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州治水交出亮眼"成绩单" 35条河涌按时达标

来源:金羊网 作者:何伟杰 发表时间:2018-01-05 07:17

车陂涌

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要求,广州纳入国家住建部和国家环保部黑臭水体整治平台的35条河涌,要在2017年底前消除黑臭。迈入2018年,“说好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了呢?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12月25日,35条黑臭河涌整治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经过第三方评估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评估,全部达到住建部提出的“初见成效”标准,下一步等待住建部和环保部的核查。这些黑臭河涌是否真的已经“初见成效”?羊晚记者连日进行了走访——

车陂涌

涌水变清澈 居民来散步

“车陂涌通过各位大神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看得清、看得到的效果。”1月3日,车陂涌护水志愿队成员彭宝新在广州民间河长志愿微信群内分享了这一消息。

车陂涌位于天河区东部,北起天河筲箕窝水库,流经天河智慧城、国际金融城区域后,最终注入珠江。作为天河区最长的河涌,其主涌全长18.6公里,流域面积约80平方千米,居住人口包括9个城中村超过60万人。早在一年前,车陂涌在全市河涌黑臭水质污染物排放量榜单上还名列第一。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车陂涌的水质确实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前的水远远闻到都是臭的,现在没有臭味了。”在车陂涌大观净水厂段,两岸整饬了绿化带,很多居民如今都养成了在涌边散步的习惯。

为何车陂涌能够发生如此大的改观?记者了解到,半年来,天河区相关部门对车陂涌采取了关停清理“散乱污”企业、整治偷排泥浆水、截污纳管等手段,最终让车陂涌恢复清澈。

沙坑涌

沙坑涌

整治污染源 水质大提升

位于白云区的沙坑涌可以说是35条整治河涌中比较“臭名昭著”的。沙坑涌发源于太和镇大源水库,流经该镇大源村、石湖村、营溪村、北村、夏良村、南村,干流全长19.84公里,主要污染来源于太和镇河段中上游的工业污染。2016年9月,羊城晚报曾率先曝光了沙坑涌被大面积白色泡沫覆盖,场面极为壮观。事后,经相关部门查实,造成这场“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原来是沿岸的一些化妆品厂。根据记者此前调查,沙坑涌沿线的工业污染一度相当严重。

如今时隔一年多,记者1月3日重回故地,发现该河涌水质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在沙坑涌靠近流溪河一带,河岸边还筑起了古色古香的栏杆,堤岸边还种上了红花点缀。记者从白云区相关部门了解到,自2016年起,白云区在沙坑涌开展污染源整治、河道清淤、截污管网铺设、堤岸环境提升等一系列工程,沿岸一批污染企业先后撤走。因此,河涌面貌有了不少改善。常年关注沙坑涌水质变化的流溪生态保护中心志愿者“地下铁”坦言,沙坑涌的水质确实有了积极变化,尤其是下游,“沙坑涌两岸近年接驳了截污管,接纳了沿岸部分生活污水,河涌水质是有了提升。”

石井河

石井河

截污已完工 臭味少多了

水质同样有明显改善的还有石井河。说起石井河,很多广州市民都不陌生。这条流经广州市中心城区的河涌近十几年来一直都处于“整治”阶段,但一直未见摆脱黑臭。

1月3日,羊晚记者再次走访石井河时,发现石井河部分河段的水质有了改善。在石井河同康路河段,昔日即便走在马路边上,也不时能闻到河涌的臭味。但如今该河段黑臭不再。两岸也种上了绿植。“水质怎么样不太了解,但臭味确实少了很多。”市民马小姐坦言。

记者从白云区住建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目前石井河周边的截污管网工程已经完工,早期规划建设的浅层渠箱也已经完成。埋在河涌底收集污水的渠箱一般渠箱顶部距离河涌岸3米左右,建成后污水从支涌排到石井河主涌的所有污水将被收纳至渠箱内,并通过提升泵送到石井净水厂进行处理。

驷马涌

驷马涌

引入多措施 涌面无异味

“截污管错接、一下雨就黑臭……”还记得几年前,生活在驷马涌边的广州市民慕容燊林在向羊城晚报记者描述该涌水质情况时,流露出的是不满。但2018年1月3日,当记者再次回访驷马涌时,该涌景观面貌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水质清澈,涌面无异味。“驷马涌大半年都没有黑臭了。”慕容燊林向记者坦言。他的评价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这几年来,慕容燊林与周边多位市民一起成立了驷马涌巡河小组,每周都会巡一次驷马涌,每巡一次都会对水质进行监测。

