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女童误将通渠剂当牛奶吞食不幸离世,误服后如何紧急处理?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发表时间:2025-03-26 16:39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2025-03-26

据广州日报,2023年4月,东莞16月龄女童小朵误将管道疏通剂当牛奶喝,送到医院时已经出现咽部腐蚀伤、口腔黏膜化学性烧伤、躯干三度化学性灼伤,最终不治身亡。

谈到小朵受伤的过程,她的父母悔恨不已,小瓶子里的管道疏通剂没有收好,孩子以为是牛奶拧开就吞了,等到发现时一切都晚了。

管道疏通剂又称管道疏通颗粒,是一种新型厨卫管道深层清洁产品,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为强腐蚀性强碱,其对局部皮肤、黏膜有强腐蚀性,如不慎误服,可造成化学性灼伤等严重后果。

“碱性腐蚀剂穿透性强,富有粘性,可迅速附着在咽、食管及胃壁,导致较为严重的灼伤;固态物如结晶和粉末易附于黏膜表面,吞服后常因剧痛迫使食者停服,灼伤多局限在咽部;误食者含于口中而未下咽者,灼伤局限在口腔部;大口吞咽者则发生食管及胃损伤,严重者可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刘晓燕介绍,误食各类强腐蚀剂都会对进食通道造成严重器质性损伤,临床中该类患者常伴有误吸、各种类型的食管狭窄、食管反流、肺炎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及生活质量。

食管化学性烧伤易出现各类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表现为中毒性休克、喉水肿、出血、食管穿孔、纵膈炎、胃穿孔和腹膜炎,晚期为口咽及各种类型的烧伤部狭窄,强碱烧伤者大多并发胃和幽门狭窄,常伴有后遗症食管狭窄。

“误服强碱、强酸等腐蚀剂的患儿,必须及时抢救,尽量缩短腐蚀剂在食道和胃里停留的时间,否则腐蚀剂会继续向组织深部侵蚀,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刘晓燕介绍,误服强碱者尽快给其服稀酸溶液,如食醋或橘子汁、柠檬汁等,每次100~200毫升,反复多次;误服强酸者应及时饮水稀释,再饮服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铝凝胶,但忌用碳酸盐类药物,以免产生二氧化碳,引起胃肠充气或胃穿孔。经上述急救后,再给患儿服一些牛奶、蛋清或食用植物油,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其实最主要的是防止误服事件的发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妥善保管腐蚀剂,放置于幼儿不易拿取的地方,平时多和小孩沟通教育,告诉小孩辨别哪些是不能入口的,也不可放入碗橱或其他存放食品、调味品和药品的地方,以防意外的发生。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广州日报、光明网)

编辑:陈睿智
返回顶部

备案号: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有限公司

© 2001 Guangdong Yangcheng Evening News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