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放大招 未来农产品可掌上溯源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沈逸云 发表时间:2018-08-10 09:22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商户向市人大代表展示如何用食用农产品溯源云平台开具购货凭证。

  ■凭购货凭证小票可到市场溯源系统自助终端机扫描获悉档口情况与农产品产地规格。

  ■食药监部门的检测车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食品检测服务。

  广州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9%,上半年销毁不合格品约1万公斤

  “菜篮子”安全质量不仅关乎市民身体健康,更与幸福感和获得感息息相关。8月9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全市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政府汇报。

  据透露,自2017年以来,广州农产品检测合格率总体达99.9%,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高于国家考核标准。为进一步确保老广“舌尖上的安全”,广州逐步实现农产品溯源与监管“+互联网”。其中已经开通了食用农产品溯源云平台,消费者“扫一扫”即可对农产品进行溯源。目前该平台在部分农贸市场试点,之后会在全市推广,同时从水产品逐步推广到其他农产品。

  ■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走访 无土栽培蔬菜扫码即可知“前世今生”

  昨日上午,执法检查组来到广州番禺区一个“蔬菜工厂”,绿油油的“上海青”长在PVC水管上,看不见一捧黄土。据广州稼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程素欣介绍,传统蔬菜一年收5至6茬,每亩约4000斤-5000斤;“蔬菜工厂”不受外界气候影响,一年能收13茬,每亩起码有6000斤产量。一年蔬菜产量就达到了8.2万吨,约70%销往广州市内。

  程素欣表示,无土蔬菜隔绝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栽培技术上安全系数较高。企业已纳入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每包蔬菜都要贴二维码“身份证”,“扫一扫”可知“前生今世”。番禺区农产品质量监测所透露,会定期对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抽检,检测农残、重金属、水产品药残等。

  检测室覆盖全市 每区配一台流动检测车

  当天,执法检查组还对体育东市场、东川新街市、黄沙水产交易市场进行实地检查,3个市场现场均配有一间检测机构室,进行农副产品检测。广州市食药监局食品市场处副处长王中立介绍,目前检测室已覆盖全市,采取“财政支持、技术指导、行政监督”模式:农贸市场落实主体责任,承担检测义务;广州这两年通过政府购买专业技术检测机构的服务,采取“一对三”方式,即一个技术人员对口三个市场,监督指导其快检;行政主管部门抽检全覆盖,同时每月对各品种进行对比性检测。

  按相关规定,一旦发现农副产品质量不合格,将就地下架并销毁。王中立透露,上半年全市共销毁农副产品约1万公斤,“每一笔销毁都会记录在案。”

  同时,食药监部门还开通了检测车,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免费检测服务,检测项目包括蔬果的农药残留、肉类的瘦肉精与水分含量、熟食烧腊等的亚硝酸盐、水产品的氯霉素、淡水鱼虾的孔雀石绿、海产品的甲醛、乳制品的三聚氰胺、干货果脯的二氧化硫等。据悉,目前检测车每区一台,在各农贸市场流动摆摊。

  购买水产品可扫二维码溯源

  记者在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看到,每个档口都贴有二维码;在购买水产品后,商家开具的购货凭证小票上除了销售方、联系电话、商品名称、产地等信息外,也有二维码。据介绍,只要扫一扫二维码,消费者即可获悉该档口的营业执照、各类产品的快检信息、监管记录(即监管部门对档口的检查情况),也可看到农产品的规格、产地等信息。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消费人群,也可凭单据到市场的溯源系统自助终端机扫描获悉这些情况。

  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食用农产品溯源云平台去年7月投入使用,目前仅针对水产品试点使用,纳入追溯水产品达200余种。截至今年8月,该平台已投入270万元,在广州白云、天河、越秀、荔湾、海珠、番禺、南沙7个区的16个农贸批发市场展开试点,已有1000个以上的商户(档口)使用该系统上报溯源数据。