“政府确实下了不少力度。”慕容燊林说,为了整治好驷马涌,荔湾区政府近年除了采取传统的截污工程之外,还引入了调水补水、曝气、一体化治理等治水措施,收效明显。最让慕容燊林感到欣慰的是,政府部门越来越多地听取以他们为代表的民间力量的声音,“年末我们和政府才开了一次研讨会,听取了政府对驷马涌中远期的整治计划,我们也提了很多建议。”

权威解答

“初见成效”的评价 是这样得出来的

本次35条黑臭河涌评估工作通过公开招投标,由第三方评估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来完成。究竟“初见成效”的标准是如何评估出来的?1月4日,该研究所专家丘锦荣博士向羊城晚报进行了独家权威解读。他表示,本次评估一个先决条件是,这些河涌的整治工程必须全部完工。

接下来才是对河涌水质的整体摸查。整个摸查首先是从公众调查开始的,调查团队会对每条河涌的沿岸居民发放100-200份调查问卷,问卷采取排除法,让受访者对河涌是否有颜色、味道、大面积漂浮物、污水直排、岸边垃圾等项进行选择。只要有居民在其中任意一项中选择了“经常有”,该份问卷就直接被视为“不满意”。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的河涌将被直接认定为“初见成效”。

如果公众满意度在60%-90%之间,调查团队将会对该涌进行水质监测,调查团队会在河涌每隔200-600米之间布点,对该河涌的氨氮、溶解氧等指标进行连续三次监测(每隔1-7天监测一次),取其平均值。如果平均值达标则同样视为“初见成效”。如果在评估过程中,哪怕只有一条河涌的公众满意度低于60%,整个评估将“推倒重来”。

最终,本次35条河涌在评估中公众满意度都达到了60%以上,所有河涌都达到了“初见成效”的标准。“这个结果是非常严格和公正的。”丘锦荣表示,在评估过程中,作为业主方的广州市水务局并没有从中过多干涉,整个评估工作相对独立,即便有时候业主方对沿岸居民提前做一些宣传,评估团队得知后还会特地避开宣传群体,“为了避免评估受到外界影响,我们经常不按套路出牌。”

哪些河涌满意度最高?丘锦荣表示,结果有点出人意料。“土华涌、田美涌、河沙涌,这些比较偏远的河涌居民满意度挺高,但反而荔枝涌这些认知度比较高的河涌,市民满意度会稍低一点。”不过从总体结果而言,也证明广州市的治水力度还是下了不少功夫。

民间众议

治水理念越发“亲民”

35条河涌整治成效如何?第三方的看法似乎更具公正性。

新生活环保促进会秘书长高毅坚是一位长期关注广州治水的民间环保人士。他坦言,协会一直对广州纳入国家督办的其中10条河涌长期跟踪,政府有官方验收,他们则制定了“民间验收”。

治水效果出乎意料

根据他们的调查发现,很多河涌的水质确实有很大的改善。例如,花都区的天马河、新街河、白坭河,“老实说,一开始这三条河涌治理情况不太好,但后来,花都区政府对沿岸的养殖业进行了清除之后,河涌水质改善立竿见影。”高毅坚说,“如今这些河涌不止不黑不臭,有些区域甚至能达到四五类水,这些是以往难以想象的。”

水质有明显提升的还有海珠区的土华涌。“土华涌附近以前有好多服装业在往河里排污,河涌截污工程做完以后,如今这些污水都送到了污水处理厂,河涌水质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高毅坚说,“更关键是,花都和海珠这些河涌旁的污染企业一旦被清除后,河涌不会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变黑,这是我们很欣喜看到的。”

治水力度不能放松

但高毅坚也指出,尽管目前35条河涌已经通过验收,但不代表某些河涌水质不会反复,“例如车陂涌、地铁ABC涌、棠下涌、大凌河、沙坑涌这些流经密集居民区的河涌,未来如果治水力度一放松,水质很快又会变黑。”

治水理念越发“亲民”

尽管如此,让民间人士最欣喜的是,广州市在治水理念上越发“亲民”,相比一张单纯的治水“成绩单”,这是更让人看到希望的转变。“民间河长和治水部门联合巡河、观察治理工程,了解治水进度,今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有,广州治水的公众参与程度的确是越来越高。”高毅坚表示,像车陂涌、驷马涌,民间团体都能充分参与到治水中来。政府部门也很愿意派专家对大学生河长进行河涌培训,这是以前做不到的。“民间河长”们的专业性也越来越高,“像车陂涌的陈长春、驷马涌的慕容燊林,他们对各自河涌已经非常熟悉,在研讨会上还能给政府部门提建议和思路,大家互相了解提高彼此认知,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文/图 金羊网记者 何伟杰

