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关心的春节天气预报来了!接下来……还有4波冷空气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2-07 10:01

晨读天下 一条纵览天下风云

春节天气预报来了

从上月底开始,

一波又一波冷空气袭来,

广东迅速进入“冰箱”模式。

这个冬天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今年是我在广东最冷的一年!”

今冬的冷空气有多可怕?

今冬,boss级的冷空气特点十足,首先是降温范围广:北至清远韶关,南至茂名湛江,2月1日除沿海少部分市县外,其余市县均出现了5℃以下低温。

今冬以来出现的5次冷空气过程签到表

其次是降温幅度大:至1月31日,全省日平均气温过程降幅达11.9℃,其中,广州市区过程日平均气温下降12.9℃。

并且低温极值低:中北部市县过程最低气温普遍低至0℃左右,粤北高寒山区最低气温低至5℃以下,广州市区录得最低气温3.7℃,清远阳山称架镇录得过程最低气温极值-6.3℃。

2月6日早上,清远连山观测场出现霜冰冻,6时实时气温-3℃

最后是阴雨寒冷时间长:1月29日—31日,全省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均维持在5℃左右,各市县普遍阴天伴有小到中雨。

截至2月5日,

除茂名、湛江、汕头局部地区外

全省其他地区齐刷刷入冬成功

“冷冻”了这么久,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何时回暖啦。

但是接下来,

还有4波冷空气要来!

未来十天天气预报

7日—8日,全省大部分市县云量增多,

但早晚寒冷,

9日东部市县有分散小雨。

10日受冷空气影响,全省大部分市县有小雨,气温下降,

11日—16日,全省大部分市县多云为主,

其中14日中东部市县有分散小雨。

具体天气预报

7日,中北部市县云量增多,早晚仍然寒冷。最低温度:粤北市县0℃左右,珠三角北部、粤西的北部山区市县2~4℃,其中高寒山区-3℃左右并伴有霜(冰)冻,其余市县5~8℃。

8日,全省大部分市县多云间晴,气温回升。最低温度:粤北、珠三角北部、粤西的北部山区市县3~6℃,其中高寒山区零下1℃左右并伴有霜(冰)冻,其余市县7~11℃。

9日,东部市县多云到阴天有分散小雨,其余市县多云间阴天为主。

10日,受中等偏弱冷空气影响,日平均气温下降3~4℃,全省大部分市县有小雨或分散小雨。

11日—13日,全省大部分市县多云间晴天气为主,早晚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

14日,多云为主,中东部市县有分散小雨。

15日,多云天气为主,局部有小雨。

16日,多云为主。

春运中长期天气展望

2月16日—3月12日,气温接近正常、降水偏少;天气阶段性变化显著,出现回南天和持续低能见度天气的可能性小,发生类似2008年持续性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可能性极小。

除10日即将到来的这波冷空气外,接下来还有3次冷空气过程,大致出现在:2月17日—20日、2月26日—3月1日、3月8日—11日。春节假期气温适宜,全省各地平均气温普遍在12-20℃之间,可能会有2天左右小雨或小到中雨。

 

一代学术巨匠饶宗颐辞世

一生情牵岭南

立春已过,严寒却在持续。昨晨,“东洲鸿儒”饶宗颐先生在香港辞世,享年101岁。

记得在2009年7月,季羡林、任继愈二位学者接连辞世之际,羊城晚报记者曾通过饶宗颐先生的女儿饶清芬女士得知,饶公听到消息,即挥毫写下八字“国丧二宝,哀痛曷极”,而后久久无言。如今,三位学术老人在天堂聚首,再将巨大的悲恸与遗憾留给了后辈晚学。

饶宗颐先生是广东潮州人,长期定居香港。2006年逢饶公90寿辰之际,羊城晚报记者樊克宁、邓琼得以拜识饶公,结下深厚渊源。

最为珍贵的是,从2006年到2008年间,羊城晚报记者三次独家专访了饶公,又相继受邀报道了有关他的数次重大活动,他深厚的文史哲艺修养和对家乡水土、中外学术的诚爱之心系于言谈笑语,令人动容。

通过我们的连篇报道,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国人深切感受到了真正学贯中西的“集大成者”的魅力,为这位清癯鹤发的老人所赋予古老中国文化的生机而惊叹、而沉思。

2007年10月,《羊城晚报》创刊50周年之际,饶公亲笔题写“记载翔实”四字相赠,勉励本报植根岭南,继续前行。

饶宗颐(资料图片)

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称他是“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饶宗颐有此成就并非只因“天生聪慧”。

他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家族富甲一方,家学渊源深厚,父亲饶锷建起的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是饶宗颐儿时的宝地,每日与数以十万计的书为伴。

饶宗颐儿时旧居正在修缮中

14岁时,刚上中学的他就退学回家自学,16岁便继承先父遗志,续编《潮州艺文志》,自此踏入学术界。两年后,饶宗颐破格被聘入广东通志馆中,专职艺文纂修。他几乎将馆里收藏的所有地方志都看过,为他后来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体系构建打下了基础。

在这本“百科全书”里,饶宗颐占据了太多“第一”——

他是第一位讲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也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殷代贞卜人物的人,是编著词学目录、楚辞书录等第一人,是把印度河谷图形文字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是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他精通古琴,是撰写宋、元琴史的首位学者。

