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龙门县10处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来源:惠州日报 今日惠州网 作者:吴彤 发表时间:2018-07-13 18:06

白沙河水库。 本报记者汤渝杭 摄

白沙河水库

沿着蜿蜒山路走向水库,道路两旁干净整洁,水库深处静谧怡人,波光粼粼。水库周边的山上绿意葱葱,山路上不时可见“封山护林”“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等标语。这是记者昨日在龙门县白沙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以下简称“白沙河水库”)看到的情景。“以前,有个别村民在水库周边种植果树,不仅容易导致水土流失,而且农药、肥料也会对水质造成污染。现在当地村民的保护意识增强了,看到有人私种果树都会主动制止。”龙门县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2016年11月,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广东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后反馈了督察意见,要求各地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快清理违法违规项目。龙门县委县政府围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意见,严格执行清理整治标准,全县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
多措并举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成效显著

沿着白沙河水库,记者一行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看到水库旁设立了很多告示牌,提醒过往人员、车辆保护水质安全。龙门县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龙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近两年专门划拨近300万元用于树立完善水源保护标识牌,并先后出台一系列水质监测预案以及相关保护管理规定,切实有效地推进水源保护。

为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爱护水资源意识,白沙河水库管理处特地向库区周边的学校或村民发出严禁到白沙河水库游泳、嬉戏的通知,并利用各种宣传标语、固定宣传牌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水法,做珍惜水资源的表率,提高群众水生态环保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

“目前水库周边所有跟水源保护相悖的种养、居住等行为都禁止了,为白沙河水库饮用水源提供全方位的保护。”该负责人介绍,近期还将对水源地主坝临近村庄一侧长度为650米的水库核心保护区进行框架围网围蔽,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饮用水源保护关系到社会稳定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惠州市中央环保督察 “回头看”工作协调联络组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管理的通知》要求,龙门县有关部门正不断加强一级水源保护区设置隔离防护设施建设,白沙河水库作为龙门县城及其下游地区近10万人口唯一的饮用水源水库,要避免饮用水水源遭到人为破坏,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0处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据介绍,根据省政府2014年9月3日印发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惠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批复》,龙门县有10处水源地划入保护区进行保护,其中河流型4处、湖库型5处、地下水型1处。4处河流型水源地分别为地派镇合子河、蓝田瑶族乡小洞河、龙华镇阴坑河、麻榨镇鳌溪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5处湖库型水源地分别为白沙河水库、梅州水库、翁坑水库、牛蕴肚水库、天堂山水库(备用)饮用水源保护。1处地下水型水源地为龙潭镇左潭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为保护好10处饮用水源水质,龙门县环保部门不断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日常监测,县环境监测站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该县10处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良好,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监测指标一直无超标现象。

为有效抓好白沙河水库水源水质保护工作,2008年龙门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把白沙河水库水源水质保护列入县人大议案以来,该县逐步将白沙河水库集雨面积42.3平方公里(6.5万亩)全部纳入生态林,从源头上保护水源水质安全,并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开展各项保护工作,使白沙河水库水源水质达到并保持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核心区水质保持在Ⅰ类水质标准,让群众饮上放心水、安全水。

立行立改落实交办案件总办结率100%

在龙门县另一座兼顾灌溉、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 天堂山水库库区内,对饮用水源(各用)保护区的整治工作也在有条不紊进行。

近期,该县开展联合行动在天堂山水库拆除总面积1923平方米违法建设项目,并对水库内养殖及畜禽养殖进行了有效遏制和清理。

龙门县有关负责人说,龙门县委县政府把中央环境保护督察 “回头看”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过程中,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组织调处,按要求落实交办案件办理工作,目前交办案件已经全部按时办结,总办结率100%。

为了保护和改善全县生态环境,龙门县结合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全面打击畜禽养殖场无序养殖、非法养殖,对纳入今年清拆名单的379户生猪养殖户全部提前至6月底完成清拆。完成清拆后,该县7月份的增江河九龙潭国考断面水质实现总磷、氨氮等24项指标大大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公庄河尖石角省考断面实现总磷、氨氮等12项指标大大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告别了过去“踩线”达标的临界状态。



