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教育帮扶,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3月11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党员教师李靖怡赴韶关市翁源尚同中学开展英语教学交流,为该校全体英语教师开展一场以“从听诊到激励——外语课堂语音教学闭环”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尚同中学副校长许洪会、教导处副主任王婵玉、我校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干部吴国初,以及尚同中学全体英语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翁源融媒体中心及翁源广播电视台作了相关报道。
精准诊断:方言与语音的“破壁”实践
本次教研活动聚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痛点。李靖怡结合广东方言特点,通过生动案例和互动环节,揭示学生常见发音误区,包括广东考生易混淆的元音、辅音、语调、失去爆破、轻重音等。她指出,方言语音与英语发音交互影响、有效听力输入不足、语境缺乏导致开口焦虑,是制约学生语音提升的三大困境,并强调“纠音先纠耳”,需通过多模态教学打破认知壁垒。
趣味训练:“工具箱”融入纠音训练
活动中,李靖怡现场演示“纠音工具箱”,包括听觉训练(方言与英语发音差异比较、最小对比组音素强化、句子靶向训练、绕口令趣味练习)、视觉辅助(镜子比对唇形舌位、教具辅助音素练习)、动觉游戏(身体记忆语调)、触觉辅助(感知鼻腔震动,强化边音舌位,区分清浊音喉咙振动,实操唇齿音摩擦)、教材二次开发及教材生活化改造(纠音口诀设计)等。此外,还将翁源特产英语电商直播等“因地制宜”场景融入教学实践,将思政教育的“润物细无声”与语音教学的“精准滴灌”有机结合。随后,李靖怡还分享了若干个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的语音教学信息化工具,提出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可规模化的个性化教育”,能更有效帮助师生。
长效赋能:教育帮扶的“红色引擎”
驻镇干部吴国初在总结中表示,此次教研是学院“党建引领、教育扶智”行动的生动实践。李靖怡提出的“语音教学闭环”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可复制的教学方法,更通过“教师结对互评”“方言纠音案例共享”等本土化行动,搭建起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桥梁。活动现场,尚同中学教师踊跃参与“语音教学像翁源何物”的互动,以“三华李的酸爽回甘”和“客家黄酒的耐心沉淀”比喻纠音过程,在笑语中深化教学共鸣。
外语外贸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始终将教育帮扶作为服务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双百行动”的重要抓手,此次教研活动以语音教学为切入点,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把脉乡村教育需求,激活师资培育动能,注入行政职教力量。
图文丨外语外贸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责编丨王绮彤
审核丨赵旭虹
终审丨张演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