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援藏医生为高原"造血",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来源:羊城派 作者:彭福祥 发表时间:2018-09-06 13:35

  有援藏医生如是说道:“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来,哪怕前方困难重重,我亦要攀过。”

  文/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彭福祥

  8月31日,林芝市人民医院,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援藏专家刘庆华等专家即将结束为期一年多的援藏工作,踏上归程;与此同时,在2000多公里外的广州,另一批援藏专家已踏上“征程”。

  就在刘庆华结束援藏工作的数天前,由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等带领20多名专家组成的高规格援藏医疗队赶赴林芝市人民医院,以义诊、授课交流、手术示教等方式开展帮扶,以这种形式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

  这些年来,医院通过国家医疗队、对口帮扶,“组团式”与“柔性”援藏相结合,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西藏林芝、边坝、那曲、山南等多个地区,尤其是以“院包科”承担了等多个专科的学科建设及培养,成功帮助林芝市人民医院创三级甲等医院,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他多次援藏,将先进技术带到藏区

  8月31日,中山一院援藏专家、肾内科刘庆华主任医师正收拾行装,准备返穗。他2017年5月赴藏,一年多里,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刘庆华的带领下,林芝市人民医院扩大了血透中心规模,成立了西藏自治区首个中国肾脏病防治联盟腹膜透析示范中心,同时还在当地开展了腹膜透析置管术、腹膜透析治疗等新技术、新疗法,显著提升了当地医疗技术能力。

  记者了解到,这已不是刘庆华第一次参与援藏医疗工作了。2005年,他曾在林芝义诊两周,2007年,他再次入藏,深入牧区为藏民体检、送医送药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017年5月,他再度踏上援藏征程。

刘庆华医生为藏族同胞看诊

  “再次进藏就像再次见到了一位熟悉的朋友,援藏不仅是工作,也因为我的西藏情结。”刘庆华说,当看到朴实的藏民们面对着落后的医疗条件时,作为一名医生,他深感责任重大。

  然而,一开始,恶劣的自然条件、持续不断的高原反应、干燥的气候等,让他们胸闷、气促、失眠、鼻腔出血等,工作和生活都遭遇了极大的挑战。

  除了艰苦的外部条件,工作压力也较大。刘庆华说,尽管每天面对的患者不如在广州时多,但由于当地人才匮乏,技术相对落后,每一位援藏医生除了专科工作外,他们更多需要承担全科医生的职责,“我就收治了好几个专科的患者,比如肾脏病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呼吸道疾病患者等。”

刘庆华医生为藏族同胞看诊

  许多危重疾病,生死就在一瞬间。这一年多里,有数不清的瞬间让刘庆华难以忘怀。曾经有一名患者因胸痛、腹痛入院,当地医生按心脏病处理,却并没有好转。

  刘庆华检查发现,患者左腹压痛明显,他立即为其安排CT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包膜下巨大血肿;而且伴有高钾血症、急性肾衰;情况非常危急,严重高钾会导致随时死亡。

  刘庆华立即和当地医生为患者开展透析,病情稍稳定时,家属却提出要求立即转往成都,并已经买好机票准备出院,可刘庆华清楚地知道,此时病人身上的血肿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他根本上不了飞机。

  时间就是生命,他立即向家属说明情况,并成功说服家属同意让病人留下来治疗。结局是完美的,患者及时手术,成功脱险。

  为了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刘庆华也积极将新的治疗办法和新技术带到藏区。西藏地级市医院首例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就在林芝市人民医院,由刘庆华完成。

  那是一名来自墨脱县的患者,身患尿毒症,转诊过来时已经神志不清,经过紧急血透,患者病情稍稍稳定。不过,因为墨脱海拔比林芝低,患者无法适应林芝的高原环境,坚持要求回墨脱治疗,但墨脱根本不具备血透的能力,回去就等于是放弃治疗。

  刘庆华和家属反复沟通后,为患者开展了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并手把手教会家属在家里为患者做腹膜透析。如今,这名患者坚持腹膜透析,病情稳定。

  新治疗办法和新技术的逐渐开展,大大提升了整个林芝地区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也挽救了更多的尿毒症患者,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刘庆华也被西藏自治区政府评为了“援藏首席专家”。

  首个医师节,“高规格”医疗队进藏义诊

  刘庆华是中山一院援藏医疗队中的一员,这支队伍如今已越来越强大,规格也越来越高。

  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一支由20多名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医疗骨干组成的高规格援藏医疗队赶赴林芝市人民医院送医送药,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20日下午3时30分许,林芝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里挤满了从周边各地赶过来的藏区百姓,有的甚至全家老小都来了。

