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也有武林大会 三大名拳掌门人亮相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6-25 07:37

开幕式现场 记者 邓勃 摄

2018广州岭南武术非遗文化周拉开战幕;“非遗进校园”活动借势大力推广

文/记者 宋昀潇 黄宙辉 实习生 陈荔雅 蔡凡

一招黐手再配上部分沉桥套路,对手的手被大师紧紧黏住不得动弹,电影《叶问》中,咏春拳宗师叶问功夫了得,但你知道吗,广州不仅有咏春拳大师,还有太虚拳、洪拳……各路门派的非遗传承人。6月22日,“2018广州岭南武术非遗文化周”开幕式在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举行,咏春拳、洪拳、太虚拳等名拳的广州非遗传承人纷纷到场助兴,赢得掌声阵阵。

太虚拳

祖师爷卖陈皮学到皇族功夫

广州目前有18大传统武术拳派,其中洪拳、蔡李佛拳、咏春拳、太虚拳、莫家拳、螳螂拳(广州)、黄啸侠拳等7家拳派被评定为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项目。这其中又以咏春拳、洪拳、太虚拳最为普罗大众熟悉。

“太虚拳”第六代传人邹智文,他在开幕式现场便展示了一段“太虚拳”中的套拳,一摆一甩,柔中带刚,刚中有柔。下了场后,邹师傅还向我们演示了极手、推手、八卦养生功、腰法、步法等招式,弓背、弯腰、晃臂、甩肩、跳脚、动作行云流水,轻柔灵巧。据邹智文介绍,太虚拳拳法灵感皆从自然而来,因此学习太虚拳也十分利于养生。

现年47岁的邹智文,是广州本地人,据他介绍太虚拳的起源颇有戏剧性。“太虚拳”的祖师爷是伍荣羽,广东新会南山乡人,咸丰年间他进京卖陈皮并治好了王爷的病,与王爷结为兄弟得以学到“太虚拳”。伍荣羽学习了“太虚拳”之后,开始广泛传授。邹智文的父亲邹强便是“太虚拳”的第五代传人。

洪拳

学习兵器种类最多的拳种

只听得“唬”“哈”几声如雷鸣,惊得四周观众纷纷屏息凝神,原来是洪拳非遗传承人冯亦慧正给大家展示武功。广东南拳里,洪拳位于“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拳之首,以刚劲有力、硬桥硬马、拳势威猛著称。

据冯亦慧介绍,“洪拳”由洪熙官祖师爷创立,起源于花都。冯亦慧所在的白云区竹料地区,素有习武防身的传统,解放前过半村民都练习洪拳。真正让竹料洪拳威名大震的还数著名的“三元里抗英”,1841年爆发的三元里抗英事件,竹料地区800多人帮助三元里人民抵抗英军,冯亦慧的太公就曾参与其中。冯亦慧告诉记者,洪拳与其他种类拳种不同,包括长棍短棍、关刀双刀单刀、朴刀、锄头、扁担、板凳、红缨枪、九节鞭等都要学习。

如果说“太虚拳”是温柔一指,那么洪拳则是铿锵一声,后者以发招刚劲、以声助威、步稳势烈、硬桥硬马著称。洪拳中最出名的是三线拳和铁线拳两个体系,其中铁线拳以练桥劲(接招)腰马、调气为主。

冯师傅现场给大家展示了一段,只见他马步稳扎,挥拳有力,声动气猛,调动真气,气聚丹田硬如铁块,记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力地连打师傅肚子几拳,肚皮已经泛红,师傅仍面不改色。

咏春拳

什么都不多说,直接开打

在活动现场还有一位穿着白色宽松唐装的师傅,胡子足有几寸长,尽显仙风道骨。原来他就是咏春拳的非遗传承人黄念怡。

黄念怡祖籍佛山三水,但从爷爷那辈便迁来广州,他的爸爸从小便跟从各路门派师父学习武功,最后一心钻研咏春拳,并将此传给黄念怡。早在黄念怡5岁的时候,他便开始学习咏春拳的一系列基本功,包括转马平衡、甩腰、子午拳、入门等。

