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昱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3月5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医院(省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周琳在会上表示,广东省人民医院按照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系统安排,全力参与助力“百千万工程”,通过一对一“组团式”帮扶、“院包科”“适宜技术+”“远程医疗”等创新机制,“师徒结对”“手把手教学”等带教方式,将高水平医院的技术优势、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系统性地输送到基层,为基层培养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广东省人民医院通过‘五大中心’建设打通急危重症救治的‘任督二脉’,在茂名和河源率先推动贯通‘省-市-县-镇-村’的‘五级联动’新型帮扶协作机制。”周琳介绍,去年广东县域内、市域内住院率分别保持在85%和95%。
周琳介绍,近年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系统开出“三张处方”:统筹配置优质医疗资源,打造50家高水平医院,分批升级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精准推进高水平医院对口帮扶粤东粤西粤北,让群众病有所医、病有良医;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进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探索“县招县管镇用”人事改革,完善基层人才职称评价制度;打造数字健康网络,构建全省医疗卫生数字化标准体系,建成贯通省市县镇村五级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实现“家门口”看名医。
周琳表示,要推动医防融合、医卫融合、医教融合和社会共治,通过强化统筹配置,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通过持续提质增效、让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行得稳”,让健康乡村建设“走得好”,以实际行动续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