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水清山绿 广东废弃矿山生态复绿见闻

来源:金羊网 作者:赵燕华 发表时间:2018-02-13 15:23

金羊网讯 记者赵燕华、通讯员祝桂峰:二月,北国正是银装素裹的季节,南国广东却是到了春花烂漫的季节,梅花梨花樱花桃花油菜花争相开放,漫山遍野,美不胜收。日前,记者深入广东腹地探访废弃矿山生态复绿进展情况,所见之地,人流如梭、好不热闹。

平远:要拿报纸给自己小店做广告

平远县是广东省的中央苏区县。驱车进入东石镇凉庭村,进入眼帘的是遍布在矮山缓坡上的蓝色太阳能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气势恢宏,让人惊叹。

东石镇是有名的铁矿开采大镇,采矿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铁矿开采的退出,矿区地带土地沙化明显,恶劣的生态环境多年来成为当地政府和百姓心头一块“顽疾”。

“原来全是荒山。”凉庭村村民林苑说,在建电站之前,只要刮风下雨,四周黄沙漫天飞,河水混浊,常年呈黄色。

平远县国土资源局介绍,一直以来,该县都在探索废弃矿区的治理问题,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2015年,县政府指定国土资源局牵头旧矿山治理和规划,引进了北京天华阳光,在东石镇成立新能源电力公司,探索废弃矿区光伏发电。

“这种新模式算是在矿山治理工作上的一个小突破。”平远县国土资源局表示,该项目是广东省内首个利用光伏发电站,改善废弃矿区生态环境的工程。据悉,东石镇凉庭村的光伏发电项目,是将废弃矿山变为绿色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减少1.92万吨标煤使用量,减少5.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4.83吨二氧化硫排放。

“收入增加了,生活环境也改善了 。”林苑说,随着村里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当地政府也对此前低压配电网进行了农网改造,“现在家家户户用上了新电器,生活更有奔头了”。林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无独有偶,在平远县地质公园旁的一条商铺街道里,记者看到的不仅是熙熙攘攘的游客、琳琅满目的商品,而且还看到了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内心流露出的自信和热情。

“能上报纸头条吗?能寄一张给我吗?”正在忙着招乎游客挑选土特产的客家妹,听说记者采访的内容将在全国刊发,脸上笑得跟花朵一样灿烂:“我要拿报纸给自己的小店做广告!”

村民脸庞上对现在生活的满足一览无遗。

客家妹曾和丈夫在处地打工,扣除租房和日常生活所需,每月俩人所剩工资无几。当地实施地质旅游脱贫后,小俩口立马返回家乡租下的店铺专销平远土特产。“扣除所有费用,收入远超过去。”虽然客家妹不愿透露实数,但脸庞上对现在生活的满足一览无遗。

梅州:经营收入己有2亿多元

“俩人再靠紧点,再笑点,好、好,就这新样。”“这是我家自产自酿的客家黄酒,保证你新年喝了走好运。”这边,由废弃矿山近90度陡坡打造成的瀑布旁,摄影师一边调动着新人的情绪,一边多角度地按着相机快门;那边,客家小镇的土特产长廊里,一位大妈边把黄酒递给客人品尝,边自我推荐。

废弃矿山近90度陡坡变身为婚纱摄影首选地。

这是笔者在广东省梅州市区东南部的客天下旅游产业园见到的真实两幕。

“十年前,这里不叫客天下,叫圣人寨。”当地东升村民李老汉回忆,当年虽然有个好名字,却是一片秃山、荒地,混杂着采石场、砖厂和养猪场,成天都是尘土飞扬,臭气熏天,“过去这里儿子聚不到媳妇,有女儿的都不愿嫁到这里来”。

梅州市国土资源局证实,当年客天下有两个采石场,原为山间峡谷,以开挖修整和填方的方式建设为现在规模的“人工谷地”。由于长期开采,山体植被遭破坏后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地貌破坏对自然景观造成很大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两个石场实施关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由广东鸿艺集团对废弃矿山进行开发式治理利用。通过采取山体修复、边坡加固、生物复绿等治理措施,利用废弃石场的峡谷山体地形,因地制宜规划建造具有客家民俗文化特色的亭台楼阁等景观建筑。目前,已建设成为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其中棺材潭石场建设为客家小镇景区,东升石场建设为停车场。

记者看到,昔日废弃采石场如今变成了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绿水青山、客家风情小镇和现代化住宅社区比邻而居,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磅礴大气的石刻都散发着浓郁的客家文化气息,客家文化、旅游休闲、婚庆文化、农电商、健康养生、培训教育六大支柱产业联动发展。

