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你怎样,白云就怎样!

来源:金羊网 作者:青羊 发表时间:2018-01-31 19:01

在广州市白云区

有这样的一群人

他们平凡

却不普通

在选择面前

他们总是勇毅的坚守初心

无怨无悔的付出

让白云,这也好,那也好

90铁血辅警

身中多刀,仍不放弃追歹徒

有人说,

90后是垮掉的一代,

但事实证明,

他们在用行动告诉社会,

他们有担当,有志气。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532

65日凌晨3点,

一群不明身份人员手持水果刀、匕首等,

气势汹汹地聚集前行。

职责当前,

黄建兴阻止这群人进一步闹事

不料歹徒将矛头全部指向了他,

开始向他袭击。

当时,黄建兴身中多刀,

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歹徒的追捕,

而是与随后赶来的其他辅警队员

齐心协力实施追捕,

最终抓获现场伤人的9名歹徒。

或许你看到的是一次选择,

我要告诉你的是,

这位90后,是一名退役特种兵

曾参与过天津港8.12大爆炸抢险救援任务、

夏季达沃斯论坛安保任务等,

在部队期间还参与过大型的缉毒、扫黄等任务

退伍后即加入了云城街辅警队伍。

每一次选择面前,

他都选择守护别人。

                                                                                                                                                          

平凡夫妻

耕山21载,乱石黄土变绿水青山

周小林给妻子造就一个1200亩鲜花谷,

网友说,又相信了爱情。

如果,是一对夫妻,

给所有人造一片青山绿水呢?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00

30余年前,

黄文征夫妇考上中专进入了广州市,

摘掉农民的帽子。

21年前,

他们重新戴起帽子,

租下钟落潭马沥村一个倒闭后的采石场。

那时,采石场只留下一片乱石岗,

满山都是石头,很荒凉。

采石场就像一块山岗脚下的伤疤,

如何恢复自然生态是一个大难题。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540

黄文征夫妇选择坚守,

21年时间,挥汗耕种,

覆新土、改梯田、修水利、筑坝墙……

微信图片_20180131105333

历经三次改造,

曾经的山岗变成一片园林花卉场,

荒山重新绿了起来,

种上了数十种野菜,

成为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片栖息地。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553

十年坚守,

踏遍白云689处不可移动文物点

白云区有多少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筑?

你不一定知道,

即使是白云本地人,

也不见得知晓村里宗祠由来与历史价值

谁知道?冼永城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06

13年前,

冼永城还是在校生时,

他便已经是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小组的一员。

作为一枚年轻人,一枚门外汉,

冼永城跟着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队伍,

踏遍白云的田间地头,

三餐时间,就蹲在路边吃饭,

文物普查

冼永城说,

文物普查,就像办大案要案。

为搜罗证据,佐证文物。

遇到久无管理的文物,

翻墙入内的事情不在少数。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34

2006年,《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白云区卷》编撰成册,

洋洋洒洒近27万字,

收录文物650多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30多条,

是白云区迄今最完备的一部文物汇编,

也是了解和研究白云区人文历史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之一。

此后,冼永城坚守文博人的身份,

前后13年,踏遍了白云区每一寸土地,

守护白云689处不可移动文物。

有人说,冼永成就是白云的活地图。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29

但是,你知道吗?

除了非专业出身,

冼永城非土生土长的白云人。

环卫工人罗得民

25年马路青春

有人选择踩着皮鞋、高跟鞋,

光鲜亮丽走进办公大楼。

也有人选择每天凌晨3点起床,

拿着扫把,扫出一条干净整洁马路。

1991年,

罗得民从老家湖南来到广州做起了环卫清扫工作。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罗得民每天凌晨2点钟起床,

从凌晨3点扫到早晨7点,

每天要扫两三千平方米。

打扫中,力求不扬尘,不扰民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39

但在以前,打扫还不是最难的。

第一次搬运装有粪便的垃圾袋时,

被臭味熏到恶心吐了。

罗得民表示,

90年代市民的卫生意识还没有那么高,

有人将自家化粪池清理出来的粪便装在塑料袋里,

随意扔在路边,导致附近恶臭不断。

我们就逐个去收。罗得民说。

选择环卫工作,

就意味着要干着这座城市最苦最累的活。

当大家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家休息时,

他们还在夜里巡着、扫着、忙碌着。

至今,罗得民在环卫岗位上,

坚守了整整26年青春。

16年里,

走过每条电力线路

春节临近,家人团聚,

有人选择了坚守岗位,

守护万家灯火。

他们,便是电力工人。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45

17年前,23岁的谢斌刚到太和供电所

(当时叫广州北区供电局太和农电所),

就和另外一名同事负责

帽峰山区域的抄表、收费、抢修等工作。

七八公里路程,1000多户人家,

加上路况不好,抄个表都要两天左右。

这条线路也是当时

太和农电所最难开展工作的地方。

16年里,谢斌日常验收用电设备,

开展供电线路巡查、资料整理。

他所在的太和供电所,

所辖范围有80多回电力线路。

每条线路,他都走过。

他说,“电力线路就像一辆车一样,

每个零件都会影响驾驶安全,

所以每个细节都要关注到。”

