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胆囊癌占胆道系统肿瘤的2/3 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4-21 09:32

其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胆囊结石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唐启彬副主任医师

金羊网记者丰西西 通讯员 刘文琴、林伟吟

在癌症中,胆囊癌胆囊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过程隐匿,且侵袭力强,预后较差,的确是癌症患者一个不小的“麻烦”。今天(4.21)是2018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最后一天,记者找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唐启彬,为您揭秘神秘的胆囊癌。

十年前的胆囊小问题结果变成大麻烦

六十二岁的王先生,早在十年前就出现反复上腹隐痛不适,一直都当作胃病来医治,服用多少胃药都不管用。后来,在医院做肝胆超声检查才揭开反复上腹隐痛不适的“神秘面纱”——胆囊多发结石伴有慢性胆囊炎!当时,医生建议服用消炎利胆片等药物,对症下药后的王先生很快大有好转。

期间,医生曾多次建议王先生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摘除病变胆囊。但是,王先生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无关大碍的老毛病,而且手术还会“大伤元气”。于是,王先生拒绝了手术。

去年10月份,王先生的腹疼症状加重,同时出现酱油色小便,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门诊就诊。经过系统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医生发现王先生胆囊长出一个肿瘤,并侵犯相邻的肝脏和胆总管,考虑为胆囊癌肝转移并梗阻性黄疸。在医生的建议下,王先生马上办了住院手续,实施了手术,切除了病变的胆囊及相邻的右半肝。目前,手术恢复后的王先生刚刚结束了6个疗程的辅助化疗。

本来是一个小手术,最终变成了住院费用翻四倍、术后要化疗、预后不确定的大手术。王先生和家属感到非常后悔:小小胆囊结石为什么会变成胆囊癌呢?如果当初听从医生的建议切除胆囊,是不是可以避免将小问题变成大麻烦呢?

如何发现是否患有胆囊结石?

老百姓一提到“胆”,第一反应就是胆囊。其实对于人体的整个胆道系统而言,胆囊仅仅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器官。但这个小器官却有着大作用,它就像是水系中的一个水库,收集储存肝脏不间断产生的胆汁(类似“水系中的水”),并进行浓缩,待进食后通过神经反射,将胆汁排出进入肠道,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所谓胆囊结石,是胆汁内的某些成分在胆囊内沉积下来,形成泥沙或石头样的东西。其成分可分为胆固醇性结石、胆色素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囊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目前医学上有多种理论试图来解释胆囊结石的成因,但都不是十分完美。

在一部分胆囊结石的人群中,可能一直没有症状,仅仅是在体检的时候,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医学上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另有一部分人会有剧烈腹疼、发热等表现,临床上称为“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还有一部分胆囊结石可以通过胆囊管掉到胆总管中,导致胆管梗阻,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或“急性胰腺炎”;更多的胆囊结石患者只是有上腹隐痛不适等表现,这些人往往会当作胃病来治,等到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再进一步检查,发现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有症状胆囊结石与七种无症状胆囊结石均需手术治疗

不少患者对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关系不甚了解。其实,胆囊癌占胆道系统肿瘤的2/3,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胆囊结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唐启彬副主任医师指出,约85%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患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无胆囊结石人群的13.7倍。

关于胆囊结石的治疗,由于胆囊结石分为有症状胆囊结石与无症状胆囊结石,因此,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唐启彬副主任医师建议采取胆囊切除术。

(1)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不论单发结石或多发结石,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2)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建议手术切除胆囊:①单发结石,直径超过3 cm;②多发结石,具有结石脱落入胆总管下段引发胆源性胰腺炎的风险;③合并瓷化胆囊;④合并糖尿病;⑤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壁显著增厚,不排除胆囊癌变;⑥影像学检查提示合并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⑦直径小于3 cm的单发结石,虽无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无胆囊壁显著增厚,但如果伴有胆囊癌家族史、患者年龄超过50岁、合并多年糖尿病史,建议手术切除胆囊。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让治疗变得简单

唐启彬指出,除了因行胆囊切除时偶尔发现的“意外胆囊癌”患者外,胆囊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5%。据介绍,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为了胆囊切除的标准化手术。创伤小,只需要在腹壁上开3个0.5—1.0cm的小孔;恢复快,术后当天就可以进食,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出院,一个星期后可以从事非体力劳动;费用低,一般整体住院费用在1万元左右。

对于很多人担心的胆囊切除后会导致消化功能的问题,唐启彬也给予了回应:一方面,很多胆囊结石会合并慢性胆囊炎,这类的胆囊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已经基本丧失,切除胆囊后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很小;另一方面,胆囊切除后,部分患者的胆总管会出现代偿性扩张,在某种程度上会弥补胆囊的功能。实际上,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胆囊切除术后真正出现严重消化不良的病例数非常少,反而很多患者反映切除胆囊后胃口变好了。

