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王沫依
“别生气,会气出结节”,这句调侃在网络成为一个热梗,5月25日是“世界甲状腺日”,我们不禁发问,“甲状腺结节”真的会被气出来吗?专家表示,年龄增长、激素水平变化、遗传等都可能引起甲状腺异常。情绪波动并不会直接致病,但其带来的激素失衡可能会加重病情,日常的健康管理需要“多管齐下”。
结节真的可以被气出来吗?
“结节是病变的通俗统称,就是异常。”广东省人民医院甲状腺疝外科副主任医师阴英表示,甲状腺结节就是甲状腺内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局部团块。常见的甲状腺异常类型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结节等。不过,85%至95%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仅有少数可能发展为恶性。
由于结节的生长难以察觉,很多人体检时才会发现,回想压力颇大的日常工作生活,难免焦虑丛生,便将“不良情绪”与“结节”二者联系起来,那么实际情况如何?
“甲状腺结节的成因有很多,年龄增长、女性激素水平变化、碘摄入异常(缺乏或过量)、遗传因素、电离辐射暴露史等都可能是形成原因。”阴英解释,实际上,情绪的波动并不能直接“气出结节”。不过,情绪是诱发结节的原因之一,长期焦虑、压力或愤怒等负面情绪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若本已出现甲状腺异常的情况,负面情绪可能加重病情。
日常行动起来,关爱甲状腺健康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关爱甲状腺健康?阴英表示,及时发现和日常调整很重要。
首先,建议定期通过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TSH、T3、T4等)早期筛查结节及功能异常,女性、有家族史等高风险人群尤其需要留意。
其次,健康的生活方式必不可少。广东为沿海省份,应避免过多摄入海带等高碘食物,并补充硒、锌、维生素D等关键营养素。同时,避免熬夜、戒烟限酒等做法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冥想、运动、积极社交等方式则能够降低内分泌紊乱的风险。
阴英提醒,多数良性结节无须治疗,定期超声监测即可,若为恶性结节,应尽早通过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射性碘治疗或药物控制。确诊后应根据医生建议规范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