……

饶宗颐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他出版著作六十余部,著述3000万言,仅《20世纪饶宗颐学术文集》浩浩十二卷,就达1000多万字。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这是饶宗颐尤为喜欢的句子。他说,不磨就是不朽。古人所追求的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名。中流犹言在水中央、大潮之中,自在则是指独立的精神。先立德、立品,再做学问、做艺术。

如此国之耆宿,文化泰斗,却无半点学究之气。虽然白发白眉,颜容清癯,竟如老顽童般有趣。无论身处何种场合,说到动情处,他总是眉发伸张,笑声抒怀,“我不带徒弟,我干嘛要让人辛苦?我自己折磨自己就够了,不想让别人辛苦,做学问真的很辛苦”。

但他从未失去对人间的一片悲悯之心。香港大屿山有一游览胜地,38株巨木镌刻着斗大的《心经》全文。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户外木刻心经简林,是饶宗颐2002年创作的,他说,要为香港开启智慧。

2007年,饶宗颐题赠羊城晚报

追忆:曾和记者“比手劲” 90岁仍能盘腿坐

2006年,年事已高的饶宗颐很少出门参加活动。但他有个经常去的“老地方”,就是在香港跑马地繁华地带的一家以潮州口味为特色的饭店。饶先生每周要来这里数次,会客或是自己饮茶。

我们三次专访饶公,他都是选在这里。老人家白皙、清癯,总是整洁地穿着宽身艳色的中式对襟丝绸夹袄或外衣,露出里面白色的中式立领,温暖舒服地笑笑、谈谈,让人如沐春风。临近当年农历新年的一次采访中,我们曾代表报社送给他一件广东特产香云纱面料的丝袄,饶公很是喜欢,当时就穿在身上,连说好看。

这样的采访,自然常是因请教某道学术问题而起,但先生的学问实在太博大,每每谈开去,也就是生活、学术、兴趣无所不包了。他常说一句话:“我的生活,把文史哲的东西融合在里头的,有很多趣味。”

当我们惊诧于他精神那样健旺时,饶公说,他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每天打坐的习惯。“现在也有个养静的时间,吃完饭、睡觉前,人家讲话,我就自己打坐。我打坐可以卧躺,气入丹田,腹式呼吸……”说到这里,老人家真的就演示起盘腿来,而且能做到双腿交盘,两脚心均朝上。看到我们惊得合不拢嘴,他便笑得像孩子一样得意。

几次见面熟悉之后,饶公开玩笑地要和记者“比一下手劲”,握一握手。

看到后生也佩服他大力,老人家开心地说,这是坚持练习书法、弹古琴的结果。饶公青年时代即师从岭南古琴名家容心言,且一生尤其喜爱在旷野弹奏古琴。

“那先生现在每天还弹琴吗?”我们问。“我中过风,左手还有点硬。”他进而解释,弹古琴的时候,左手的作用是半揉半夹,叫吟、揉、绰、注、进、退、撞。“但我现在做不到这样,所以我‘变成’陶渊明了——弹无弦琴。就是心头的琴”。

于是,饶先生取过一张纸来边写边讲:陶渊明不会弹琴,但他收藏了一张没有琴弦的琴,称为无弦琴,常常带在身边。每当酒酣之际,他就做抚琴状。在那种状态下,虽然没有琴音,但他心中是听得到音乐的。“这是最高的境界,为不弹之弹”。

2008年,饶宗颐(右)北上探望季羡林 丁和 摄

“北季南饶”惺惺相惜

2008年10月,羊城晚报记者从饶公家人处得到消息,老人家即将北上故宫办展,而且很有可能要去探望在北京301医院住院多时的老朋友季羡林先生。经过一番努力,我们也终于成行。

10月28日,虽然因为医院的严格规定,我们难以亲随目睹两位世纪学者的会面,但饶公的家人从医院返回后第一时间为我们转述了当时的情景:

他们一见面就亲切握手,季老称赞饶公“多才多艺”,又称赞他的手“很有力”。饶公闻听此言甚为高兴,说这是他长期写字、弹古琴的结果。季老的记性好,他谈起了饶公1991年在北京办展览的往事,说他和李嘉诚两人都参加了。饶公也提到他的《清晖集》是季先生作的序。谈笑甚欢时,饶公将事先写好的一幅字“崧高维岳”赠送给季先生,称赞“季先生是我们国家唯一的”。两位老人见面时间不长,语言不多,内心愉悦,依依不舍。

随后,在饶公女儿饶清芬女士的安排下,我们又同上海摄影家丁和先生联系,争取到他授权,将其拍摄的独家照片在第二天的《羊城晚报》头版见报,这张经典照片从此广为传播。

10月29日16时,锁闭已久的故宫神武门城楼开启,《陶铸古今·饶宗颐学术、艺术展》开幕。当时,这是故宫博物院有史以来为在世画人举办的第四个个展,也是他们举办的第一个香港艺术家的个展。

治学:多领域开荒播种 身负百项“第一”

饶宗颐的治学背景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能够在一生最能出成果的30年里,避开来自政治的、社会的动乱,在法、美、英等等国际汉学界大环境中,接触到早年流失海外的典籍孤本,并到印度等地作实地考察,从而得以多角度地研究中华文化;二是由于始终把根扎在香港,使他可以近距离了解内地考古新发现、学术研究新成果和文化新思潮,文化的血脉没有割断。

饶先生是这样表述自己做学问的方法的:“学问要‘接’着做,而不是‘照’着做,接着便有所继承,照着仅是沿袭而已。”所以,他在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和金石学,以及在宗教史、艺术史、文学、梵学等领域的许多学术课题上都表现出了首创精神。

2006年12月11日,羊城晚报整版刊发独家专访《饶宗颐·大隐于市一鸿儒》。两天后,当羊城晚报记者将其作为拜贺饶公九十华诞的一份礼物呈上,老人家先是惊讶报道的篇幅之大、叙谈之深,继而又对《“我的学问是中山大学濡染出来的”》这一标题会心大笑,欢洽之情感染了在场的众多宾客。

今天我们再次选登数度求教于饶公所得的片段,缅怀大师远去的背影。

 

做学问敢于否定自己

羊城晚报:是不是没有家学,就没有您今天这样渊博的学问?