说起咏春拳历史,黄念怡头头是道。咏春拳兴起于明末清初,在清末尤其活跃。通过传戏班传到佛山后达到巅峰,后分为佛山、广州、香港三条线。这三地拳法原则一样,却并不墨守成规,其招式大同小异,传到黄念怡这里便是广州分支。

咏春拳法主要包括小稔头、标指和沉桥3套拳,以上、中、下三搒手为基本动作。在黄念怡看来,沉桥便像太极,属水性,以柔制刚;标指,用时无法无天,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也有限,有所为有所不为,传承了老子的理念。

“咏春拳简单直接,就是打!讲求实用,能打才是硬道理。”在黄念怡看来,能否“打”是评价一种功夫是否实用的最重要标准。

武术周现场: 小豆丁成最大亮点

在“2018广州岭南武术非遗文化周”的开幕式现场,除了名拳传承人现场“吸睛”外,还有许多学武的小豆丁,一招一式分外有派头。

在本次活动6200多名参赛选手中,6岁以下的“娃娃选手”超过4000人,占了总参赛选手的三分之二。主办方介绍,这些“娃娃高手”是由1100多家幼儿园和武术馆选送,他们会在基本功与套路比赛中一决高下。

洪诗妍是尚上名筑幼儿园大班的一名小朋友,这位外表文静的女孩开心地告诉记者:“我学武术表演三年了,去年曾获得武术表演类特等奖,希望可以继续学习下去。”年仅7岁的王炎坚则是第一次参加此类比赛,但其学习武术已有4年之久,他妈妈告诉记者,学武术是孩子主动提出来的,学武术使他变得更加独立,也更愿意与人沟通。

广州市武协太虚拳会会长邹智文师傅表示:“中华武术文化底蕴深厚,广州借助‘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广武术在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传播和传承,发展的势头很好。”

据悉,此次报名参加“2018广州岭南武术非遗文化周”武术展演赛的单位近400个,运动员近6000人,广东21个地市的武术界全部参会,还有来自山东、安徽、重庆、湖北、湖南、广西等6个省份的代表参会,覆盖40多个传统武术拳派,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编辑:alan
数字报

广州也有武林大会 三大名拳掌门人亮相

金羊网  作者:  2018-06-25

开幕式现场 记者 邓勃 摄

2018广州岭南武术非遗文化周拉开战幕;“非遗进校园”活动借势大力推广

文/记者 宋昀潇 黄宙辉 实习生 陈荔雅 蔡凡

一招黐手再配上部分沉桥套路,对手的手被大师紧紧黏住不得动弹,电影《叶问》中,咏春拳宗师叶问功夫了得,但你知道吗,广州不仅有咏春拳大师,还有太虚拳、洪拳……各路门派的非遗传承人。6月22日,“2018广州岭南武术非遗文化周”开幕式在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举行,咏春拳、洪拳、太虚拳等名拳的广州非遗传承人纷纷到场助兴,赢得掌声阵阵。

太虚拳

祖师爷卖陈皮学到皇族功夫

广州目前有18大传统武术拳派,其中洪拳、蔡李佛拳、咏春拳、太虚拳、莫家拳、螳螂拳(广州)、黄啸侠拳等7家拳派被评定为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项目。这其中又以咏春拳、洪拳、太虚拳最为普罗大众熟悉。

“太虚拳”第六代传人邹智文,他在开幕式现场便展示了一段“太虚拳”中的套拳,一摆一甩,柔中带刚,刚中有柔。下了场后,邹师傅还向我们演示了极手、推手、八卦养生功、腰法、步法等招式,弓背、弯腰、晃臂、甩肩、跳脚、动作行云流水,轻柔灵巧。据邹智文介绍,太虚拳拳法灵感皆从自然而来,因此学习太虚拳也十分利于养生。

现年47岁的邹智文,是广州本地人,据他介绍太虚拳的起源颇有戏剧性。“太虚拳”的祖师爷是伍荣羽,广东新会南山乡人,咸丰年间他进京卖陈皮并治好了王爷的病,与王爷结为兄弟得以学到“太虚拳”。伍荣羽学习了“太虚拳”之后,开始广泛传授。邹智文的父亲邹强便是“太虚拳”的第五代传人。