“每年进入景区的游客不断攀升,员工主要是本村村民。” 鸿艺集团董事长蔡鸿文介绍,景区2010年开园,从每年入园50万人次己达到300多万人次,旅游经营收入也从800万元上升到2亿多元。同时,被列为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2511”美丽小镇专项试点。

茂名:过一个神仙般的晚年

水变清了、山变绿了,栖息的水鸟变多了,休闲、旅游的市民也越来越多了,这是位于广东茂名市区西北角的露天矿生态公园的真实写照。五年前,这里则是一个被废弃的油页岩大矿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被当地人痛心地称为这座城市的“伤疤”。

资料显示,这座占地10.07平方公里的油页岩露天矿采矿场,从1962年1月正式投产开始,茂名油页岩露天矿累计开采油页岩约1.02亿吨,生产页岩原油292万吨,为新中国摘掉“贫油国”帽子做出积极贡献,也见证了茂名这座城市的成长、发展和巨变。

然而,经历半个世纪开采,露天矿也留下了一道道“伤疤”: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露天矿开采形成的巨大矿坑可能诱发的滑坡、坍陷、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尤其是露天矿形成的矿坑湖,水质差,影响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威胁着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茂名市国土资源局介绍,2011年,茂名市果断放弃该区开发高岭土、煤炭等带来的巨大采矿收益,作出了关停露天矿的决定。2013年矿山移交地方管理,该市着手谋划露天矿的综合整治和建设生态公园工作,逐步形成了“引水、种树、建馆、修路”的工作思路。2014年初,露天矿生态公园建设全面展开,大力贯彻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惠民举措。

在对露天矿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茂名市政府又关停了矿区附近环保不达标的十几家洗矿厂、皮革厂、小炼油厂,露天矿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我去年底才搬回来住。”在湖边的特色德式小木屋旁,正在带孙子的蔡姨告诉记者,她是露天矿区附近的牙象村里人,土生土长,当年出嫁最开心的是再也不用在恶劣的环境下生活了,随着政府的投入和环境的改善,她和老公商量,干脆重返娘家,过一个神仙般的晚年。

“你看这片黄花风铃树。”蔡姨指着不远处一片小树林说,她回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参加了茂名市组织开展的“露天矿生态公园认种认养认捐活动”,“下个月你再来,就可看到我种的黄花风铃灿烂盛开了。”

编辑:Qiudong
数字报

【新春走基层】水清山绿 广东废弃矿山生态复绿见闻

金羊网  作者:赵燕华  2018-02-13

金羊网讯 记者赵燕华、通讯员祝桂峰:二月,北国正是银装素裹的季节,南国广东却是到了春花烂漫的季节,梅花梨花樱花桃花油菜花争相开放,漫山遍野,美不胜收。日前,记者深入广东腹地探访废弃矿山生态复绿进展情况,所见之地,人流如梭、好不热闹。

平远:要拿报纸给自己小店做广告

平远县是广东省的中央苏区县。驱车进入东石镇凉庭村,进入眼帘的是遍布在矮山缓坡上的蓝色太阳能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气势恢宏,让人惊叹。

东石镇是有名的铁矿开采大镇,采矿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铁矿开采的退出,矿区地带土地沙化明显,恶劣的生态环境多年来成为当地政府和百姓心头一块“顽疾”。

“原来全是荒山。”凉庭村村民林苑说,在建电站之前,只要刮风下雨,四周黄沙漫天飞,河水混浊,常年呈黄色。

平远县国土资源局介绍,一直以来,该县都在探索废弃矿区的治理问题,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2015年,县政府指定国土资源局牵头旧矿山治理和规划,引进了北京天华阳光,在东石镇成立新能源电力公司,探索废弃矿区光伏发电。

“这种新模式算是在矿山治理工作上的一个小突破。”平远县国土资源局表示,该项目是广东省内首个利用光伏发电站,改善废弃矿区生态环境的工程。据悉,东石镇凉庭村的光伏发电项目,是将废弃矿山变为绿色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减少1.92万吨标煤使用量,减少5.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4.83吨二氧化硫排放。

“收入增加了,生活环境也改善了 。”林苑说,随着村里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当地政府也对此前低压配电网进行了农网改造,“现在家家户户用上了新电器,生活更有奔头了”。林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无独有偶,在平远县地质公园旁的一条商铺街道里,记者看到的不仅是熙熙攘攘的游客、琳琅满目的商品,而且还看到了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内心流露出的自信和热情。

“能上报纸头条吗?能寄一张给我吗?”正在忙着招乎游客挑选土特产的客家妹,听说记者采访的内容将在全国刊发,脸上笑得跟花朵一样灿烂:“我要拿报纸给自己的小店做广告!”