饶宗颐:是的,我15岁以前已经培养了这个基础,以我的经验,家学是学问的方便法门,因为做学问,“开窍”很重要,如果有家学的话,由长辈引入门可以少走弯路。

我的学术发展是因为我有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家学。我有四个基础是直接来自家学的:一是诗文基础,我是跟父亲、跟家里的老师学习的。家里从小就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第二是佛学基础;三是目录学基础;四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下,我从小就养成了独特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对我以后做各方面的学问研究很有帮助。

羊城晚报:您从5岁开始接触学问,到现在80多年,这过程中会觉得枯燥吗?

饶宗颐:我的求知欲太强了,这种求知欲征服了我整个人,吞没了我自己。我觉得搞学问是一种乐趣。我研究很多很多问题,我学会一种又一种文字……为了寻找一件事的根源,我一定要找到原来说的那句话,这其中的过程,要很有耐心,有些问题,我慢慢研究了十几年。

羊城晚报:要说您学术之“奇”,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在许多陌生的领域开荒播种,例如率先编著词学目录、楚辞书录等;治楚帛书之第一人;率先把印度河谷图形文字介绍到中国;研究敦煌本《老子想尔注》之第一人……据说您身上这样的“第一”有百项之多!

饶宗颐:现在是一个制作模型的社会,但我制作了自己的模型,我不想跟着别人走过的路走下去。

羊城晚报:好多人说您是奇才,写的东西多,出手快。迄今为止您已发表专著六十多部,内容字数以千万计!

饶宗颐:其实我写文章也很辛苦的,靠忍耐,靠长期的积累。我有一个特点,就是写出来的东西不愿意马上发表,先压一压。我有许多文章是几年前写的,有的甚至有十几年、二十几年,都不发表。举例说,前几年发表的《郭子奇年谱》,那是我20岁时写的,50年以后才拿出来发表。

我治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敢于否定自己,对于学术问题我敢不断修正、自我改进。有时候关于一个问题,要写三四篇文章,好像反反复复,其实是不断推进。这种修正跟前边所说的谨慎发表文章并不矛盾,因为有些领域是没人涉足的,有些考古材料是第一次发现的,在这方面我有勇气首先去探讨,不足了再改正,再补订。

一直保留钱钟书的赠书

羊城晚报:内地学界有北钱(钟书)南饶,或北季(羡林)南饶的说法,您同钱钟书先生的交往是什么年代?

饶宗颐:我们很熟,是好朋友。1980年我在大陆旅行三个月,那一次,我到北京去看他,那时他的《管锥篇》还没有出来。

我同钱先生见面后很谈得来。我送给他我写的一本词,叫《晞周集》,这本书是我在耶鲁大学研究院教书时写的,是“和周美成词全部”,是大名鼎鼎的张充和帮我抄写后出版的。他也送给我《管锥篇》的手稿。我很佩服他这个人,他收集的材料,一点一滴都不放松,一个东西改很多次。这部手稿是在印出来的书上,他自己又在上面加了很多东西,我现在还保留着。

羊城晚报:能说说您同顾颉刚先生、中山大学的交情吗?

饶宗颐:顾先生是我的一个很早的知己,到今天我还感谢他。顾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的好处是提拔人才。我同钱穆是好朋友,钱穆说他没有顾先生的提拔,就没有他的以后。我也是顾先生提拔的,那时我在中山大学的广东通志馆,中大在石牌,而这个机构在文德路。我在那里看书,修志,撰写稿子。我的学问是中山大学濡染出来的,我感激中山大学。

羊城晚报:季先生同您的友谊也不错吧?

饶宗颐:我们的友谊也是很好的。季先生在我的《清晖集》里写的序,我怕会得罪很多人。因为他赞扬我的书画,把我捧得太高了。(文/羊城晚报记者 邓琼)

2006年,本报记者樊克宁(左)、邓琼(右)将《羊城晚报》作为生日礼物赠送给饶宗颐 郑迅摄

晚上仍在家会客 睡梦中安详离世

6日中午,记者赶到位于跑马地云地利道的饶宗颐寓所楼下,安静的街道上不时有车辆进出,其中不少是闻讯赶来吊唁饶公的人士。记者恰巧碰到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下楼送别到访的客人。

“饶公今日凌晨在睡梦中安详离世,无疾而终。这对于百岁老人来说,是一种福气。”李焯芬感慨地说。据他透露,饶公的家人和朋友们正在商量安排后事,暂定2月28日举行悼念活动。

李焯芬说:“饶公最近身体蛮好,只是在10天前有些肠胃不适,不过经过调理已经好了。就在1月25日,饶公还来到山光道马会,出席‘饶学联汇’活动,与20多家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人员欢聚一堂,共话传统文化。”想不到,那竟是饶公最后一次出席公开活动留下的照片。