编辑:宏
数字报

2017年广州治水交出亮眼"成绩单" 35条河涌按时达标

金羊网  作者:何伟杰  2018-01-05

车陂涌

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要求,广州纳入国家住建部和国家环保部黑臭水体整治平台的35条河涌,要在2017年底前消除黑臭。迈入2018年,“说好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了呢?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12月25日,35条黑臭河涌整治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经过第三方评估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评估,全部达到住建部提出的“初见成效”标准,下一步等待住建部和环保部的核查。这些黑臭河涌是否真的已经“初见成效”?羊晚记者连日进行了走访——

车陂涌

涌水变清澈 居民来散步

“车陂涌通过各位大神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看得清、看得到的效果。”1月3日,车陂涌护水志愿队成员彭宝新在广州民间河长志愿微信群内分享了这一消息。

车陂涌位于天河区东部,北起天河筲箕窝水库,流经天河智慧城、国际金融城区域后,最终注入珠江。作为天河区最长的河涌,其主涌全长18.6公里,流域面积约80平方千米,居住人口包括9个城中村超过60万人。早在一年前,车陂涌在全市河涌黑臭水质污染物排放量榜单上还名列第一。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车陂涌的水质确实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前的水远远闻到都是臭的,现在没有臭味了。”在车陂涌大观净水厂段,两岸整饬了绿化带,很多居民如今都养成了在涌边散步的习惯。

为何车陂涌能够发生如此大的改观?记者了解到,半年来,天河区相关部门对车陂涌采取了关停清理“散乱污”企业、整治偷排泥浆水、截污纳管等手段,最终让车陂涌恢复清澈。

沙坑涌

沙坑涌

整治污染源 水质大提升

位于白云区的沙坑涌可以说是35条整治河涌中比较“臭名昭著”的。沙坑涌发源于太和镇大源水库,流经该镇大源村、石湖村、营溪村、北村、夏良村、南村,干流全长19.84公里,主要污染来源于太和镇河段中上游的工业污染。2016年9月,羊城晚报曾率先曝光了沙坑涌被大面积白色泡沫覆盖,场面极为壮观。事后,经相关部门查实,造成这场“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原来是沿岸的一些化妆品厂。根据记者此前调查,沙坑涌沿线的工业污染一度相当严重。

如今时隔一年多,记者1月3日重回故地,发现该河涌水质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在沙坑涌靠近流溪河一带,河岸边还筑起了古色古香的栏杆,堤岸边还种上了红花点缀。记者从白云区相关部门了解到,自2016年起,白云区在沙坑涌开展污染源整治、河道清淤、截污管网铺设、堤岸环境提升等一系列工程,沿岸一批污染企业先后撤走。因此,河涌面貌有了不少改善。常年关注沙坑涌水质变化的流溪生态保护中心志愿者“地下铁”坦言,沙坑涌的水质确实有了积极变化,尤其是下游,“沙坑涌两岸近年接驳了截污管,接纳了沿岸部分生活污水,河涌水质是有了提升。”

石井河

石井河

截污已完工 臭味少多了

水质同样有明显改善的还有石井河。说起石井河,很多广州市民都不陌生。这条流经广州市中心城区的河涌近十几年来一直都处于“整治”阶段,但一直未见摆脱黑臭。

1月3日,羊晚记者再次走访石井河时,发现石井河部分河段的水质有了改善。在石井河同康路河段,昔日即便走在马路边上,也不时能闻到河涌的臭味。但如今该河段黑臭不再。两岸也种上了绿植。“水质怎么样不太了解,但臭味确实少了很多。”市民马小姐坦言。

记者从白云区住建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目前石井河周边的截污管网工程已经完工,早期规划建设的浅层渠箱也已经完成。埋在河涌底收集污水的渠箱一般渠箱顶部距离河涌岸3米左右,建成后污水从支涌排到石井河主涌的所有污水将被收纳至渠箱内,并通过提升泵送到石井净水厂进行处理。

驷马涌

驷马涌

引入多措施 涌面无异味

“截污管错接、一下雨就黑臭……”还记得几年前,生活在驷马涌边的广州市民慕容燊林在向羊城晚报记者描述该涌水质情况时,流露出的是不满。但2018年1月3日,当记者再次回访驷马涌时,该涌景观面貌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水质清澈,涌面无异味。“驷马涌大半年都没有黑臭了。”慕容燊林向记者坦言。他的评价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这几年来,慕容燊林与周边多位市民一起成立了驷马涌巡河小组,每周都会巡一次驷马涌,每巡一次都会对水质进行监测。

