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惠玉
(以年龄为序)
福州赵玉林二首
方华贤仲画兰,丙戌年夏佛子明璧年九十。
晓露东风烂漫春,一枝楚畹见精神。
孤丛偏有幽香发,丰骨清奇入梦真。
方华贤仲画兰长卷乞题
九畹灵根渺,三湘倩影空。
罗郎挥妙笔,尽纳此函中。
福州卢为峰二首
方华道兄自蜀中题句见示,拜嘉之余,谨赋俚语奉寄
杜公蜀道诗偏壮,罗子巴游句愈奇。
一样心光追造化,偶从笔底写钦崎。
涤庵道兄工书法,尤擅写兰,承示近制数帧,迥异时流,拜观之余,心目怡悦,因赋俚句,以志钦折。
独向艺林树一旌,眼中诸子数连城。
画兰别有心源得,藻韵幽香喜双清。
龙游余久一二首
涤庵罗方华,八法既工,游心六法,尤喜画兰,笔简墨润,风叶离披,露挹香凝,幽芬远播,如行湘江空谷,使观者顿起美人香草之思。爰题二绝,用表钦佩。
湘烟楚泽梦魂劳,鼓素琴兮霜月高。
环佩依稀嗟远道,且将幽思写离骚。
露寒霜重隔芳尘,空谷寂寥谁问津。
一阵风来香满座,名花相对总如春。
福州陈初越二首
辛卯中秋返闽,得连城罗方华先生兰花小册一帧,试和画家五言绝句一首。
岂冒朱门宠,能称白屋芳。
素颜微一瞥,羞煞世间妆。
涤庵自西湖,寄我一幅字。兰草领风神,梅花得况味。细撇何窈窕,短捺足妍丽。云是书于大雪时,巡湖归来挟微醉。虹叟阿寿曾坐处,两朵三朵琼花坠。纵横皆机锋,笔墨生游戏。唐风宋骨岂衰绝,细看笺中风吹袂。
广州徐拥军二首
苏字天真米字瑰,成蹊桃李苦心栽。
闲来步到嵩樵处,无数林花自在开。
佳人如玉最相思,公子多情夜半时。
为问诗心何处得,一丛空谷影纷披。
吴江汝悦来一首
涤庵先生画兰,清心绝尘,与时风迥异,一枝一叶,入元明逸格,流俗不解,恐病视之。甲午新正,先生莅临吴江,于盛泽目澜书画院小作勾留,出示箧中沈蒙庐法书,以飨吾邑同好。欣逢雅会,余即席口占俚句,岩老华夫子挥毫以赠。
萧疏久慕望青芝,兰画无根未必痴。
多病腕香留秀逸,惟君旧笔任披离。
永康胡雷鸣二首
闽中多高才,罗侯声浪浪。
论文剧纵横,交友益直谅。
懒真子美求,痴絕长康抗。
平生好写兰,乃心林泉尚。
寥寥片纸间,淋漓元气畅。
物理难形容,笔底纷万状。
植彼众岂知,芳烈白云望。
画家本无数,好手当不让。
衡山略姿媚,缶翁失疏放。
更有兰石图,玄淡似清酿。
翩然凌波仙,含馨临素帐。
其质此石贞,其德斯兰旷。
相识佳丽地,咨嗟称大匠。
但来属篇什,青眼不我迋
诗画风雅事,且酬楼台上。
故人赠我两枝兰。朵朵幽香上笔端。
要说脱俗谁得此。莲城罗子叹才难。
省庐写兰题记
沉醉欲无醒,日黄不念归。赖此绝尘色,且共彤云飞。榕垣潘主兰夫子喜作朱竹,笔意静净,风骨清健,邑人得其片楮,珍若璆璧。有客嘱兹仿其意而写兰,余应之:以朱砂易墨,何难也!因腹俭无诗,勉成俚句,试为之,聊博观者一粲!
丙戌冬有客索余写兰,因题曰:兰本山中草,无人自在芳。今朝入城巿,仍着旧时妆。辛卯夏日,得识三山持之兄,一见如故。遂以此写兰贻之。持兄既和云:豈冒朱门宠,能称白屋芳。素颜微一瞥,羞煞世间妝。吾闽潘主兰夫子有句云“聊借幽花吐胸臆”,予与持兄可谓怀抱有同摅矣。
余所植多野兰,价廉,入盆后不事疏理,荣枯开落,皆为粉本。曾有蕙花折断,写之,长者以不祥规余。近来多雨,数盆皆发新芽,喜而记之。
映秀瑞草,湖上幽香,采而妥之,祈福平安。癸巳霜降自汶川归杭,以故里旧纸为此。
丁酉冬寓居杭州象山。近处有外桐坞村,青莲居士过此,咏有“朝涉外桐坞,暂与俗人疏”句,幽避可见。后山多兰蕙名种,余慕而寻访,归来以懒道人笔意写之,谅能得其仿佛耶?
简单,但不草草。此观吾家两峰先生写兰有悟,处世之道亦然。
写兰得飘逸不易,得骨力更难,寓刚健于婀娜则难上加难。
写兰宜瘦宜柔,瘦则多寿,柔则历风雨而不折。
闲人不作遗珠( 朱) 叹,移来幽芳沁我心!
(赠朱沁)
经风沐雨,似醉还醒。君子修身,一日三省。
建兰因多产于闽地而得名。故里梅花山为发祥地之一。其生于深山幽谷之山坡石隙或溪边峭壁之上。花开盛夏,凉风吹送,清香沁人心脾。癸卯八月,省庐方华记。
岂为高轩君子,长留笔底孤芳。
世间纷扰皆忘,败叶残英犹香。
旧日写兰,多袭前人旨趣,以长叶清脱,花朵幽雅为尚。余植兰草,不事梳理,故多粗头散发,不衫不履。日前,以秃笔记之,未知得似否?
何振岱先生曾云,诗之为道以雅洁为先,雅而洁则去俗远,去俗远则与古弥近。书画亦应以此为鉴耳
艺术家简介
罗方华,福建连城人。别署涤庵、省庐等。福建省画院专职书画家、理论研究部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花鸟画学会秘书长。福建农林大学兼职教授,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画系兼职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今艺社副社长。中国美术学院福州校友会会长。曾于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写兰教材两本。于《书法报》“书画天地”作写兰画范数期。
责编丨王绮彤
审核丨赵旭虹
终审丨张演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