饶学基金会联席主席兼董事谢锦鹏向记者透露,5日晚10点多他曾与太太一起到饶公家做客。“当时饶公在佣人的搀扶下来到客厅与大家见面,当听到大家的夸奖时,饶公还微笑致意。”想不到一个多小时后饶公就在睡梦中驾鹤西归,令人惋惜。

这位百岁老人尽管年事已高,却依然过着忙碌的日子:去年12月在广东东莞,他为以饶宗颐命名的美术馆铲土奠基;去年11月在北京,饶宗颐出席“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巡回展”开幕式,并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其10件(套)作品。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6日代表香港特区政府,向饶宗颐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她表示:“我对饶宗颐教授辞世,深感哀痛。我有幸认识饶公多年,并于担任发展局局长期间直接参与于政府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下的饶宗颐文化馆的设立;我和饶公及他的家人感情深厚,多年来得到他老人家的亲自教诲,令我获益良多。”

(新华社)

去年12月20日,饶宗颐出席在东莞长安镇举行的“饶宗颐美术馆”奠基活动,这是媒体报道中他生前最后一次在广东公开露面 记者王俊伟 摄

 

晴天霹雳!

《旅行青蛙》设计师:

你养的青蛙并不是儿子,更不是丈夫……

这段时间

风靡网络的青蛙养成游戏

《旅行青蛙》

让大家提前体验了一把

为人母、为人父

盼儿归来的“空巢老人”的心情

最近,网曝

《旅行青蛙》设计师出面澄清

其实这款游戏的初衷

不是盼儿归来,

而是思念丈夫。

网友炸锅了:

辛辛苦苦省吃俭用

给蛙最好的吃和穿

结果到头来是在养老公???

 

细心的网友已经发现

每张明信片的背后

原来都是一段佳话

看着这些精彩的明信片

想着自己“独守空房”

花3000块买的幸运铃

1500块买的提灯、750块买的高级帐篷

以及抽奖得到的牛蒡饼

终于换来这张

老公和野蛾子、野蝴蝶

在一起飞翔的爱的明信片

那些给蛙取名叫

“干锅牛蛙”“水煮牛蛙”的人

现在应该在庆幸

自己的远见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了

我们一起来听听

设计师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会设计这款游戏

 

上村本人表示,设计初衷不是在盼儿归来,

也没有设定为思念丈夫。

事实上,设计青蛙的初衷是因为喜欢旅行,

但日本玩家普遍会把青蛙当成丈夫。

 

对于这款游戏在中国爆火

而日本玩家只有1%不到

真裕子表示完全没想到

但是也可以理解

为什么是青蛙

青蛙在日本是平安归家的意思

是保佑商贩繁荣的一种吉祥物

也是旅行的必备护身符

所以选青蛙作为游戏主角

而在本次采访中

上村真裕子表示游戏还有一个

更深层的意义:

祈祷早点回来吧!

在日本玩家心中

更像是“养老公”:“老公”出差

偶尔带回来一些出差所在地的

土特产和在当地景点的合照

为什么没有标注景点

为了增加更多的游戏期望和乐趣

制作时为了让玩家

去猜测青蛙本次旅行的目的地

特地没有标注景点

让用户去根据照片猜测此次旅行的目的地

 

同时,她针对网上所说的固定条件

可以触发特定旅行的消息进行了否定

青蛙的旅行时间越长

就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照片

会不会出中文版

最后关于游戏新版本和新内容

上村真裕子透露目前版本的

《旅行青蛙》只有10个旅行目的地

后续会增加更多的目的地

也会考虑推出中文版

环保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存在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燃煤锅炉未按要求取缔或改造等问题。

教育部消息,我国自2013年建立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以来,全国已有近26万所中小学校配备了12万余名督学。

2017年,国家外管局和公安部联合破获汇兑型地下钱庄案件近百起,涉案金额达数千亿元。今年将严打以创新为名的各类外汇违法犯罪行为。

国家旅游局消息,2017年国内游人数超50亿人次,同比增长12.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今年春节销售持续旺盛,商务部预计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可实现销售额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明确2018年将开展各类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对各类图书排行榜的引导管理。

司法部发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报考者需有本科及以上法学专业背景或从事法律工作满3年。

“好一朵迎春花,人人都爱它”,你想好怎么去逛花市了吗?2018年2月13日至2月15日,广州水巴将开设春节花市观光日游专线,通过珠江航线串联海珠、越秀、天河三大花市!坐着水巴去逛花市,途中还能观赏珠江两岸的美景。

2018年央视春晚主持阵容发布,延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模式,主会场设康辉、朱迅、任鲁豫、李思思、尼格买提等5位主持人。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6日完成交工验收。接下来,大桥管理局将配合三地完成系统联调联试,为正式通车做好准备。

网友反映在云南丽江旅游时因未购物被导游斥责为“铁公鸡”,丽江旅发委近日通报称,涉事旅行社及导游已被立案调查。

云南遭遇冰冻雨雪天气,25岁辅警赵坤每天在寒风中工作超10小时。5日,在值守13小时后,赵坤还没啃完面包就睡着了。

纵览同城媒体头版

最新资讯一眼读懂

羊城晚报

新快报

南方日报

南方都市报

广州日报

信息时报

来源 | 羊晚新媒体综合羊城晚报、羊城晚报.掌上羊城、金羊网、羊城派、人民日报、新华社、新闻晨报(ID:shxwcb)、上海全知道(ID:iknow-021)等

编辑:Giabun
数字报

你最关心的春节天气预报来了!接下来……还有4波冷空气

金羊网  作者:  2018-02-07

晨读天下 一条纵览天下风云

春节天气预报来了

从上月底开始,

一波又一波冷空气袭来,

广东迅速进入“冰箱”模式。

这个冬天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今年是我在广东最冷的一年!”