“政府确实下了不少力度。”慕容燊林说,为了整治好驷马涌,荔湾区政府近年除了采取传统的截污工程之外,还引入了调水补水、曝气、一体化治理等治水措施,收效明显。最让慕容燊林感到欣慰的是,政府部门越来越多地听取以他们为代表的民间力量的声音,“年末我们和政府才开了一次研讨会,听取了政府对驷马涌中远期的整治计划,我们也提了很多建议。”

权威解答

“初见成效”的评价 是这样得出来的

本次35条黑臭河涌评估工作通过公开招投标,由第三方评估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来完成。究竟“初见成效”的标准是如何评估出来的?1月4日,该研究所专家丘锦荣博士向羊城晚报进行了独家权威解读。他表示,本次评估一个先决条件是,这些河涌的整治工程必须全部完工。

接下来才是对河涌水质的整体摸查。整个摸查首先是从公众调查开始的,调查团队会对每条河涌的沿岸居民发放100-200份调查问卷,问卷采取排除法,让受访者对河涌是否有颜色、味道、大面积漂浮物、污水直排、岸边垃圾等项进行选择。只要有居民在其中任意一项中选择了“经常有”,该份问卷就直接被视为“不满意”。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的河涌将被直接认定为“初见成效”。

如果公众满意度在60%-90%之间,调查团队将会对该涌进行水质监测,调查团队会在河涌每隔200-600米之间布点,对该河涌的氨氮、溶解氧等指标进行连续三次监测(每隔1-7天监测一次),取其平均值。如果平均值达标则同样视为“初见成效”。如果在评估过程中,哪怕只有一条河涌的公众满意度低于60%,整个评估将“推倒重来”。

最终,本次35条河涌在评估中公众满意度都达到了60%以上,所有河涌都达到了“初见成效”的标准。“这个结果是非常严格和公正的。”丘锦荣表示,在评估过程中,作为业主方的广州市水务局并没有从中过多干涉,整个评估工作相对独立,即便有时候业主方对沿岸居民提前做一些宣传,评估团队得知后还会特地避开宣传群体,“为了避免评估受到外界影响,我们经常不按套路出牌。”

哪些河涌满意度最高?丘锦荣表示,结果有点出人意料。“土华涌、田美涌、河沙涌,这些比较偏远的河涌居民满意度挺高,但反而荔枝涌这些认知度比较高的河涌,市民满意度会稍低一点。”不过从总体结果而言,也证明广州市的治水力度还是下了不少功夫。

民间众议

治水理念越发“亲民”

35条河涌整治成效如何?第三方的看法似乎更具公正性。

新生活环保促进会秘书长高毅坚是一位长期关注广州治水的民间环保人士。他坦言,协会一直对广州纳入国家督办的其中10条河涌长期跟踪,政府有官方验收,他们则制定了“民间验收”。

治水效果出乎意料

根据他们的调查发现,很多河涌的水质确实有很大的改善。例如,花都区的天马河、新街河、白坭河,“老实说,一开始这三条河涌治理情况不太好,但后来,花都区政府对沿岸的养殖业进行了清除之后,河涌水质改善立竿见影。”高毅坚说,“如今这些河涌不止不黑不臭,有些区域甚至能达到四五类水,这些是以往难以想象的。”

水质有明显提升的还有海珠区的土华涌。“土华涌附近以前有好多服装业在往河里排污,河涌截污工程做完以后,如今这些污水都送到了污水处理厂,河涌水质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高毅坚说,“更关键是,花都和海珠这些河涌旁的污染企业一旦被清除后,河涌不会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变黑,这是我们很欣喜看到的。”

治水力度不能放松

但高毅坚也指出,尽管目前35条河涌已经通过验收,但不代表某些河涌水质不会反复,“例如车陂涌、地铁ABC涌、棠下涌、大凌河、沙坑涌这些流经密集居民区的河涌,未来如果治水力度一放松,水质很快又会变黑。”

治水理念越发“亲民”

尽管如此,让民间人士最欣喜的是,广州市在治水理念上越发“亲民”,相比一张单纯的治水“成绩单”,这是更让人看到希望的转变。“民间河长和治水部门联合巡河、观察治理工程,了解治水进度,今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有,广州治水的公众参与程度的确是越来越高。”高毅坚表示,像车陂涌、驷马涌,民间团体都能充分参与到治水中来。政府部门也很愿意派专家对大学生河长进行河涌培训,这是以前做不到的。“民间河长”们的专业性也越来越高,“像车陂涌的陈长春、驷马涌的慕容燊林,他们对各自河涌已经非常熟悉,在研讨会上还能给政府部门提建议和思路,大家互相了解提高彼此认知,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文/图 金羊网记者 何伟杰

编辑:宏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