编辑:alan
数字报

专家:胆囊癌占胆道系统肿瘤的2/3 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金羊网  作者:  2018-04-21

其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胆囊结石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唐启彬副主任医师

金羊网记者丰西西 通讯员 刘文琴、林伟吟

在癌症中,胆囊癌胆囊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过程隐匿,且侵袭力强,预后较差,的确是癌症患者一个不小的“麻烦”。今天(4.21)是2018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最后一天,记者找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唐启彬,为您揭秘神秘的胆囊癌。

十年前的胆囊小问题结果变成大麻烦

六十二岁的王先生,早在十年前就出现反复上腹隐痛不适,一直都当作胃病来医治,服用多少胃药都不管用。后来,在医院做肝胆超声检查才揭开反复上腹隐痛不适的“神秘面纱”——胆囊多发结石伴有慢性胆囊炎!当时,医生建议服用消炎利胆片等药物,对症下药后的王先生很快大有好转。

期间,医生曾多次建议王先生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摘除病变胆囊。但是,王先生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无关大碍的老毛病,而且手术还会“大伤元气”。于是,王先生拒绝了手术。

去年10月份,王先生的腹疼症状加重,同时出现酱油色小便,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门诊就诊。经过系统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医生发现王先生胆囊长出一个肿瘤,并侵犯相邻的肝脏和胆总管,考虑为胆囊癌肝转移并梗阻性黄疸。在医生的建议下,王先生马上办了住院手续,实施了手术,切除了病变的胆囊及相邻的右半肝。目前,手术恢复后的王先生刚刚结束了6个疗程的辅助化疗。

本来是一个小手术,最终变成了住院费用翻四倍、术后要化疗、预后不确定的大手术。王先生和家属感到非常后悔:小小胆囊结石为什么会变成胆囊癌呢?如果当初听从医生的建议切除胆囊,是不是可以避免将小问题变成大麻烦呢?

如何发现是否患有胆囊结石?

老百姓一提到“胆”,第一反应就是胆囊。其实对于人体的整个胆道系统而言,胆囊仅仅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器官。但这个小器官却有着大作用,它就像是水系中的一个水库,收集储存肝脏不间断产生的胆汁(类似“水系中的水”),并进行浓缩,待进食后通过神经反射,将胆汁排出进入肠道,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所谓胆囊结石,是胆汁内的某些成分在胆囊内沉积下来,形成泥沙或石头样的东西。其成分可分为胆固醇性结石、胆色素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囊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目前医学上有多种理论试图来解释胆囊结石的成因,但都不是十分完美。

在一部分胆囊结石的人群中,可能一直没有症状,仅仅是在体检的时候,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医学上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另有一部分人会有剧烈腹疼、发热等表现,临床上称为“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还有一部分胆囊结石可以通过胆囊管掉到胆总管中,导致胆管梗阻,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或“急性胰腺炎”;更多的胆囊结石患者只是有上腹隐痛不适等表现,这些人往往会当作胃病来治,等到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再进一步检查,发现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有症状胆囊结石与七种无症状胆囊结石均需手术治疗

不少患者对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关系不甚了解。其实,胆囊癌占胆道系统肿瘤的2/3,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胆囊结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唐启彬副主任医师指出,约85%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患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无胆囊结石人群的13.7倍。

关于胆囊结石的治疗,由于胆囊结石分为有症状胆囊结石与无症状胆囊结石,因此,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唐启彬副主任医师建议采取胆囊切除术。

(1)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不论单发结石或多发结石,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2)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建议手术切除胆囊:①单发结石,直径超过3 cm;②多发结石,具有结石脱落入胆总管下段引发胆源性胰腺炎的风险;③合并瓷化胆囊;④合并糖尿病;⑤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壁显著增厚,不排除胆囊癌变;⑥影像学检查提示合并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⑦直径小于3 cm的单发结石,虽无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无胆囊壁显著增厚,但如果伴有胆囊癌家族史、患者年龄超过50岁、合并多年糖尿病史,建议手术切除胆囊。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让治疗变得简单

唐启彬指出,除了因行胆囊切除时偶尔发现的“意外胆囊癌”患者外,胆囊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5%。据介绍,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为了胆囊切除的标准化手术。创伤小,只需要在腹壁上开3个0.5—1.0cm的小孔;恢复快,术后当天就可以进食,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出院,一个星期后可以从事非体力劳动;费用低,一般整体住院费用在1万元左右。

对于很多人担心的胆囊切除后会导致消化功能的问题,唐启彬也给予了回应:一方面,很多胆囊结石会合并慢性胆囊炎,这类的胆囊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已经基本丧失,切除胆囊后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很小;另一方面,胆囊切除后,部分患者的胆总管会出现代偿性扩张,在某种程度上会弥补胆囊的功能。实际上,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胆囊切除术后真正出现严重消化不良的病例数非常少,反而很多患者反映切除胆囊后胃口变好了。

编辑: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