今冬的冷空气有多可怕?

今冬,boss级的冷空气特点十足,首先是降温范围广:北至清远韶关,南至茂名湛江,2月1日除沿海少部分市县外,其余市县均出现了5℃以下低温。

今冬以来出现的5次冷空气过程签到表

其次是降温幅度大:至1月31日,全省日平均气温过程降幅达11.9℃,其中,广州市区过程日平均气温下降12.9℃。

并且低温极值低:中北部市县过程最低气温普遍低至0℃左右,粤北高寒山区最低气温低至5℃以下,广州市区录得最低气温3.7℃,清远阳山称架镇录得过程最低气温极值-6.3℃。

2月6日早上,清远连山观测场出现霜冰冻,6时实时气温-3℃

最后是阴雨寒冷时间长:1月29日—31日,全省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均维持在5℃左右,各市县普遍阴天伴有小到中雨。

截至2月5日,

除茂名、湛江、汕头局部地区外

全省其他地区齐刷刷入冬成功

“冷冻”了这么久,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何时回暖啦。

但是接下来,

还有4波冷空气要来!

未来十天天气预报

7日—8日,全省大部分市县云量增多,

但早晚寒冷,

9日东部市县有分散小雨。

10日受冷空气影响,全省大部分市县有小雨,气温下降,

11日—16日,全省大部分市县多云为主,

其中14日中东部市县有分散小雨。

具体天气预报

7日,中北部市县云量增多,早晚仍然寒冷。最低温度:粤北市县0℃左右,珠三角北部、粤西的北部山区市县2~4℃,其中高寒山区-3℃左右并伴有霜(冰)冻,其余市县5~8℃。

8日,全省大部分市县多云间晴,气温回升。最低温度:粤北、珠三角北部、粤西的北部山区市县3~6℃,其中高寒山区零下1℃左右并伴有霜(冰)冻,其余市县7~11℃。

9日,东部市县多云到阴天有分散小雨,其余市县多云间阴天为主。

10日,受中等偏弱冷空气影响,日平均气温下降3~4℃,全省大部分市县有小雨或分散小雨。

11日—13日,全省大部分市县多云间晴天气为主,早晚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

14日,多云为主,中东部市县有分散小雨。

15日,多云天气为主,局部有小雨。

16日,多云为主。

春运中长期天气展望

2月16日—3月12日,气温接近正常、降水偏少;天气阶段性变化显著,出现回南天和持续低能见度天气的可能性小,发生类似2008年持续性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可能性极小。

除10日即将到来的这波冷空气外,接下来还有3次冷空气过程,大致出现在:2月17日—20日、2月26日—3月1日、3月8日—11日。春节假期气温适宜,全省各地平均气温普遍在12-20℃之间,可能会有2天左右小雨或小到中雨。

 

一代学术巨匠饶宗颐辞世

一生情牵岭南

立春已过,严寒却在持续。昨晨,“东洲鸿儒”饶宗颐先生在香港辞世,享年101岁。

记得在2009年7月,季羡林、任继愈二位学者接连辞世之际,羊城晚报记者曾通过饶宗颐先生的女儿饶清芬女士得知,饶公听到消息,即挥毫写下八字“国丧二宝,哀痛曷极”,而后久久无言。如今,三位学术老人在天堂聚首,再将巨大的悲恸与遗憾留给了后辈晚学。

饶宗颐先生是广东潮州人,长期定居香港。2006年逢饶公90寿辰之际,羊城晚报记者樊克宁、邓琼得以拜识饶公,结下深厚渊源。

最为珍贵的是,从2006年到2008年间,羊城晚报记者三次独家专访了饶公,又相继受邀报道了有关他的数次重大活动,他深厚的文史哲艺修养和对家乡水土、中外学术的诚爱之心系于言谈笑语,令人动容。

通过我们的连篇报道,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国人深切感受到了真正学贯中西的“集大成者”的魅力,为这位清癯鹤发的老人所赋予古老中国文化的生机而惊叹、而沉思。

2007年10月,《羊城晚报》创刊50周年之际,饶公亲笔题写“记载翔实”四字相赠,勉励本报植根岭南,继续前行。

饶宗颐(资料图片)

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称他是“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饶宗颐有此成就并非只因“天生聪慧”。

他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家族富甲一方,家学渊源深厚,父亲饶锷建起的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是饶宗颐儿时的宝地,每日与数以十万计的书为伴。

饶宗颐儿时旧居正在修缮中

14岁时,刚上中学的他就退学回家自学,16岁便继承先父遗志,续编《潮州艺文志》,自此踏入学术界。两年后,饶宗颐破格被聘入广东通志馆中,专职艺文纂修。他几乎将馆里收藏的所有地方志都看过,为他后来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体系构建打下了基础。

在这本“百科全书”里,饶宗颐占据了太多“第一”——

他是第一位讲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也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殷代贞卜人物的人,是编著词学目录、楚辞书录等第一人,是把印度河谷图形文字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是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他精通古琴,是撰写宋、元琴史的首位学者。

