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铸魂润心,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开展非遗及主题写生活动

来源:金羊网 作者:孙牧 发表时间:2025-03-24 21:41
金羊网  作者:孙牧  2025-03-24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牧 通讯员 龙灿璨 丘雪梅

图 / 通讯员供图

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3月22日,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以“英雄花开英雄城”为主题,从上午的“英雄颂 非遗情”中小学生红色文化展演暨国防特色非遗项目展示活动,到下午的“红棉筑梦 艺绘国防”少年儿童写生活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与艺术文化融合活动。

来自各区学校的800多名同学在木棉盛放的季节里,以艺术为媒、非遗为韵,感受红色血脉与非遗薪火的炽热交融,见证国防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

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将艺术融入国防教育之中

红色基因在艺术展演中赓续传承

当天上午9时,一曲清脆婉转的《市集》悠然响起,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舞台上,舞蹈、朗诵、乐器演奏等形式轮番上演,生动诠释“英雄花开英雄城”的丰富内涵。

《千古华夏》以铿锵之声回溯五千年华夏文明,《广东革命展新颜》用铮铮竹板声赞颂“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精神,《粉墨花旦》以戏曲神韵诠释国粹魅力,《绣红旗》则以一针一线绣制一代代人心中不灭的信仰图腾……红色血脉随音符流淌,文化自信借舞姿言说,誓言声与木棉树下的春风交织,为红棉舞台写下激昂注脚。  

孩子们在艺术展演中赓续传统

沉浸式非遗体验厚植家国情怀

展演结束后,同学们来到国防特色非遗项目体验区,竹编画、剪纸、灰塑、牙雕等10项非遗技艺创新融入国防元素。

用竹片编织戍边军人的坚毅轮廓,致敬边防英雄;火箭纸鸢腾空飞起,恰似中国航天逐梦九天的追梦之路;层层堆塑宇航员的立体形象展现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木棉牙雕的花瓣层叠如火焰,寓意“英雄热血永不熄灭”……木棉的炽烈与国防元素的硬核质感在传统工艺中浑然一体,同学们在一刀一刻、一针一线中切身感受非遗中蕴藏的民族气节与时代精神,共同见证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  

小朋友们沉浸式体验非遗

红棉筑梦,艺绘国防

当天下午活动以“红棉筑梦 艺绘国防”为主题,将国防教育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同学们以木棉为媒、画笔为剑,在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的写生现场,用画笔勾勒大国重器的磅礴气势。

阳光穿过木棉枝丫,在画板上投下斑驳光影。马克笔的橄榄绿叠涂装甲基色,反光笔在铆钉处点出冷冽寒光,勾线笔传神呈现坦克的威风凛凛,静止的装备被艺术之笔触赋予全新生命。

同学们参加写生

木棉掩映间,同学们将英雄城的木棉花与坦克履带交织构图,或捕捉59式中型坦克的钢铁肌理运用于木棉年轮中,或尝试用战斗机流线重构花瓣形态的立体样式……他们让硬核科技与英雄血脉在画纸中共生,生动诠释着“最是英雄热血红”的深意,数百幅作品通过色彩的交叠调制出独属于英雄城的时代新色。

互动体验,探秘中国科技硬实力

在国防教育互动体验馆,星际探索、裸眼9D飞越剧场等虚拟现实项目让同学们领略上天入海、探秘宇宙的中国科技硬实力。从深海到星辰,这些直抵人心的国之重器在科技加持下从沧桑岁月中驶来,又在新时代同学们的画笔下焕发新生。  

同学们在感受国防科技

当艺术展演与红色基因“碰撞”,非遗与国防教育“相遇”,不仅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生机,更是开创了国防教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将与更多红色场馆、文化艺术中心和素质拓展部门继续探索非遗、艺术创作和红色文化的契合点,开辟“红色展演+非遗体验+艺术创作+N”国防教育新模式,打造多维立体、内涵丰富、载体多样的主题活动和研学课程,为文化传承注入新内涵,进一步浓厚国防教育氛围。

编辑:李芷涵
返回顶部

备案号: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有限公司

© 2001 Guangdong Yangcheng Evening News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