万绿丛中一抹橙

守护白云20多万亩山林

白云有20多万亩山林,

其中太和镇10万多亩、

钟落潭镇7万多亩,

这其中有一处稍不注意,

出现火苗,后果难以想象。

我们的青山谁来守护?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52

区森林消防大队

在这支队伍里,

有一名队员,叫冯海通。

冯海通说,没有火警的时候,

他们就沿着广陈路、良沙路、

九太路、一环路巡山,

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这样枯燥的工作,

他已经干了整整12年。

12年里,冯海通带领队员

先后成功扑救了2006年同和街松园宾馆后山、

2006年金沙街浔峰岗、

2009年太和镇头陂村、

2014年钟落潭镇光明村等

大大小小森林火灾200多次,

还支援肇庆鼎湖区、佛山南海区

以及花都、从化、萝岗等地

扑救森林火灾30多次。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48

我们都知道,每一次救火现场,

都要面临生死的危险。

将生命的句号,

画在了助学的路上

20171031日,

10中国好人榜发布,

白云好青年谢奕获评中国好人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710

谢奕是土生土长的白云青年,

198610月出生,

生前为亿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是一名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80后企业家志愿者。

在亲属眼中,谢奕有颗帮人心

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加汶川地震,

当年的广州滞留了大批量返乡客,

谢奕在这场灾害中披上了志愿马甲

在流花车站,和大多志愿者一样,

在拥挤的人群中,

谢奕不知疲倦地为疲惫的返乡客提行李,

忙前忙后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自此,他的志愿马甲再也没有脱下来过。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701

201763日在广西山区助学回程中,

他因中暑严重脱水而休克倒下了,

经抢救无效离世,

将生命的句号画在了他心心念念的山区助学路上。

城市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谁都有过一个青春,

有的人选择化作一首歌。

当生活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

很多人想法很多,却不一定实践,

也有很多人

无论时光如何变换 

都保持一腔赤诚

许诺很容易

坚守很难

抱怨很容易

改变很难

请怀揣热情,行动起来

因为

你怎样

白云就怎样

 

 

编辑:alan
数字报

【中国梦•践行者】你怎样,白云就怎样!

金羊网  作者:青羊  2018-01-31

在广州市白云区

有这样的一群人

他们平凡

却不普通

在选择面前

他们总是勇毅的坚守初心

无怨无悔的付出

让白云,这也好,那也好

90铁血辅警

身中多刀,仍不放弃追歹徒

有人说,

90后是垮掉的一代,

但事实证明,

他们在用行动告诉社会,

他们有担当,有志气。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532

65日凌晨3点,

一群不明身份人员手持水果刀、匕首等,

气势汹汹地聚集前行。

职责当前,

黄建兴阻止这群人进一步闹事

不料歹徒将矛头全部指向了他,

开始向他袭击。

当时,黄建兴身中多刀,

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歹徒的追捕,

而是与随后赶来的其他辅警队员

齐心协力实施追捕,

最终抓获现场伤人的9名歹徒。

或许你看到的是一次选择,

我要告诉你的是,

这位90后,是一名退役特种兵

曾参与过天津港8.12大爆炸抢险救援任务、

夏季达沃斯论坛安保任务等,

在部队期间还参与过大型的缉毒、扫黄等任务

退伍后即加入了云城街辅警队伍。

每一次选择面前,

他都选择守护别人。

                                                                                                                                                          

平凡夫妻

耕山21载,乱石黄土变绿水青山

周小林给妻子造就一个1200亩鲜花谷,

网友说,又相信了爱情。

如果,是一对夫妻,

给所有人造一片青山绿水呢?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00

30余年前,

黄文征夫妇考上中专进入了广州市,

摘掉农民的帽子。

21年前,

他们重新戴起帽子,

租下钟落潭马沥村一个倒闭后的采石场。

那时,采石场只留下一片乱石岗,

满山都是石头,很荒凉。

采石场就像一块山岗脚下的伤疤,

如何恢复自然生态是一个大难题。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540

黄文征夫妇选择坚守,

21年时间,挥汗耕种,

覆新土、改梯田、修水利、筑坝墙……

微信图片_20180131105333

历经三次改造,

曾经的山岗变成一片园林花卉场,

荒山重新绿了起来,

种上了数十种野菜,

成为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片栖息地。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553

十年坚守,

踏遍白云689处不可移动文物点

白云区有多少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筑?