  据透露,由于相较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户的产品种类与销售模式更为复杂,目前该平台在部分农贸市场进行试点,之后会在全市推广,同时逐步推广到其他农产品。

  困难 对“小而散”菜农经营难监管

  广州“菜篮子”的安全系数虽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定隐患。马曙坦言,目前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如全市常年蔬莱面积保持约52万亩,其中超40万亩由每户1.5亩左右、规模“小而散”的菜农经营,这些菜农约29万户,占蔬菜生产主体的97%。

  马曙称,这些农业从业者文化水平不高、安全责任意识薄弱,在生产过程中随意改动用药范围,超剂量施药、在禁药期采收出栏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仍有存在。

  对此,未来将发展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如何规模生产经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村农业工委主任郑汉林建议,面对增城、花都、从化等适宜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区域,可在这些区域划定一定的范围,通过政策倾斜、鼓励扶持等,让企业到此进行高规模生产经营,“不要让身边的好地方因规模小而被荒废,让企业‘舍近取远’。”

  数据 去年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罚款584万元

  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曙介绍,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平稳可控、持续向好的态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高于国家考核标准。

  马曙透露,全市累计制定广州农业地方标准173项,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累计达92个,其中国家级15个;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61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05个、绿色食品58个、有机农产品10个,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培育省级名牌产品(农业类)142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在溯源管理上,广州分别建设了蔬菜质量安全溯源体系、肉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及水产品信息化溯源管理系统。蔬菜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共包括63个蔬菜基地、专业合作社等标识应用示范点,已有2500万份粘贴有农产品标识的产品销往广州各大流通市场。

  据透露,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开展农产品检测236.1万份,总体合格率99.9%,农业部及省对广州市抽查产地农产品合格率均达到100%。

  同时,广州全面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贝壳类、鱼类、畜禽类等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2017年以来,仅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立案查处案件908宗,罚没金额583.7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5宗。

编辑:Qiudong
数字报

广东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放大招 未来农产品可掌上溯源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沈逸云  2018-08-10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商户向市人大代表展示如何用食用农产品溯源云平台开具购货凭证。

  ■凭购货凭证小票可到市场溯源系统自助终端机扫描获悉档口情况与农产品产地规格。

  ■食药监部门的检测车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食品检测服务。

  广州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9%,上半年销毁不合格品约1万公斤

  “菜篮子”安全质量不仅关乎市民身体健康,更与幸福感和获得感息息相关。8月9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全市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政府汇报。

  据透露,自2017年以来,广州农产品检测合格率总体达99.9%,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高于国家考核标准。为进一步确保老广“舌尖上的安全”,广州逐步实现农产品溯源与监管“+互联网”。其中已经开通了食用农产品溯源云平台,消费者“扫一扫”即可对农产品进行溯源。目前该平台在部分农贸市场试点,之后会在全市推广,同时从水产品逐步推广到其他农产品。

  ■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走访 无土栽培蔬菜扫码即可知“前世今生”

  昨日上午,执法检查组来到广州番禺区一个“蔬菜工厂”,绿油油的“上海青”长在PVC水管上,看不见一捧黄土。据广州稼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程素欣介绍,传统蔬菜一年收5至6茬,每亩约4000斤-5000斤;“蔬菜工厂”不受外界气候影响,一年能收13茬,每亩起码有6000斤产量。一年蔬菜产量就达到了8.2万吨,约70%销往广州市内。

  程素欣表示,无土蔬菜隔绝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栽培技术上安全系数较高。企业已纳入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每包蔬菜都要贴二维码“身份证”,“扫一扫”可知“前生今世”。番禺区农产品质量监测所透露,会定期对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抽检,检测农残、重金属、水产品药残等。