……

饶宗颐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他出版著作六十余部,著述3000万言,仅《20世纪饶宗颐学术文集》浩浩十二卷,就达1000多万字。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这是饶宗颐尤为喜欢的句子。他说,不磨就是不朽。古人所追求的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名。中流犹言在水中央、大潮之中,自在则是指独立的精神。先立德、立品,再做学问、做艺术。

如此国之耆宿,文化泰斗,却无半点学究之气。虽然白发白眉,颜容清癯,竟如老顽童般有趣。无论身处何种场合,说到动情处,他总是眉发伸张,笑声抒怀,“我不带徒弟,我干嘛要让人辛苦?我自己折磨自己就够了,不想让别人辛苦,做学问真的很辛苦”。

但他从未失去对人间的一片悲悯之心。香港大屿山有一游览胜地,38株巨木镌刻着斗大的《心经》全文。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户外木刻心经简林,是饶宗颐2002年创作的,他说,要为香港开启智慧。

2007年,饶宗颐题赠羊城晚报

追忆:曾和记者“比手劲” 90岁仍能盘腿坐

2006年,年事已高的饶宗颐很少出门参加活动。但他有个经常去的“老地方”,就是在香港跑马地繁华地带的一家以潮州口味为特色的饭店。饶先生每周要来这里数次,会客或是自己饮茶。

我们三次专访饶公,他都是选在这里。老人家白皙、清癯,总是整洁地穿着宽身艳色的中式对襟丝绸夹袄或外衣,露出里面白色的中式立领,温暖舒服地笑笑、谈谈,让人如沐春风。临近当年农历新年的一次采访中,我们曾代表报社送给他一件广东特产香云纱面料的丝袄,饶公很是喜欢,当时就穿在身上,连说好看。

这样的采访,自然常是因请教某道学术问题而起,但先生的学问实在太博大,每每谈开去,也就是生活、学术、兴趣无所不包了。他常说一句话:“我的生活,把文史哲的东西融合在里头的,有很多趣味。”

当我们惊诧于他精神那样健旺时,饶公说,他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每天打坐的习惯。“现在也有个养静的时间,吃完饭、睡觉前,人家讲话,我就自己打坐。我打坐可以卧躺,气入丹田,腹式呼吸……”说到这里,老人家真的就演示起盘腿来,而且能做到双腿交盘,两脚心均朝上。看到我们惊得合不拢嘴,他便笑得像孩子一样得意。

几次见面熟悉之后,饶公开玩笑地要和记者“比一下手劲”,握一握手。

看到后生也佩服他大力,老人家开心地说,这是坚持练习书法、弹古琴的结果。饶公青年时代即师从岭南古琴名家容心言,且一生尤其喜爱在旷野弹奏古琴。

“那先生现在每天还弹琴吗?”我们问。“我中过风,左手还有点硬。”他进而解释,弹古琴的时候,左手的作用是半揉半夹,叫吟、揉、绰、注、进、退、撞。“但我现在做不到这样,所以我‘变成’陶渊明了——弹无弦琴。就是心头的琴”。

于是,饶先生取过一张纸来边写边讲:陶渊明不会弹琴,但他收藏了一张没有琴弦的琴,称为无弦琴,常常带在身边。每当酒酣之际,他就做抚琴状。在那种状态下,虽然没有琴音,但他心中是听得到音乐的。“这是最高的境界,为不弹之弹”。

2008年,饶宗颐(右)北上探望季羡林 丁和 摄

“北季南饶”惺惺相惜

2008年10月,羊城晚报记者从饶公家人处得到消息,老人家即将北上故宫办展,而且很有可能要去探望在北京301医院住院多时的老朋友季羡林先生。经过一番努力,我们也终于成行。

10月28日,虽然因为医院的严格规定,我们难以亲随目睹两位世纪学者的会面,但饶公的家人从医院返回后第一时间为我们转述了当时的情景:

他们一见面就亲切握手,季老称赞饶公“多才多艺”,又称赞他的手“很有力”。饶公闻听此言甚为高兴,说这是他长期写字、弹古琴的结果。季老的记性好,他谈起了饶公1991年在北京办展览的往事,说他和李嘉诚两人都参加了。饶公也提到他的《清晖集》是季先生作的序。谈笑甚欢时,饶公将事先写好的一幅字“崧高维岳”赠送给季先生,称赞“季先生是我们国家唯一的”。两位老人见面时间不长,语言不多,内心愉悦,依依不舍。

随后,在饶公女儿饶清芬女士的安排下,我们又同上海摄影家丁和先生联系,争取到他授权,将其拍摄的独家照片在第二天的《羊城晚报》头版见报,这张经典照片从此广为传播。

10月29日16时,锁闭已久的故宫神武门城楼开启,《陶铸古今·饶宗颐学术、艺术展》开幕。当时,这是故宫博物院有史以来为在世画人举办的第四个个展,也是他们举办的第一个香港艺术家的个展。

治学:多领域开荒播种 身负百项“第一”

饶宗颐的治学背景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能够在一生最能出成果的30年里,避开来自政治的、社会的动乱,在法、美、英等等国际汉学界大环境中,接触到早年流失海外的典籍孤本,并到印度等地作实地考察,从而得以多角度地研究中华文化;二是由于始终把根扎在香港,使他可以近距离了解内地考古新发现、学术研究新成果和文化新思潮,文化的血脉没有割断。

饶先生是这样表述自己做学问的方法的:“学问要‘接’着做,而不是‘照’着做,接着便有所继承,照着仅是沿袭而已。”所以,他在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和金石学,以及在宗教史、艺术史、文学、梵学等领域的许多学术课题上都表现出了首创精神。

2006年12月11日,羊城晚报整版刊发独家专访《饶宗颐·大隐于市一鸿儒》。两天后,当羊城晚报记者将其作为拜贺饶公九十华诞的一份礼物呈上,老人家先是惊讶报道的篇幅之大、叙谈之深,继而又对《“我的学问是中山大学濡染出来的”》这一标题会心大笑,欢洽之情感染了在场的众多宾客。

今天我们再次选登数度求教于饶公所得的片段,缅怀大师远去的背影。

 

做学问敢于否定自己

羊城晚报:是不是没有家学,就没有您今天这样渊博的学问?