村民脸庞上对现在生活的满足一览无遗。

客家妹曾和丈夫在处地打工,扣除租房和日常生活所需,每月俩人所剩工资无几。当地实施地质旅游脱贫后,小俩口立马返回家乡租下的店铺专销平远土特产。“扣除所有费用,收入远超过去。”虽然客家妹不愿透露实数,但脸庞上对现在生活的满足一览无遗。

梅州:经营收入己有2亿多元

“俩人再靠紧点,再笑点,好、好,就这新样。”“这是我家自产自酿的客家黄酒,保证你新年喝了走好运。”这边,由废弃矿山近90度陡坡打造成的瀑布旁,摄影师一边调动着新人的情绪,一边多角度地按着相机快门;那边,客家小镇的土特产长廊里,一位大妈边把黄酒递给客人品尝,边自我推荐。

废弃矿山近90度陡坡变身为婚纱摄影首选地。

这是笔者在广东省梅州市区东南部的客天下旅游产业园见到的真实两幕。

“十年前,这里不叫客天下,叫圣人寨。”当地东升村民李老汉回忆,当年虽然有个好名字,却是一片秃山、荒地,混杂着采石场、砖厂和养猪场,成天都是尘土飞扬,臭气熏天,“过去这里儿子聚不到媳妇,有女儿的都不愿嫁到这里来”。

梅州市国土资源局证实,当年客天下有两个采石场,原为山间峡谷,以开挖修整和填方的方式建设为现在规模的“人工谷地”。由于长期开采,山体植被遭破坏后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地貌破坏对自然景观造成很大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两个石场实施关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由广东鸿艺集团对废弃矿山进行开发式治理利用。通过采取山体修复、边坡加固、生物复绿等治理措施,利用废弃石场的峡谷山体地形,因地制宜规划建造具有客家民俗文化特色的亭台楼阁等景观建筑。目前,已建设成为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其中棺材潭石场建设为客家小镇景区,东升石场建设为停车场。

记者看到,昔日废弃采石场如今变成了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绿水青山、客家风情小镇和现代化住宅社区比邻而居,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磅礴大气的石刻都散发着浓郁的客家文化气息,客家文化、旅游休闲、婚庆文化、农电商、健康养生、培训教育六大支柱产业联动发展。

“每年进入景区的游客不断攀升,员工主要是本村村民。” 鸿艺集团董事长蔡鸿文介绍,景区2010年开园,从每年入园50万人次己达到300多万人次,旅游经营收入也从800万元上升到2亿多元。同时,被列为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2511”美丽小镇专项试点。

茂名:过一个神仙般的晚年

水变清了、山变绿了,栖息的水鸟变多了,休闲、旅游的市民也越来越多了,这是位于广东茂名市区西北角的露天矿生态公园的真实写照。五年前,这里则是一个被废弃的油页岩大矿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被当地人痛心地称为这座城市的“伤疤”。

资料显示,这座占地10.07平方公里的油页岩露天矿采矿场,从1962年1月正式投产开始,茂名油页岩露天矿累计开采油页岩约1.02亿吨,生产页岩原油292万吨,为新中国摘掉“贫油国”帽子做出积极贡献,也见证了茂名这座城市的成长、发展和巨变。

然而,经历半个世纪开采,露天矿也留下了一道道“伤疤”: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露天矿开采形成的巨大矿坑可能诱发的滑坡、坍陷、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尤其是露天矿形成的矿坑湖,水质差,影响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威胁着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茂名市国土资源局介绍,2011年,茂名市果断放弃该区开发高岭土、煤炭等带来的巨大采矿收益,作出了关停露天矿的决定。2013年矿山移交地方管理,该市着手谋划露天矿的综合整治和建设生态公园工作,逐步形成了“引水、种树、建馆、修路”的工作思路。2014年初,露天矿生态公园建设全面展开,大力贯彻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惠民举措。

在对露天矿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茂名市政府又关停了矿区附近环保不达标的十几家洗矿厂、皮革厂、小炼油厂,露天矿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我去年底才搬回来住。”在湖边的特色德式小木屋旁,正在带孙子的蔡姨告诉记者,她是露天矿区附近的牙象村里人,土生土长,当年出嫁最开心的是再也不用在恶劣的环境下生活了,随着政府的投入和环境的改善,她和老公商量,干脆重返娘家,过一个神仙般的晚年。

“你看这片黄花风铃树。”蔡姨指着不远处一片小树林说,她回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参加了茂名市组织开展的“露天矿生态公园认种认养认捐活动”,“下个月你再来,就可看到我种的黄花风铃灿烂盛开了。”

编辑:Qiudong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