编辑:吴彤
数字报

惠州龙门县10处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惠州日报 今日惠州网  作者:吴彤  2018-07-13

白沙河水库。 本报记者汤渝杭 摄

白沙河水库

沿着蜿蜒山路走向水库,道路两旁干净整洁,水库深处静谧怡人,波光粼粼。水库周边的山上绿意葱葱,山路上不时可见“封山护林”“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等标语。这是记者昨日在龙门县白沙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以下简称“白沙河水库”)看到的情景。“以前,有个别村民在水库周边种植果树,不仅容易导致水土流失,而且农药、肥料也会对水质造成污染。现在当地村民的保护意识增强了,看到有人私种果树都会主动制止。”龙门县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2016年11月,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广东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后反馈了督察意见,要求各地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快清理违法违规项目。龙门县委县政府围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意见,严格执行清理整治标准,全县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
多措并举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成效显著

沿着白沙河水库,记者一行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看到水库旁设立了很多告示牌,提醒过往人员、车辆保护水质安全。龙门县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龙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近两年专门划拨近300万元用于树立完善水源保护标识牌,并先后出台一系列水质监测预案以及相关保护管理规定,切实有效地推进水源保护。

为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爱护水资源意识,白沙河水库管理处特地向库区周边的学校或村民发出严禁到白沙河水库游泳、嬉戏的通知,并利用各种宣传标语、固定宣传牌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水法,做珍惜水资源的表率,提高群众水生态环保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

“目前水库周边所有跟水源保护相悖的种养、居住等行为都禁止了,为白沙河水库饮用水源提供全方位的保护。”该负责人介绍,近期还将对水源地主坝临近村庄一侧长度为650米的水库核心保护区进行框架围网围蔽,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饮用水源保护关系到社会稳定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惠州市中央环保督察 “回头看”工作协调联络组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管理的通知》要求,龙门县有关部门正不断加强一级水源保护区设置隔离防护设施建设,白沙河水库作为龙门县城及其下游地区近10万人口唯一的饮用水源水库,要避免饮用水水源遭到人为破坏,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0处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据介绍,根据省政府2014年9月3日印发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惠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批复》,龙门县有10处水源地划入保护区进行保护,其中河流型4处、湖库型5处、地下水型1处。4处河流型水源地分别为地派镇合子河、蓝田瑶族乡小洞河、龙华镇阴坑河、麻榨镇鳌溪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5处湖库型水源地分别为白沙河水库、梅州水库、翁坑水库、牛蕴肚水库、天堂山水库(备用)饮用水源保护。1处地下水型水源地为龙潭镇左潭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为保护好10处饮用水源水质,龙门县环保部门不断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日常监测,县环境监测站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该县10处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良好,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监测指标一直无超标现象。

为有效抓好白沙河水库水源水质保护工作,2008年龙门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把白沙河水库水源水质保护列入县人大议案以来,该县逐步将白沙河水库集雨面积42.3平方公里(6.5万亩)全部纳入生态林,从源头上保护水源水质安全,并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开展各项保护工作,使白沙河水库水源水质达到并保持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核心区水质保持在Ⅰ类水质标准,让群众饮上放心水、安全水。

立行立改落实交办案件总办结率100%

在龙门县另一座兼顾灌溉、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 天堂山水库库区内,对饮用水源(各用)保护区的整治工作也在有条不紊进行。

近期,该县开展联合行动在天堂山水库拆除总面积1923平方米违法建设项目,并对水库内养殖及畜禽养殖进行了有效遏制和清理。

龙门县有关负责人说,龙门县委县政府把中央环境保护督察 “回头看”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过程中,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组织调处,按要求落实交办案件办理工作,目前交办案件已经全部按时办结,总办结率100%。

为了保护和改善全县生态环境,龙门县结合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全面打击畜禽养殖场无序养殖、非法养殖,对纳入今年清拆名单的379户生猪养殖户全部提前至6月底完成清拆。完成清拆后,该县7月份的增江河九龙潭国考断面水质实现总磷、氨氮等24项指标大大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公庄河尖石角省考断面实现总磷、氨氮等12项指标大大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告别了过去“踩线”达标的临界状态。



编辑:吴彤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