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爱在传递中延续 广东器官捐献全国第一

来源:金羊网 作者:符畅 发表时间:2018-04-05 08:14

金羊网记者 符畅

“生命有限,爱无限,一个人走到生命的终点,将身体献给社会公益事业,为继续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而发出光和热,将无限的爱留在人间,这是我们的心愿。”清明节前夕,在2018年广州市志愿捐献遗体纪念活动上,年过七旬的陈意军眼含热泪,面对着刻有丈夫名字的中华永久墓园志愿捐献遗体纪念碑,说出了这样的感言。而在4月底,因意外而脑死亡的汕尾市海丰县赤石镇新里村的村民刘道欣,也将作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去往一个新的“安身之所”——位于增城区正果万安园的广东省红十字纪念园。

据悉,截至今年3月28日,我国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达1.65万例,捐献器官近4.65万个,累计报名登记42.2万人,年捐献和移植数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二。而广东省去年器官捐献668例,居全国第一。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近遗体和器官捐献者家属,倾听捐献者的生前往事。他们虽已逝去,但大爱仍流传人间。

A 七旬伉俪携手签下遗体捐献书

76岁的陈意军在谈到先生唐先桃的生前趣事时,脸上仍会不时绽出一个甜甜的笑,宛如少女。

大约在三年前,她和先生同时签署了遗体捐献申请书,而今先生离去,遗体捐献给暨南大学医学院后,需先经过防腐处理,一年后再用于教学使用。她说,“知道他躺在那里,就像他还在一样”。

他们的故事,要从1962年说起。

陈意军是广州人,父母都是老革命,她高中毕业后也被选拔进入某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女兵。就在同一年,生长在湖南怀化的唐先桃从韶关部队被调到同一部队,成为陈意军的战友。

1968年,在部队首长的“撮合”下,情投意合的两人终于结为夫妇。从此,两个人携手从部队到转业,从青葱到白头,50多年来从来没有分开过。所以去年年初,先生走后,陈意军“心都空了”,接下来的一周几乎都走不了路,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极致悲伤。

唐先桃是因为患帕金森病走的。2003年患病后,唐先桃的病情时好时坏,而陈意军始终陪伴在他身旁,并尝试各种办法,为他的恢复尽最大努力。

有彼此的陪伴,他们的每一天都是开心、满足的,而如何处理“身后事”的话题,也开始被挂上嘴边。

“我们都是军人,对生死早有心理准备。况且活到古稀之年,他也觉得‘够本’了。于是我们就商量,遗体用来植树,可以绿化环境,比一把火烧掉有意义。”陈意军说,但后来受祁锋夫妇捐献遗体的影响,他们最终决定,将遗体捐献出来,为我国医学事业作出贡献。“我们同时签署了自愿捐献申请书,因为我想让他知道,我会一直陪伴在他身边。”陈意军说。

而这一切,都是在儿女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的,直到唐先桃去世后,孩子们才知道这件事。女儿表达了强烈反对,儿子也问道,“以后我要去哪里看你们?”但陈意军态度坚定,她带着孩子们一同去了中华永久墓园志愿捐献遗体纪念碑,上面刻着广州市所有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名字,唐先桃的也在其中。

“他的生命很有价值,我们都为他骄傲。”陈意军说,“希望以后我的名字也能和他的刻在一起,孩子们拜祭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B 捐献器官,向善的信念代代传承

60岁的刘道欣走了,脑死亡。一家人都没想到,一切会发生得这么突然。

遵照他的遗愿,家人将他的全部器官捐献社会,其肝脏、双肾和双侧角膜分别捐献给了五名患者。五个人的生命从此被点亮。

回忆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刘道欣最大的儿子,今年36岁的刘佑谦说,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的手艺。

刘道欣有一双巧手,修理电器、自行车都不在话下。早些年,他靠开修理铺为生,靠着娴熟的手艺养活了一家人。而从刘道欣的父亲、刘佑谦的爷爷那一代开始,就教导后辈要有奉献精神,因此不管邻居遇到什么困难,刘道欣都会热情帮忙。“有时人家来修车,没带够钱,父亲就直接‘免单’,事后别人再来还钱,他也不收。”

而没有人能想到,平时没病没痛、身体健康的刘道欣,生命会突然定格。

时间要回到去年9月,那天,父亲来到刘佑谦开的批发铺帮忙,看到门口灯光太暗,于是爬上1米高的铝合金梯,打算装一个灯泡,结果却不小心摔了下来,后脑勺重重地跌在水泥地板上,当场就不省人事了。

