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在献血后,部分人可能会有“体虚”的感觉,但其实这是身体正常的适应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恢复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主管技师任俊介绍,献血前后可适当增加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瘦肉、鱼类、豆类等,它们是身体修复和生成新血细胞的重要原料。同时,也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例如猪肝、菠菜等。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元素,充足的铁摄入有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加快恢复进程。
此外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至关重要,不要熬夜,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和恢复。在献血后还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如果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会使身体过度消耗能量,不利于血液的再生和身体机能的恢复,还可能导致血管过度扩张,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所以要尽量避免。
献血后只要遵循合理的饮食、休息和生活习惯,身体就能很快恢复,无需过度担心“体虚”的问题。因为人体血液成分本就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献血后身体会迅速启动造血机制,骨髓等造血器官会加速生成新的血细胞来补充献出的血液。一般情况下,血浆蛋白1-2天内即可补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7-10天就能恢复到献血前水平。而且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仅占体内总血量的5%到10%,不会损害身体健康,相反还能带来诸多益处,比如刺激造血干细胞的造血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液流速,进而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