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士获广东科学突出贡献奖:对社会的贡献才是永存的

来源:金羊网 作者:王倩 发表时间:2018-03-27 06:15

文/图 金羊网记者 王倩 通讯员 蔡珊珊 卢庆雷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有两位来自高校的院士荣获突出贡献奖,他们分别是中山大学的陈小明和华南理工大学的瞿金平。陈小明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国际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领域中做出杰出成绩;瞿金平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教学。

这两位科学家有很多共同点:他们年龄相差不大,两人都是谦和低调,都曾主动请辞行政职务专心搞科研。对于获奖,两位科学家都很少谈及自己的贡献,他们低调地表示:这是集体的成果。

“做科研工作既要有硬件也要有软件,需要有个好的平台,更需要有优秀的人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我个人感受很深,正是有了国家和广东省的支持,有了中大这样好的平台,我才可以做到和发达国家相似的高水平研究。相信未来广东的科研工作无论是基础科研还是应用产业都会有跨越式的发展。”

陈小明

陈小明

回归研究发挥专长

陈小明1961年出生于广东揭阳。1979年考入中山大学化学系。1992年,陈小明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到母校中山大学工作。

陈小明主要从事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科研成绩。他先后主持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组建多个团队和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推荐书中表示,陈小明教授在国际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领域中做出杰出成绩,已形成重要学术影响,他已成为相关领域国际上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化学家之一。

除了科研成就,陈小明在育人方面也成绩斐然。他组织并培养出一支精干、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的功能配合物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团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士生学生。已毕业的44名博士生中,2人受聘教育部长江教授,6人获国家杰青基金,14人已在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任正教授职务。在他的带领下,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学科于2007年首次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对广东的无机化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谈到他从事的研究,陈小明打了个比方:“就好比盖房子,要有柱子、砖头和钢筋,我现在就是用金属离子把有机分子粘起来,形成多种大小的孔道、空穴,就像是盖好的房子。这些孔道、空穴可以储存气体也可把气体分离,甚至可以作为微小的反应器。”陈小明举例说,氢气作为清洁能源面临很多应用困难,而通过陈小明的研究方法,将会大大降低成本,在实验和生产中都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陈小明向学校请辞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一职。“当时,我已对学院师生服务10年了,又对行政事务兴趣不大,还是要回归学术研究,发挥专长。”“如释重负!”他卸任院长职务后,把节省出来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了学术研究和培养年轻学者上。

“ 如果说今天我是成功了,那么应归功于支持我、鼓励我的各级领导和学术前辈们,应归功于与我同甘苦共患难的同事们,应归功于解决了我后顾之忧的妻子。我应当将过去的成功作为新的起点,带领同事们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攀登,尽快将我们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变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所有荣誉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对社会的贡献是永存的。”

瞿金平

瞿金平

节假日也泡在实验室

我国高分子材料产品产量世界第一,2016年仅塑料加工产值就超过了2.3万亿元。但是高分子材料加工产业普遍存在单位产值能耗高、石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节能降耗、废旧制品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技术是国家重大需求。

瞿金平院士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教学,取得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的系统成果,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一系列理论方法,实现了高分子材料加工由“稳态剪切”到“动态剪切”的变革、由“拖曳剪切”到“体积拉伸”的突破,开创了我国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自主创新先河,推动了我国特别是广东高分子材料及加工装备产业的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推荐书描述瞿金平:“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范,不计较个人得失,曾多次谢绝海外的高薪聘请,坚持在国内从事科技和教育事业。已指导硕士研究生93名、博士研究生62名、博士后7名。”

1978年恢复高考,瞿金平就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并在那里一直学习工作至今。1998年至2007年,瞿金平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长达10年。为了有更多时间用于科学研究,瞿金平几乎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泡在实验室,连节假日也不例外。

2007年12月,瞿金平主动要求卸任学校副校长职务,又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在华工学习工作的几十年,瞿金平取得了多项高分子材料领域重大创新,其中不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编辑:宏
数字报