你不一定知道,

即使是白云本地人,

也不见得知晓村里宗祠由来与历史价值

谁知道?冼永城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06

13年前,

冼永城还是在校生时,

他便已经是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小组的一员。

作为一枚年轻人,一枚门外汉,

冼永城跟着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队伍,

踏遍白云的田间地头,

三餐时间,就蹲在路边吃饭,

文物普查

冼永城说,

文物普查,就像办大案要案。

为搜罗证据,佐证文物。

遇到久无管理的文物,

翻墙入内的事情不在少数。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34

2006年,《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白云区卷》编撰成册,

洋洋洒洒近27万字,

收录文物650多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30多条,

是白云区迄今最完备的一部文物汇编,

也是了解和研究白云区人文历史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之一。

此后,冼永城坚守文博人的身份,

前后13年,踏遍了白云区每一寸土地,

守护白云689处不可移动文物。

有人说,冼永成就是白云的活地图。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29

但是,你知道吗?

除了非专业出身,

冼永城非土生土长的白云人。

环卫工人罗得民

25年马路青春

有人选择踩着皮鞋、高跟鞋,

光鲜亮丽走进办公大楼。

也有人选择每天凌晨3点起床,

拿着扫把,扫出一条干净整洁马路。

1991年,

罗得民从老家湖南来到广州做起了环卫清扫工作。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罗得民每天凌晨2点钟起床,

从凌晨3点扫到早晨7点,

每天要扫两三千平方米。

打扫中,力求不扬尘,不扰民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39

但在以前,打扫还不是最难的。

第一次搬运装有粪便的垃圾袋时,

被臭味熏到恶心吐了。

罗得民表示,

90年代市民的卫生意识还没有那么高,

有人将自家化粪池清理出来的粪便装在塑料袋里,

随意扔在路边,导致附近恶臭不断。

我们就逐个去收。罗得民说。

选择环卫工作,

就意味着要干着这座城市最苦最累的活。

当大家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家休息时,

他们还在夜里巡着、扫着、忙碌着。

至今,罗得民在环卫岗位上,

坚守了整整26年青春。

16年里,

走过每条电力线路

春节临近,家人团聚,

有人选择了坚守岗位,

守护万家灯火。

他们,便是电力工人。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45

17年前,23岁的谢斌刚到太和供电所

(当时叫广州北区供电局太和农电所),

就和另外一名同事负责

帽峰山区域的抄表、收费、抢修等工作。

七八公里路程,1000多户人家,

加上路况不好,抄个表都要两天左右。

这条线路也是当时

太和农电所最难开展工作的地方。

16年里,谢斌日常验收用电设备,

开展供电线路巡查、资料整理。

他所在的太和供电所,

所辖范围有80多回电力线路。

每条线路,他都走过。

他说,“电力线路就像一辆车一样,

每个零件都会影响驾驶安全,

所以每个细节都要关注到。”

万绿丛中一抹橙

守护白云20多万亩山林

白云有20多万亩山林,

其中太和镇10万多亩、

钟落潭镇7万多亩,

这其中有一处稍不注意,

出现火苗,后果难以想象。

我们的青山谁来守护?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52

区森林消防大队

在这支队伍里,

有一名队员,叫冯海通。

冯海通说,没有火警的时候,

他们就沿着广陈路、良沙路、

九太路、一环路巡山,

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这样枯燥的工作,

他已经干了整整12年。

12年里,冯海通带领队员

先后成功扑救了2006年同和街松园宾馆后山、

2006年金沙街浔峰岗、

2009年太和镇头陂村、

2014年钟落潭镇光明村等

大大小小森林火灾200多次,

还支援肇庆鼎湖区、佛山南海区

以及花都、从化、萝岗等地

扑救森林火灾30多次。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648

我们都知道,每一次救火现场,

都要面临生死的危险。

将生命的句号,

画在了助学的路上

20171031日,

10中国好人榜发布,

白云好青年谢奕获评中国好人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710

谢奕是土生土长的白云青年,

198610月出生,

生前为亿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是一名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80后企业家志愿者。

在亲属眼中,谢奕有颗帮人心

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加汶川地震,

当年的广州滞留了大批量返乡客,

谢奕在这场灾害中披上了志愿马甲

在流花车站,和大多志愿者一样,

在拥挤的人群中,

谢奕不知疲倦地为疲惫的返乡客提行李,

忙前忙后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自此,他的志愿马甲再也没有脱下来过。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701

201763日在广西山区助学回程中,

他因中暑严重脱水而休克倒下了,

经抢救无效离世,

将生命的句号画在了他心心念念的山区助学路上。

城市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谁都有过一个青春,

有的人选择化作一首歌。

当生活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

很多人想法很多,却不一定实践,

也有很多人

无论时光如何变换 

都保持一腔赤诚

许诺很容易

坚守很难

抱怨很容易

改变很难

请怀揣热情,行动起来

因为

你怎样

白云就怎样

 

 

编辑: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