洪拳

学习兵器种类最多的拳种

只听得“唬”“哈”几声如雷鸣,惊得四周观众纷纷屏息凝神,原来是洪拳非遗传承人冯亦慧正给大家展示武功。广东南拳里,洪拳位于“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拳之首,以刚劲有力、硬桥硬马、拳势威猛著称。

据冯亦慧介绍,“洪拳”由洪熙官祖师爷创立,起源于花都。冯亦慧所在的白云区竹料地区,素有习武防身的传统,解放前过半村民都练习洪拳。真正让竹料洪拳威名大震的还数著名的“三元里抗英”,1841年爆发的三元里抗英事件,竹料地区800多人帮助三元里人民抵抗英军,冯亦慧的太公就曾参与其中。冯亦慧告诉记者,洪拳与其他种类拳种不同,包括长棍短棍、关刀双刀单刀、朴刀、锄头、扁担、板凳、红缨枪、九节鞭等都要学习。

如果说“太虚拳”是温柔一指,那么洪拳则是铿锵一声,后者以发招刚劲、以声助威、步稳势烈、硬桥硬马著称。洪拳中最出名的是三线拳和铁线拳两个体系,其中铁线拳以练桥劲(接招)腰马、调气为主。

冯师傅现场给大家展示了一段,只见他马步稳扎,挥拳有力,声动气猛,调动真气,气聚丹田硬如铁块,记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力地连打师傅肚子几拳,肚皮已经泛红,师傅仍面不改色。

咏春拳

什么都不多说,直接开打

在活动现场还有一位穿着白色宽松唐装的师傅,胡子足有几寸长,尽显仙风道骨。原来他就是咏春拳的非遗传承人黄念怡。

黄念怡祖籍佛山三水,但从爷爷那辈便迁来广州,他的爸爸从小便跟从各路门派师父学习武功,最后一心钻研咏春拳,并将此传给黄念怡。早在黄念怡5岁的时候,他便开始学习咏春拳的一系列基本功,包括转马平衡、甩腰、子午拳、入门等。

说起咏春拳历史,黄念怡头头是道。咏春拳兴起于明末清初,在清末尤其活跃。通过传戏班传到佛山后达到巅峰,后分为佛山、广州、香港三条线。这三地拳法原则一样,却并不墨守成规,其招式大同小异,传到黄念怡这里便是广州分支。

咏春拳法主要包括小稔头、标指和沉桥3套拳,以上、中、下三搒手为基本动作。在黄念怡看来,沉桥便像太极,属水性,以柔制刚;标指,用时无法无天,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也有限,有所为有所不为,传承了老子的理念。

“咏春拳简单直接,就是打!讲求实用,能打才是硬道理。”在黄念怡看来,能否“打”是评价一种功夫是否实用的最重要标准。

武术周现场: 小豆丁成最大亮点

在“2018广州岭南武术非遗文化周”的开幕式现场,除了名拳传承人现场“吸睛”外,还有许多学武的小豆丁,一招一式分外有派头。

在本次活动6200多名参赛选手中,6岁以下的“娃娃选手”超过4000人,占了总参赛选手的三分之二。主办方介绍,这些“娃娃高手”是由1100多家幼儿园和武术馆选送,他们会在基本功与套路比赛中一决高下。

洪诗妍是尚上名筑幼儿园大班的一名小朋友,这位外表文静的女孩开心地告诉记者:“我学武术表演三年了,去年曾获得武术表演类特等奖,希望可以继续学习下去。”年仅7岁的王炎坚则是第一次参加此类比赛,但其学习武术已有4年之久,他妈妈告诉记者,学武术是孩子主动提出来的,学武术使他变得更加独立,也更愿意与人沟通。

广州市武协太虚拳会会长邹智文师傅表示:“中华武术文化底蕴深厚,广州借助‘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广武术在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传播和传承,发展的势头很好。”

据悉,此次报名参加“2018广州岭南武术非遗文化周”武术展演赛的单位近400个,运动员近6000人,广东21个地市的武术界全部参会,还有来自山东、安徽、重庆、湖北、湖南、广西等6个省份的代表参会,覆盖40多个传统武术拳派,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编辑: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