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

来源:新华社  发表时间:2025-02-19 08:05
新华社    2025-02-19
科研人员利用此系统,完成了对高寒高海拔、地形地貌高度复杂区域的地质勘查。

记者2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近日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科研人员利用此系统,完成了对高寒高海拔、地形地貌高度复杂区域的地质勘查,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2024年12月28日,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在新疆和田地区进行飞行探测作业。新华社发(黄玲 摄)

“航空大地电磁探测技术,是指利用飞机等航空器搭载的高灵敏度磁场传感器采集地球天然磁场激发下的地下电磁响应信号,并通过数据反演获取地下断层、裂隙、地下水、矿产资源等分布情况。”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玲说。

据介绍,航空大地电磁探测具有快速、高分辨率、大范围等优势,是资源勘探和工程勘查的重要技术手段,非常适合在高原、复杂地形区、森林、沙漠、沼泽等人类难以进入的区域开展地下探测作业。

2024年12月31日,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在新疆和田地区进行飞行探测作业。新华社发(郭丰 摄)

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制,团队攻克了高灵敏度磁场传感器、大动态信号接收装置、航空吊舱稳定平台等领域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历时近2个月的勘查任务中,团队在高寒高海拔、环境恶劣的野外勘查作业条件下,顺利完成30余架次、累计5000多公里的航空大地电磁勘查作业任务。

“后续,我们将持续推动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的迭代发展与技术创新,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提供技术支撑。”黄玲说。(记者张泉)

2025年1月10日,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在新疆和田地区进行飞行探测作业。新华社发(郭丰 摄)

2025年1月11日,科研人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测试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新华社发(郭丰 摄)

2024年12月21日,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在新疆和田地区进行飞行探测作业。新华社发(郭丰 摄)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备案号: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有限公司

© 2001 Guangdong Yangcheng Evening News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