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和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举办,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打造独具魅力的青年文创小镇,成为青年创业者和游客纷至沓来的人气小镇。
46家企业的文化产品、项目在文博会广州馆集中推介,重点展示广州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果。
活动线上线下共发布超过6万个专业岗位,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在未来的影视产业发展中,广东不仅以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抢镜”,还将凭借政策发力和产业配套主动“入镜”。
一系列对口支援、帮扶协作等特色文化项目及产业成果亮相,借助文博会窗口向全球传递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大力打造“军旅小镇”,圩镇风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取得了质的飞跃。
政、产、学、研各界力量齐聚一堂,共绘“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清晰蓝图。
当下,大湾区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跨城通勤日益频繁。热闹的通勤图景下有何特征和规律?
新时代林业人传承“岳山造林”光荣传统,要做生态初心的“守望者”、绿色发展的“答卷人”和“文明传承”的接力者。
将以“政策+资源+服务”三位一体模式,赋能区域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打造大模型赋能广东文化传承创新和“百千万工程”的新标杆。
16岁辍学、曾经负债百万元,如今靠创业身家过亿元。现在,他在抖音直播卖潮玩盲盒,实现财富自由。
“政策包”不仅有真金白银的资金扶持,还有人才培养、产业布局、全产业链生态打造等详细部署,可谓诚意满满、“含金量”十足。
18个重点项目顺利签约,涵盖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电竞、网络视听等多个领域。
从古籍智能修复到文物数字化活化,从元宇宙文旅体验到AI机器人“才艺秀”,2025年文博会掀起“文化+科技”新浪潮。
在消费提振与城市更新的双重驱动下,广东商业市场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也进一步激活了消费的一池春水。
《报告》显示,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去年达到22%,预计今年将突破24%。广东餐饮连锁化率更是高达3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羊晚记者探访可潜无人艇、水下机器人、无人船舶智能感知系统等前沿成果的应用实践,解码水下“科技尖兵”背后的创新密钥。
这个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风向标”的展会,今年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步行桥建成后,将有效串联沿江绿道与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广州大桥南至猎德大桥南滨水段通行效率。
这颗被称作“岭南佳果”的红果,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一部镌刻着历史体温、跳动着时代脉搏的鲜活史书。
5月16日上午,“谱古荔新篇 建和美乡村”2025年茂名市茂南区荔枝营销系列行动在禄段古荔园车田园拉开序幕。
广州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超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并把耕地保护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花都区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全链条成长生态,助力其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与广湛高铁、珠肇(南深)高铁衔接部分已经动工。
吸引全球目光聚焦现代渔业全产业链发展,助力深圳加速建设创造型现代渔业之都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其中,峰期电价可达0.7701元/千瓦时,尖峰期更是高达0.9626元/千瓦时。
“科韵路出品”构建的游戏矩阵,也是广州敢当“游戏排头兵”的底气所在。
200余家采购商委派代表参会,达成了系列产销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