饶宗颐:是的,我15岁以前已经培养了这个基础,以我的经验,家学是学问的方便法门,因为做学问,“开窍”很重要,如果有家学的话,由长辈引入门可以少走弯路。

我的学术发展是因为我有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家学。我有四个基础是直接来自家学的:一是诗文基础,我是跟父亲、跟家里的老师学习的。家里从小就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第二是佛学基础;三是目录学基础;四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下,我从小就养成了独特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对我以后做各方面的学问研究很有帮助。

羊城晚报:您从5岁开始接触学问,到现在80多年,这过程中会觉得枯燥吗?

饶宗颐:我的求知欲太强了,这种求知欲征服了我整个人,吞没了我自己。我觉得搞学问是一种乐趣。我研究很多很多问题,我学会一种又一种文字……为了寻找一件事的根源,我一定要找到原来说的那句话,这其中的过程,要很有耐心,有些问题,我慢慢研究了十几年。

羊城晚报:要说您学术之“奇”,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在许多陌生的领域开荒播种,例如率先编著词学目录、楚辞书录等;治楚帛书之第一人;率先把印度河谷图形文字介绍到中国;研究敦煌本《老子想尔注》之第一人……据说您身上这样的“第一”有百项之多!

饶宗颐:现在是一个制作模型的社会,但我制作了自己的模型,我不想跟着别人走过的路走下去。

羊城晚报:好多人说您是奇才,写的东西多,出手快。迄今为止您已发表专著六十多部,内容字数以千万计!

饶宗颐:其实我写文章也很辛苦的,靠忍耐,靠长期的积累。我有一个特点,就是写出来的东西不愿意马上发表,先压一压。我有许多文章是几年前写的,有的甚至有十几年、二十几年,都不发表。举例说,前几年发表的《郭子奇年谱》,那是我20岁时写的,50年以后才拿出来发表。

我治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敢于否定自己,对于学术问题我敢不断修正、自我改进。有时候关于一个问题,要写三四篇文章,好像反反复复,其实是不断推进。这种修正跟前边所说的谨慎发表文章并不矛盾,因为有些领域是没人涉足的,有些考古材料是第一次发现的,在这方面我有勇气首先去探讨,不足了再改正,再补订。

一直保留钱钟书的赠书

羊城晚报:内地学界有北钱(钟书)南饶,或北季(羡林)南饶的说法,您同钱钟书先生的交往是什么年代?

饶宗颐:我们很熟,是好朋友。1980年我在大陆旅行三个月,那一次,我到北京去看他,那时他的《管锥篇》还没有出来。

我同钱先生见面后很谈得来。我送给他我写的一本词,叫《晞周集》,这本书是我在耶鲁大学研究院教书时写的,是“和周美成词全部”,是大名鼎鼎的张充和帮我抄写后出版的。他也送给我《管锥篇》的手稿。我很佩服他这个人,他收集的材料,一点一滴都不放松,一个东西改很多次。这部手稿是在印出来的书上,他自己又在上面加了很多东西,我现在还保留着。

羊城晚报:能说说您同顾颉刚先生、中山大学的交情吗?

饶宗颐:顾先生是我的一个很早的知己,到今天我还感谢他。顾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的好处是提拔人才。我同钱穆是好朋友,钱穆说他没有顾先生的提拔,就没有他的以后。我也是顾先生提拔的,那时我在中山大学的广东通志馆,中大在石牌,而这个机构在文德路。我在那里看书,修志,撰写稿子。我的学问是中山大学濡染出来的,我感激中山大学。

羊城晚报:季先生同您的友谊也不错吧?

饶宗颐:我们的友谊也是很好的。季先生在我的《清晖集》里写的序,我怕会得罪很多人。因为他赞扬我的书画,把我捧得太高了。(文/羊城晚报记者 邓琼)

2006年,本报记者樊克宁(左)、邓琼(右)将《羊城晚报》作为生日礼物赠送给饶宗颐 郑迅摄

晚上仍在家会客 睡梦中安详离世

6日中午,记者赶到位于跑马地云地利道的饶宗颐寓所楼下,安静的街道上不时有车辆进出,其中不少是闻讯赶来吊唁饶公的人士。记者恰巧碰到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下楼送别到访的客人。

“饶公今日凌晨在睡梦中安详离世,无疾而终。这对于百岁老人来说,是一种福气。”李焯芬感慨地说。据他透露,饶公的家人和朋友们正在商量安排后事,暂定2月28日举行悼念活动。

李焯芬说:“饶公最近身体蛮好,只是在10天前有些肠胃不适,不过经过调理已经好了。就在1月25日,饶公还来到山光道马会,出席‘饶学联汇’活动,与20多家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人员欢聚一堂,共话传统文化。”想不到,那竟是饶公最后一次出席公开活动留下的照片。

