍昼夜》中塑造了一个不彻底的人——“70后”主人公王端午。在这个人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家本人内心的左冲右突,也能看到我们自己身上的困境:始终觉得自己能干点大事,却一直在日常的琐碎中消耗自己;内心有坚守的道德和星空,但是又被生活所迫当了几回坏人;不想被世界改变,却一直在被世界改变,被时代和命运重塑。
王端午的一生,是荒唐的,更是荒诞的,用2024的一个热词来说就是有点抽象的,但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失败、憋屈、不得志、不甘心、一本正经瞎折腾。王端午不是一个人,他是很多人的缩影。
时间轴:
【02:34】《不舍昼夜》的核心主题:写一个人如何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成功的人
【04:36】写一本形而上的小说,反而要特别切到生活的质感,读者才会相信你写的一切
【5:05】少年的孤独与深思,村子里的破坏王,与乡村格格不入的叛逆时期
【7:55】离家出走的“大侠梦”,看了武侠小说就想沿着长江走到唐古拉山
【9:50】八十年代兴起的文学热和哲学热,文艺青年的狂欢
【14:02】当时如果没有读过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艺青年
【16:46】打工潮南下广东,换了几十份工作,总是觉得做的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
【23:17】处女作《我是一只小小鸟》发表,阴差阳错出厂任编辑
【24:51】2001年发表《出租屋里的磨刀声》,开启顺风顺水的文学生涯
【29:05】打破打工文学的认知偏狭,每代打工文学作家都有着不同的使命
【33:38】写作需要天赋,打工人想要转向文学创作,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36:08】加缪:只要我还一直读书,我就能够一直理解自己的痛苦,一直与自己的无知、狭隘、偏见、阴暗见招拆招
【38:14】做一只麻木但快乐的猪,还是清醒却痛苦的苏格拉底?
【42:52】王十月朗读自己创作的随笔《我的无物之阵》(节选)
节目中提到的相关著作
王十月长篇小说《不舍昼夜》《无碑》《烦躁不安》
王十月中篇小说《国家订单》《喇叭裤飘荡在1983》
王十月短篇小说《出租屋里的磨刀声》
卡夫卡长篇小说《城堡》
赫尔曼·黑塞长篇小说《荒原狼》
阿尔贝·加缪散文集《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
让·保罗·萨特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
梁羽生武侠小说《云海玉弓缘》
张贤亮短篇小说《肖尔布拉克》
张承志中篇小说《黑骏马》
乔雪竹小说《今夜霜降》
流沙河编选诗集《台湾诗人十二家》
郑愁予诗歌《错误》
夏洛蒂•勃朗特长篇小说《简爱》
玛格丽特·米切尔长篇小说《飘》
西蒙娜·德·波伏娃社会学著作《第二性》
奥尔罕·帕慕克长篇小说《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加西亚·马尔克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胡安焉纪实文学《我在北京送快递》
王计兵诗集《低处飞行》
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罪与罚》
本期主持:孙磊,羊城晚报文化副刊部记者
本期嘉宾:王十月,本名王世孝,湖北荆州人,1972年出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烦躁不安》《31区》《活物》《无碑》《米岛》《收脚印的人》《如果末日无期》,中短篇小说集、散文《国家订单》《我们的罪》《父与子的战争》等数十种。作品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中篇小说奖、百花文学奖等。有作品译成英、俄、西、意、日、蒙文。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荔枝APP
你还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云听等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搜索 花地有声 关注收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总策划 | 任天阳
总统筹 | 林海利
总执行 | 陈桥生
策划执行 | 鲁钇山 邓琼 吴小攀
音频采访 | 孙磊
音频剪辑 | 何文涛
海报制作 | 李焕菲 梁善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