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常见骗术高发 碰到以下情况不要轻信

来源:金羊网 作者:王倩 发表时间:2018-06-24 14:13

金羊网记者 王倩 粤考宣

又是一年录取季,各种高考招生的谣言和骗局也进入高发季。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提醒,碰到以下情况,切记不要轻信。

1.以发助学金为名义的电信诈骗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明确,所有资助项目均不要求学生预先缴纳任何费用,不要求在ATM机或网上进行任何操作。考生一旦接到以某某机关或工作人员名义打来的承诺发放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等类似内容的电话,要及时向当地教育和公安机关反映情况。

2.含有木马程序的短信诈骗

诈骗者向考生和家长发送的查询分数、查询录取结果等信息,一般附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从而造成财产损失。

3.冒充军人谎称掌握内部指标

省考试院提醒考生,军校招生从来没有所谓的“内部招生指标”,也不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要听信缴纳费用即可办理入学的谎言。

4.伪造录取通知书实施诈骗

考生应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渠道查询录取结果,考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应与查询到的录取结果相一致。

5.有些APP“有毒”

警方提醒,不法分子会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制出假的高考查分APP、志愿填报APP等,诱惑大家点击下载。建议考生及家长谨慎安装不明来源的APP。

6.大学被冒用

日前,一所名为武汉经贸大学的网站被证实属违法网站。考试院提醒考生,遇到不明情况的大学时,可通过查询教育部网站公布的高等学校名单和新批准学校名单进行对比。

7.混淆成人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

一些招生人员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

8.“协助”查询录取信息

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

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却向考生家长“报功”: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投档或录取,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9.“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

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吹嘘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10.高额费用咨询志愿填报

一些社会咨询机构、个人冒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高校名义搞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辅导活动。仿冒官方网站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号称专家指导,包准包录,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令考生和家长遭受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还可能被误导,丧失正常录取机会。

编辑: 宝厷
数字报

高考录取常见骗术高发 碰到以下情况不要轻信

金羊网  作者:王倩  2018-06-24

金羊网记者 王倩 粤考宣

又是一年录取季,各种高考招生的谣言和骗局也进入高发季。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提醒,碰到以下情况,切记不要轻信。

1.以发助学金为名义的电信诈骗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明确,所有资助项目均不要求学生预先缴纳任何费用,不要求在ATM机或网上进行任何操作。考生一旦接到以某某机关或工作人员名义打来的承诺发放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等类似内容的电话,要及时向当地教育和公安机关反映情况。

2.含有木马程序的短信诈骗

诈骗者向考生和家长发送的查询分数、查询录取结果等信息,一般附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从而造成财产损失。

3.冒充军人谎称掌握内部指标

省考试院提醒考生,军校招生从来没有所谓的“内部招生指标”,也不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要听信缴纳费用即可办理入学的谎言。

4.伪造录取通知书实施诈骗

考生应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渠道查询录取结果,考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应与查询到的录取结果相一致。

5.有些APP“有毒”

警方提醒,不法分子会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制出假的高考查分APP、志愿填报APP等,诱惑大家点击下载。建议考生及家长谨慎安装不明来源的APP。

6.大学被冒用

日前,一所名为武汉经贸大学的网站被证实属违法网站。考试院提醒考生,遇到不明情况的大学时,可通过查询教育部网站公布的高等学校名单和新批准学校名单进行对比。

7.混淆成人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

一些招生人员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

8.“协助”查询录取信息

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

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却向考生家长“报功”: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投档或录取,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9.“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

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吹嘘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10.高额费用咨询志愿填报

一些社会咨询机构、个人冒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高校名义搞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辅导活动。仿冒官方网站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号称专家指导,包准包录,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令考生和家长遭受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还可能被误导,丧失正常录取机会。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