父亲再也没有醒来,第二天被正式宣布脑死亡。刘佑谦主动找到医院,办理了器官捐献手续,全家人都在,没有一个人反对。

“这是爸爸的心愿。”刘佑谦说,父亲曾多次表达过类似的想法,“他说,人死后一烧,变成骨灰太浪费了,倒不如把能捐的都捐出去,为社会做最后一点贡献。除了能救活别人之外,我身体的一部分也在别人身上,就像获得重生一样。”

父亲的精神感染了全家人。刘佑谦表示,现在全家人都有捐献意愿。他表示,潮汕地区重传统,如果他们一家人能起到带头作用,带动更多人捐献,对社会也是功德无量的事。

今年4月底,广东省红十字会也将在正果万安园的广东省红十字纪念园内举办全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缅怀仪式,刘道欣的名字将被刻在纪念碑上。刘佑谦说,他会带着家人,过去看看父亲。

C 广东器官捐献全国第一

据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介绍,截至今年3月28日,我国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达1.65万例,捐献器官近4.65万个,累计报名登记42.2万人,年捐献和移植数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二。

而广东省的器官和遗体捐献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据广东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李劲东介绍,自2010年开展试点以来,广东省共完成器官捐献2156例,其中去年达668例,居全国第一。遗体捐献方面,从广州市的数据来看,截至2017年底,广州市全年已有285人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实现捐献129例,历年累计实现捐献668例,居全省首位。

“现在社会的接纳度已经越来越高了,并且年轻群体的接受度更高。从广东省情况来看,器官和遗体捐献的数量每年都在以30%—40%的幅度增长。”李劲东说,捐献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达86岁,最小的甚至只有几天。

不过,他也指出,虽取得显著成绩,但我国遗体捐献比例和数量,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他表示,自2013年“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推出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以来,目前已有逾40万人登记。但相比我国人口总数来说,这个数量仍非常微薄。

李劲东还透露,在捐献遗体的使用上,将探索更新的形式。“器官是有活性的,捐献后的器官取出后需尽快进行移植手术,而人体组织却能够被长期保存。今后可以回收遗体组织,如骨、皮肤、肌腱等,建立相应的组织库,提供给需要的病人。目前我国已经在探索了。”他说,未来,遗体捐献的前景将进一步拓宽。

广州四所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咨询电话:020-87330712

广州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咨询电话:020-81340182 13318813155 13318813157

暨南大学医学院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咨询电话:020-85220251 85226230

南方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咨询电话:020-61649810 18665000359

编辑:宝厷
数字报

生命的爱在传递中延续 广东器官捐献全国第一

金羊网  作者:符畅  2018-04-05

金羊网记者 符畅

“生命有限,爱无限,一个人走到生命的终点,将身体献给社会公益事业,为继续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而发出光和热,将无限的爱留在人间,这是我们的心愿。”清明节前夕,在2018年广州市志愿捐献遗体纪念活动上,年过七旬的陈意军眼含热泪,面对着刻有丈夫名字的中华永久墓园志愿捐献遗体纪念碑,说出了这样的感言。而在4月底,因意外而脑死亡的汕尾市海丰县赤石镇新里村的村民刘道欣,也将作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去往一个新的“安身之所”——位于增城区正果万安园的广东省红十字纪念园。

据悉,截至今年3月28日,我国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达1.65万例,捐献器官近4.65万个,累计报名登记42.2万人,年捐献和移植数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二。而广东省去年器官捐献668例,居全国第一。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近遗体和器官捐献者家属,倾听捐献者的生前往事。他们虽已逝去,但大爱仍流传人间。

A 七旬伉俪携手签下遗体捐献书

76岁的陈意军在谈到先生唐先桃的生前趣事时,脸上仍会不时绽出一个甜甜的笑,宛如少女。

大约在三年前,她和先生同时签署了遗体捐献申请书,而今先生离去,遗体捐献给暨南大学医学院后,需先经过防腐处理,一年后再用于教学使用。她说,“知道他躺在那里,就像他还在一样”。

他们的故事,要从1962年说起。

陈意军是广州人,父母都是老革命,她高中毕业后也被选拔进入某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女兵。就在同一年,生长在湖南怀化的唐先桃从韶关部队被调到同一部队,成为陈意军的战友。

1968年,在部队首长的“撮合”下,情投意合的两人终于结为夫妇。从此,两个人携手从部队到转业,从青葱到白头,50多年来从来没有分开过。所以去年年初,先生走后,陈意军“心都空了”,接下来的一周几乎都走不了路,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极致悲伤。

