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明
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正是荔熟蝉鸣之际,七八个十来岁的少年聚集在小区内几棵龙眼树下的沙地上,站着蹲着或坐着,商议要将宿舍后面马腰岭半山腰上的一个马蜂窝灭掉!
领头牵起的是刘贵仁,由于他的生母早逝,父亲再婚,家里兄弟姐妹多,他的父亲和后母是不太管他的。由于缺少管教,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就很差,曾留了两次级,大我们几岁还与我们同一个班读书。由于他在孩子们中年龄最大、个头也长得高大,不少孩子都听他的。
有的说用竹竿将这个马蜂窝捅下来,有的说在蜂窝的松树下面烧火用烟熏,这些意见都被否决。我的意见是用加长的竹竿,在竹竿的尽头绕上布团,淋上煤油点燃后往蜂窝上送,将整个蜂窝烧掉。
我的意见得到大家一致赞成。但由谁持竹竿火把往蜂窝送?没有一个愿意,谁也不肯去冒这个险,那个头虽然长得高大的刘贵仁,其实也是个贪生怕死之辈。
刘贵仁这时对我说了:“主意是你出的,大家都说这主意很好,你就不要推了。”其他少年个个都赞成,无奈之下,我只好咬咬牙,硬着头皮同意了。见到我答应了,同伴们高兴得不得了。
次日下午的马腰岭山脚下,少年们分别从家里拿来了雨衣、长袖衣服、帽子、防风眼镜、长雨靴,大家为我穿衣戴帽戴防风眼镜,将我全身上下包得严严实实,还将衣袖口和裤脚口也用绳子扎起来,使皮肤没有一点外露,外形有如太空人一样。当时是大热天,闷得我热汗淋漓,十分难受。
驳长的竹竿有近10米长,已经缠上破布并沾上煤油,大家雀跃欢呼,在20多名小朋友的簇拥下,我与大家一起从山脚走上山。将近到半山腰的时候,我示意大家别跟我往前走了,全部趴下在一个低洼的地方观看就行了。我由于穿得臃肿,像一个机器人似的持着长长的竹竿一步一步往挂着马蜂窝的松树走近。
挂着马蜂窝的松树有十多米高,而蜂窝就在松树约七八米高的中间挂着,不时有拇指般大、黄黑相间的马蜂出出进进。
来到挂着马蜂窝的松树下,随我一同前往长得瘦小灵敏的冯小山,用火柴点燃了我竹竿上的油布后,像猴子一样迅速逃走。我将已经点燃的竹竿一截一截往蜂窝上送,当火把一接触到蜂窝的底部时,“轰”一声,成千上万只马蜂像触电一样,瞬间铺天盖地逃离蜂窝,满天乱窜,有些还在我的身边绕来绕去,有几只甚至还爬到我身上。
由于竹竿较长,我的手也有点抖,火把下沉偏离蜂窝,我再次调整站姿,紧握竹竿,将火把重新再递到蜂窝底部,这时蜂窝也自燃冒烟了,而且烧着烧着一块块裂开往地面掉。
那时是暑天,由于我穿的衣服特别多,且又裹得严严实实,闷到全身是汗,见到有几只马蜂爬到我身上,热汗又变成冷汗,让我的神经十分紧张。但紧要关头,还得忍受着,因此握住点着火的竹竿一直没有松手,直到将那蜂窝烧得冒青烟。
烧了一会,那冒烟的蜂窝有些还挂在树枝上,我用竹竿将它全部捅落地面后,连忙走回同伴们趴着观看烧蜂窝的地方,叫同伴们用树枝将粘在我身上的那几只马蜂打死,然后为我除去身上的厚厚的雨衣。这时,我身上的头发和衣服全湿了,顿时感到凉爽极了,开心地观看那残余的马蜂像无头苍蝇在高空中乱窜乱舞。
约半个小时后,原先漫天飞舞的马蜂群才慢慢消失,少年们兴高采烈地跑到蜂窝掉下来的地方,用树枝将那还冒着青烟的蜂窝撩开。啊,里面有很多被烧得金黄的蜂蛹呢,一股香味在空气中四溢,于是少年们将烧焦的蜂窝掰开,一人分一小块蜂蛹吃。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吃烤熟的峰蛹,至今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