两院士获广东科学突出贡献奖:对社会的贡献才是永存的

金羊网  作者:王倩  2018-03-27

文/图 金羊网记者 王倩 通讯员 蔡珊珊 卢庆雷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有两位来自高校的院士荣获突出贡献奖,他们分别是中山大学的陈小明和华南理工大学的瞿金平。陈小明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国际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领域中做出杰出成绩;瞿金平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教学。

这两位科学家有很多共同点:他们年龄相差不大,两人都是谦和低调,都曾主动请辞行政职务专心搞科研。对于获奖,两位科学家都很少谈及自己的贡献,他们低调地表示:这是集体的成果。

“做科研工作既要有硬件也要有软件,需要有个好的平台,更需要有优秀的人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我个人感受很深,正是有了国家和广东省的支持,有了中大这样好的平台,我才可以做到和发达国家相似的高水平研究。相信未来广东的科研工作无论是基础科研还是应用产业都会有跨越式的发展。”

陈小明

陈小明

回归研究发挥专长

陈小明1961年出生于广东揭阳。1979年考入中山大学化学系。1992年,陈小明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到母校中山大学工作。

陈小明主要从事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科研成绩。他先后主持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组建多个团队和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推荐书中表示,陈小明教授在国际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领域中做出杰出成绩,已形成重要学术影响,他已成为相关领域国际上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化学家之一。

除了科研成就,陈小明在育人方面也成绩斐然。他组织并培养出一支精干、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的功能配合物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团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士生学生。已毕业的44名博士生中,2人受聘教育部长江教授,6人获国家杰青基金,14人已在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任正教授职务。在他的带领下,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学科于2007年首次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对广东的无机化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谈到他从事的研究,陈小明打了个比方:“就好比盖房子,要有柱子、砖头和钢筋,我现在就是用金属离子把有机分子粘起来,形成多种大小的孔道、空穴,就像是盖好的房子。这些孔道、空穴可以储存气体也可把气体分离,甚至可以作为微小的反应器。”陈小明举例说,氢气作为清洁能源面临很多应用困难,而通过陈小明的研究方法,将会大大降低成本,在实验和生产中都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陈小明向学校请辞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一职。“当时,我已对学院师生服务10年了,又对行政事务兴趣不大,还是要回归学术研究,发挥专长。”“如释重负!”他卸任院长职务后,把节省出来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了学术研究和培养年轻学者上。

“ 如果说今天我是成功了,那么应归功于支持我、鼓励我的各级领导和学术前辈们,应归功于与我同甘苦共患难的同事们,应归功于解决了我后顾之忧的妻子。我应当将过去的成功作为新的起点,带领同事们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攀登,尽快将我们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变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所有荣誉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对社会的贡献是永存的。”

瞿金平

瞿金平

节假日也泡在实验室

我国高分子材料产品产量世界第一,2016年仅塑料加工产值就超过了2.3万亿元。但是高分子材料加工产业普遍存在单位产值能耗高、石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节能降耗、废旧制品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技术是国家重大需求。

瞿金平院士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教学,取得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的系统成果,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一系列理论方法,实现了高分子材料加工由“稳态剪切”到“动态剪切”的变革、由“拖曳剪切”到“体积拉伸”的突破,开创了我国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自主创新先河,推动了我国特别是广东高分子材料及加工装备产业的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推荐书描述瞿金平:“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范,不计较个人得失,曾多次谢绝海外的高薪聘请,坚持在国内从事科技和教育事业。已指导硕士研究生93名、博士研究生62名、博士后7名。”

1978年恢复高考,瞿金平就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并在那里一直学习工作至今。1998年至2007年,瞿金平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长达10年。为了有更多时间用于科学研究,瞿金平几乎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泡在实验室,连节假日也不例外。

2007年12月,瞿金平主动要求卸任学校副校长职务,又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在华工学习工作的几十年,瞿金平取得了多项高分子材料领域重大创新,其中不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编辑:宏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