  检测室覆盖全市 每区配一台流动检测车

  当天,执法检查组还对体育东市场、东川新街市、黄沙水产交易市场进行实地检查,3个市场现场均配有一间检测机构室,进行农副产品检测。广州市食药监局食品市场处副处长王中立介绍,目前检测室已覆盖全市,采取“财政支持、技术指导、行政监督”模式:农贸市场落实主体责任,承担检测义务;广州这两年通过政府购买专业技术检测机构的服务,采取“一对三”方式,即一个技术人员对口三个市场,监督指导其快检;行政主管部门抽检全覆盖,同时每月对各品种进行对比性检测。

  按相关规定,一旦发现农副产品质量不合格,将就地下架并销毁。王中立透露,上半年全市共销毁农副产品约1万公斤,“每一笔销毁都会记录在案。”

  同时,食药监部门还开通了检测车,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免费检测服务,检测项目包括蔬果的农药残留、肉类的瘦肉精与水分含量、熟食烧腊等的亚硝酸盐、水产品的氯霉素、淡水鱼虾的孔雀石绿、海产品的甲醛、乳制品的三聚氰胺、干货果脯的二氧化硫等。据悉,目前检测车每区一台,在各农贸市场流动摆摊。

  购买水产品可扫二维码溯源

  记者在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看到,每个档口都贴有二维码;在购买水产品后,商家开具的购货凭证小票上除了销售方、联系电话、商品名称、产地等信息外,也有二维码。据介绍,只要扫一扫二维码,消费者即可获悉该档口的营业执照、各类产品的快检信息、监管记录(即监管部门对档口的检查情况),也可看到农产品的规格、产地等信息。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消费人群,也可凭单据到市场的溯源系统自助终端机扫描获悉这些情况。

  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食用农产品溯源云平台去年7月投入使用,目前仅针对水产品试点使用,纳入追溯水产品达200余种。截至今年8月,该平台已投入270万元,在广州白云、天河、越秀、荔湾、海珠、番禺、南沙7个区的16个农贸批发市场展开试点,已有1000个以上的商户(档口)使用该系统上报溯源数据。

  据透露,由于相较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户的产品种类与销售模式更为复杂,目前该平台在部分农贸市场进行试点,之后会在全市推广,同时逐步推广到其他农产品。

  困难 对“小而散”菜农经营难监管

  广州“菜篮子”的安全系数虽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定隐患。马曙坦言,目前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如全市常年蔬莱面积保持约52万亩,其中超40万亩由每户1.5亩左右、规模“小而散”的菜农经营,这些菜农约29万户,占蔬菜生产主体的97%。

  马曙称,这些农业从业者文化水平不高、安全责任意识薄弱,在生产过程中随意改动用药范围,超剂量施药、在禁药期采收出栏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仍有存在。

  对此,未来将发展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如何规模生产经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村农业工委主任郑汉林建议,面对增城、花都、从化等适宜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区域,可在这些区域划定一定的范围,通过政策倾斜、鼓励扶持等,让企业到此进行高规模生产经营,“不要让身边的好地方因规模小而被荒废,让企业‘舍近取远’。”

  数据 去年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罚款584万元

  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曙介绍,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平稳可控、持续向好的态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高于国家考核标准。

  马曙透露,全市累计制定广州农业地方标准173项,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累计达92个,其中国家级15个;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61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05个、绿色食品58个、有机农产品10个,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培育省级名牌产品(农业类)142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在溯源管理上,广州分别建设了蔬菜质量安全溯源体系、肉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及水产品信息化溯源管理系统。蔬菜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共包括63个蔬菜基地、专业合作社等标识应用示范点,已有2500万份粘贴有农产品标识的产品销往广州各大流通市场。

  据透露,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开展农产品检测236.1万份,总体合格率99.9%,农业部及省对广州市抽查产地农产品合格率均达到100%。

  同时,广州全面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贝壳类、鱼类、畜禽类等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2017年以来,仅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立案查处案件908宗,罚没金额583.7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5宗。

编辑:Qiudong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