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今日揭牌!如何扛起“文化生产力”大梁?

来源:金羊网 作者:许张超、黄婷、钟振彬 发表时间:2025-03-28 14:02
金羊网  作者:许张超、黄婷、钟振彬  2025-03-28
剑指国家文化数字化的“华南支点”、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共同体的“数字桥梁”

3月28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活动现场正式启动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记者从现场获悉,依托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将顺应文化数字化发展趋势,通过建设、运营该中心,举办数创大会及数字文化产业高端论坛等,把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打造成为数字文化产业的聚集地。

当中,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以“1+2+3+X”战略为框架,将建成岭南文化大模型,线上数据服务平台和线下数字创意中心双平台,岭南文化基因库、岭南文化智算中心、国际数字创意年度大会,打造赋能教育、养老、影视、出版、旅游、游戏、消费等行业场景的岭南文化产业智能体应用。

传承力

争创文化数字化标杆工程

在广东,岭南文化源远流长,拥有粤剧、古琴、剪纸、皮影、茶艺5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项目以及醒狮、广绣等16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省核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2.5万余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居全国前列……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既构成岭南文化实体核心资源,也是岭南人民的共同记忆。

然而,在这些“岭南记忆”当中,超60%纸质文献档案因保存条件有限面临酸化、虫蛀风险,亟待抢救性扫描加固,仅30%左右的文物完成高清数字化采集,非遗项目数字化覆盖率不足25%,已数字化的资源中,有90%停留于基础影像存档阶段。缺少智能解析与活化应用,正让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广东岭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华介绍,作为根植岭南的文化大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正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为物理载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驱动,建设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通过整合文脉、非遗、历史、民俗等文化资源,开发岭南方言语料库、岭南文化基因库等特色数据库,来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

在岭南文化大模型上,当用户上传一张岭南美食图片,询问“哪些食物是咸的”,模型不仅能识别图片中的食物,还可以思考食物的具体做法,进而推理出正确答案;在动态更新的岭南文化基因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的岭南文化数据海量汇聚,还将与美术馆、高校、文博单位等建立共联共享。

除此之外,12万平方米的岭南数字创意中心将融合VR/AR、空间计算技术,打造出沉浸式的岭南数字文化体验馆。以岭南数字文化体验馆为样板,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还将推动“百县千镇万村文化体验工程”,在三年内建成覆盖省内各县镇级文化体验馆,配备标准化的数字展陈终端及动态更新展陈内容网络。

影响力

触达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风靡全球游戏迷,国产动漫电影《哪吒2》海外票房破3亿……近年来中国元素频频亮相海外,当中也有着一批来自广东的技术力量。像是《黑神话:悟空》背后的制作公司,注册办公地址就在深圳南山区;《哪吒2》的场景建模、动画制作、特效处理等环节,也有10家广东动漫企业参与托举“吒儿”。

在广东,一边是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一边是技术过硬的文化产业。走进羊城创意产业园,上百家音乐直播、游戏动漫、人工智能、跨境电商、建筑设计、创意设计等企业“落园生根”,荔枝、洋葱、天闻角川、星嘉游戏、酷狗等众多企业遍及文化创意链条上下游,文化底蕴与硬核技术并举。

在中国文化“出海”过程,坐落于园区的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又将如何助力岭南文化实现全球化的深度触达?丁华表示,通过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岭南文化数字驿站”搭载粤语等岭南方言语音交互系统,可精准推送醒狮VR教学、侨批电子档案等场景化服务,是推动岭南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全球6000万海外华人中,仅广东籍占比就已超过42.5%。丁华介绍,该中心将构建数字文化内容传播、文化出海服务平台,预计可实现日均跨国文化传播量超2000万次,触达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群体;还将打造3-5个IP进入全球数字内容消费Top100榜单,推动岭南文化元素在全球电影、游戏、数字展陈中的露出率增长500%。

生产力

核心产业增加值超1200亿元

记者了解到,2024年,广东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万亿元,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1年位居全国首位。时至今日,羊城创意产业园已聚集了210多家数字文化企业,走出9家上市企业,园区年产值约400亿元,这也是广东在文化产业硬实力的一个缩影。

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如何扛起“文化生产力”的大梁?丁华也描绘出一幅产业聚合平台建设蓝图: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建成后,将整合粤港澳三地超200家龙头企业,打造覆盖数据生产、处理、分发的全产业链,推动数据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探索。

该中心将对经济产生显著的直接拉动,预计2028年实现数字文化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带动旅游、教育、游戏、出版等关联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孵化独角兽企业5家、上市企业3家;将对产业效能产生较大提升,文化企业平均开发周期预计从12个月缩短至3个月,数据要素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从15%提升至35%。

在此之外,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也将成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关键一环。丁华称,未来将把该中心做到下沉一线、直抵基层,打造数字村史馆、AI文旅自助导览、跨境IP交易所等百余项智能体应用,为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家文化数字化的‘华南支点’、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共同体的‘数字桥梁’、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超级路由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文化杠杆’。”丁华说。

文 | 记者 许张超 黄婷

图 | 记者 钟振彬 梁喻

编辑:刘嘉文
返回顶部

备案号: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有限公司

© 2001 Guangdong Yangcheng Evening News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