唐先桃是因为患帕金森病走的。2003年患病后,唐先桃的病情时好时坏,而陈意军始终陪伴在他身旁,并尝试各种办法,为他的恢复尽最大努力。

有彼此的陪伴,他们的每一天都是开心、满足的,而如何处理“身后事”的话题,也开始被挂上嘴边。

“我们都是军人,对生死早有心理准备。况且活到古稀之年,他也觉得‘够本’了。于是我们就商量,遗体用来植树,可以绿化环境,比一把火烧掉有意义。”陈意军说,但后来受祁锋夫妇捐献遗体的影响,他们最终决定,将遗体捐献出来,为我国医学事业作出贡献。“我们同时签署了自愿捐献申请书,因为我想让他知道,我会一直陪伴在他身边。”陈意军说。

而这一切,都是在儿女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的,直到唐先桃去世后,孩子们才知道这件事。女儿表达了强烈反对,儿子也问道,“以后我要去哪里看你们?”但陈意军态度坚定,她带着孩子们一同去了中华永久墓园志愿捐献遗体纪念碑,上面刻着广州市所有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名字,唐先桃的也在其中。

“他的生命很有价值,我们都为他骄傲。”陈意军说,“希望以后我的名字也能和他的刻在一起,孩子们拜祭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B 捐献器官,向善的信念代代传承

60岁的刘道欣走了,脑死亡。一家人都没想到,一切会发生得这么突然。

遵照他的遗愿,家人将他的全部器官捐献社会,其肝脏、双肾和双侧角膜分别捐献给了五名患者。五个人的生命从此被点亮。

回忆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刘道欣最大的儿子,今年36岁的刘佑谦说,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的手艺。

刘道欣有一双巧手,修理电器、自行车都不在话下。早些年,他靠开修理铺为生,靠着娴熟的手艺养活了一家人。而从刘道欣的父亲、刘佑谦的爷爷那一代开始,就教导后辈要有奉献精神,因此不管邻居遇到什么困难,刘道欣都会热情帮忙。“有时人家来修车,没带够钱,父亲就直接‘免单’,事后别人再来还钱,他也不收。”

而没有人能想到,平时没病没痛、身体健康的刘道欣,生命会突然定格。

时间要回到去年9月,那天,父亲来到刘佑谦开的批发铺帮忙,看到门口灯光太暗,于是爬上1米高的铝合金梯,打算装一个灯泡,结果却不小心摔了下来,后脑勺重重地跌在水泥地板上,当场就不省人事了。

父亲再也没有醒来,第二天被正式宣布脑死亡。刘佑谦主动找到医院,办理了器官捐献手续,全家人都在,没有一个人反对。

“这是爸爸的心愿。”刘佑谦说,父亲曾多次表达过类似的想法,“他说,人死后一烧,变成骨灰太浪费了,倒不如把能捐的都捐出去,为社会做最后一点贡献。除了能救活别人之外,我身体的一部分也在别人身上,就像获得重生一样。”

父亲的精神感染了全家人。刘佑谦表示,现在全家人都有捐献意愿。他表示,潮汕地区重传统,如果他们一家人能起到带头作用,带动更多人捐献,对社会也是功德无量的事。

今年4月底,广东省红十字会也将在正果万安园的广东省红十字纪念园内举办全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缅怀仪式,刘道欣的名字将被刻在纪念碑上。刘佑谦说,他会带着家人,过去看看父亲。

C 广东器官捐献全国第一

据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介绍,截至今年3月28日,我国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达1.65万例,捐献器官近4.65万个,累计报名登记42.2万人,年捐献和移植数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二。

而广东省的器官和遗体捐献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据广东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李劲东介绍,自2010年开展试点以来,广东省共完成器官捐献2156例,其中去年达668例,居全国第一。遗体捐献方面,从广州市的数据来看,截至2017年底,广州市全年已有285人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实现捐献129例,历年累计实现捐献668例,居全省首位。

“现在社会的接纳度已经越来越高了,并且年轻群体的接受度更高。从广东省情况来看,器官和遗体捐献的数量每年都在以30%—40%的幅度增长。”李劲东说,捐献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达86岁,最小的甚至只有几天。

不过,他也指出,虽取得显著成绩,但我国遗体捐献比例和数量,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他表示,自2013年“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推出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以来,目前已有逾40万人登记。但相比我国人口总数来说,这个数量仍非常微薄。

李劲东还透露,在捐献遗体的使用上,将探索更新的形式。“器官是有活性的,捐献后的器官取出后需尽快进行移植手术,而人体组织却能够被长期保存。今后可以回收遗体组织,如骨、皮肤、肌腱等,建立相应的组织库,提供给需要的病人。目前我国已经在探索了。”他说,未来,遗体捐献的前景将进一步拓宽。

广州四所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咨询电话:020-87330712

广州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咨询电话:020-81340182 13318813155 13318813157

暨南大学医学院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咨询电话:020-85220251 85226230

南方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咨询电话:020-61649810 18665000359

编辑:宝厷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