饶学基金会联席主席兼董事谢锦鹏向记者透露,5日晚10点多他曾与太太一起到饶公家做客。“当时饶公在佣人的搀扶下来到客厅与大家见面,当听到大家的夸奖时,饶公还微笑致意。”想不到一个多小时后饶公就在睡梦中驾鹤西归,令人惋惜。

这位百岁老人尽管年事已高,却依然过着忙碌的日子:去年12月在广东东莞,他为以饶宗颐命名的美术馆铲土奠基;去年11月在北京,饶宗颐出席“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巡回展”开幕式,并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其10件(套)作品。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6日代表香港特区政府,向饶宗颐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她表示:“我对饶宗颐教授辞世,深感哀痛。我有幸认识饶公多年,并于担任发展局局长期间直接参与于政府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下的饶宗颐文化馆的设立;我和饶公及他的家人感情深厚,多年来得到他老人家的亲自教诲,令我获益良多。”

(新华社)

去年12月20日,饶宗颐出席在东莞长安镇举行的“饶宗颐美术馆”奠基活动,这是媒体报道中他生前最后一次在广东公开露面 记者王俊伟 摄

 

晴天霹雳!

《旅行青蛙》设计师:

你养的青蛙并不是儿子,更不是丈夫……

这段时间

风靡网络的青蛙养成游戏

《旅行青蛙》

让大家提前体验了一把

为人母、为人父

盼儿归来的“空巢老人”的心情

最近,网曝

《旅行青蛙》设计师出面澄清

其实这款游戏的初衷

不是盼儿归来,

而是思念丈夫。

网友炸锅了:

辛辛苦苦省吃俭用

给蛙最好的吃和穿

结果到头来是在养老公???

 

细心的网友已经发现

每张明信片的背后

原来都是一段佳话

看着这些精彩的明信片

想着自己“独守空房”

花3000块买的幸运铃

1500块买的提灯、750块买的高级帐篷

以及抽奖得到的牛蒡饼

终于换来这张

老公和野蛾子、野蝴蝶

在一起飞翔的爱的明信片

那些给蛙取名叫

“干锅牛蛙”“水煮牛蛙”的人

现在应该在庆幸

自己的远见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了

我们一起来听听

设计师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会设计这款游戏

 

上村本人表示,设计初衷不是在盼儿归来,

也没有设定为思念丈夫。

事实上,设计青蛙的初衷是因为喜欢旅行,

但日本玩家普遍会把青蛙当成丈夫。

 

对于这款游戏在中国爆火

而日本玩家只有1%不到

真裕子表示完全没想到

但是也可以理解

为什么是青蛙

青蛙在日本是平安归家的意思

是保佑商贩繁荣的一种吉祥物

也是旅行的必备护身符

所以选青蛙作为游戏主角

而在本次采访中

上村真裕子表示游戏还有一个

更深层的意义:

祈祷早点回来吧!

在日本玩家心中

更像是“养老公”:“老公”出差

偶尔带回来一些出差所在地的

土特产和在当地景点的合照

为什么没有标注景点

为了增加更多的游戏期望和乐趣

制作时为了让玩家

去猜测青蛙本次旅行的目的地

特地没有标注景点

让用户去根据照片猜测此次旅行的目的地

 

同时,她针对网上所说的固定条件

可以触发特定旅行的消息进行了否定

青蛙的旅行时间越长

就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照片

会不会出中文版

最后关于游戏新版本和新内容

上村真裕子透露目前版本的

《旅行青蛙》只有10个旅行目的地

后续会增加更多的目的地

也会考虑推出中文版

环保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存在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燃煤锅炉未按要求取缔或改造等问题。

教育部消息,我国自2013年建立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以来,全国已有近26万所中小学校配备了12万余名督学。

2017年,国家外管局和公安部联合破获汇兑型地下钱庄案件近百起,涉案金额达数千亿元。今年将严打以创新为名的各类外汇违法犯罪行为。

国家旅游局消息,2017年国内游人数超50亿人次,同比增长12.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今年春节销售持续旺盛,商务部预计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可实现销售额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明确2018年将开展各类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对各类图书排行榜的引导管理。

司法部发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报考者需有本科及以上法学专业背景或从事法律工作满3年。

“好一朵迎春花,人人都爱它”,你想好怎么去逛花市了吗?2018年2月13日至2月15日,广州水巴将开设春节花市观光日游专线,通过珠江航线串联海珠、越秀、天河三大花市!坐着水巴去逛花市,途中还能观赏珠江两岸的美景。

2018年央视春晚主持阵容发布,延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模式,主会场设康辉、朱迅、任鲁豫、李思思、尼格买提等5位主持人。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6日完成交工验收。接下来,大桥管理局将配合三地完成系统联调联试,为正式通车做好准备。

网友反映在云南丽江旅游时因未购物被导游斥责为“铁公鸡”,丽江旅发委近日通报称,涉事旅行社及导游已被立案调查。

云南遭遇冰冻雨雪天气,25岁辅警赵坤每天在寒风中工作超10小时。5日,在值守13小时后,赵坤还没啃完面包就睡着了。

纵览同城媒体头版

最新资讯一眼读懂

羊城晚报

新快报

南方日报

南方都市报

广州日报

信息时报

来源 | 羊晚新媒体综合羊城晚报、羊城晚报.掌上羊城、金羊网、羊城派、人民日报、新华社、新闻晨报(ID:shxwcb)、上海全知道(ID:iknow-021)等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