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绮曼 王丹阳 莫谨榕 杭莹 孙晶
3月5日上午,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绿色转型”等关键词,正是广东近年来改革攻坚的主战场。
关键词:绿色转型
报告摘要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两会现场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健表示,清洁能源与绿色石化正快速发展,希望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节能减排降碳,不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广东实践
广东以占全国1.9%的国土面积、6.7%的能源消费和5%的碳排放,承载了全国9%的常住人口和10.8%的经济总量。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自2022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审议通过以来,两年多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成绩单”格外亮眼,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有欣喜”的绿美广东正在崛起,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动写照。
从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爱绿植绿护绿兴绿”行动不断推进,广东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马不停蹄。与此同时,广东的生态环境品质还在优中向好。2024年广东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高位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创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以来最好水平,全省149个国考断面年均水质创历史最佳水平。
2025年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初见成效之年,两年攻坚,成绩斐然。全省计划完成200万亩林分优化、200万亩森林抚育,苗木需求总量约9000万株。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广东的苗木储备游刃有余:全省苗木生产储备总量达1.75亿株,其中1.1亿株用于林分优化,2200万株用于县镇村绿化,超额覆盖全年需求。
当前,广东正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走一条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新路,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相比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绿电更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立足珠海零碳示范产业园、佛山近零碳园区建设、深圳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等园区,广东近年来着力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其中,华为数字能源安托山总部基地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光储直柔”近零碳园区。
2025年,广州还将建成一批近零碳示范区,2027年广州绿色化指标将达到国际领先。如全国首座近零能耗的500千伏科北变电站,通过多种技术和措施实现了节能、节水、污水零排放等目标。截至2024年6月底,广东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超过2.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超过65亿元,居全国区域碳市场首位。事实上,早在2022年,广汽埃安第一智造中心就实现了全年零碳排放。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广东正在书写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共进的“绿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