  “听说这里有广州专家来义诊,我们早上六点就从家里出来了。”年轻父亲索朗带着5岁的女儿卓玛和60多岁的母亲来看病,小卓玛经常走路喘气,而母亲则有腹痛腹泻症状。

  消化道疾病、肝包虫病、妇科病、肾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是西藏地区的常见病、高发病,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患有疾病,直到出现了严重症状才来看医生。

  专家们来不及休整旅途和高原反应带来的疲惫,迅速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细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耐心为他们解释病因和治疗方法。在超声诊室,检查单排满了整个桌子,超声科主任谢晓燕教授顶着严重的高原反应开展超声检查。

  有的藏族同胞听不懂汉语,专家们就找来当地医生一句一句翻译,一遍又一遍嘱咐他们如何治疗,还将用药和治疗方法写下来交给他们,直到他们点头听懂为止。

  由于不断有病人陆续赶来,义诊结束的时间一延再延,这个下午,专家们接诊患者300多人次,连喝水、上厕所都完全顾不上。这样的真诚也让藏族同胞们深受感动,许多人在离开时纷纷双手合十、鞠躬致谢。

  中山一院妇科姚书忠教授十几年前曾以广东省援藏干部的身份援藏一年多。时隔多年再次入藏,他感慨万分:“现在的医疗水平和当年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有机会,我还愿意去援藏支医。”

  记者采访中,所有的援藏医生都表示,尽管工作艰苦却意义重大。一名医生这样说:“西藏行医的日子,将记忆一辈子。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来,哪怕前方困难重重,我亦要攀过。”(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图片|通讯员供图

  责编|崔文灿

编辑:
数字报

广东援藏医生为高原"造血",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羊城派  作者:彭福祥  2018-09-06

  有援藏医生如是说道:“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来,哪怕前方困难重重,我亦要攀过。”

  文/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彭福祥

  8月31日,林芝市人民医院,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援藏专家刘庆华等专家即将结束为期一年多的援藏工作,踏上归程;与此同时,在2000多公里外的广州,另一批援藏专家已踏上“征程”。

  就在刘庆华结束援藏工作的数天前,由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等带领20多名专家组成的高规格援藏医疗队赶赴林芝市人民医院,以义诊、授课交流、手术示教等方式开展帮扶,以这种形式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

  这些年来,医院通过国家医疗队、对口帮扶,“组团式”与“柔性”援藏相结合,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西藏林芝、边坝、那曲、山南等多个地区,尤其是以“院包科”承担了等多个专科的学科建设及培养,成功帮助林芝市人民医院创三级甲等医院,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他多次援藏,将先进技术带到藏区

  8月31日,中山一院援藏专家、肾内科刘庆华主任医师正收拾行装,准备返穗。他2017年5月赴藏,一年多里,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刘庆华的带领下,林芝市人民医院扩大了血透中心规模,成立了西藏自治区首个中国肾脏病防治联盟腹膜透析示范中心,同时还在当地开展了腹膜透析置管术、腹膜透析治疗等新技术、新疗法,显著提升了当地医疗技术能力。

  记者了解到,这已不是刘庆华第一次参与援藏医疗工作了。2005年,他曾在林芝义诊两周,2007年,他再次入藏,深入牧区为藏民体检、送医送药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017年5月,他再度踏上援藏征程。

刘庆华医生为藏族同胞看诊

  “再次进藏就像再次见到了一位熟悉的朋友,援藏不仅是工作,也因为我的西藏情结。”刘庆华说,当看到朴实的藏民们面对着落后的医疗条件时,作为一名医生,他深感责任重大。

  然而,一开始,恶劣的自然条件、持续不断的高原反应、干燥的气候等,让他们胸闷、气促、失眠、鼻腔出血等,工作和生活都遭遇了极大的挑战。

  除了艰苦的外部条件,工作压力也较大。刘庆华说,尽管每天面对的患者不如在广州时多,但由于当地人才匮乏,技术相对落后,每一位援藏医生除了专科工作外,他们更多需要承担全科医生的职责,“我就收治了好几个专科的患者,比如肾脏病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呼吸道疾病患者等。”

刘庆华医生为藏族同胞看诊

  许多危重疾病,生死就在一瞬间。这一年多里,有数不清的瞬间让刘庆华难以忘怀。曾经有一名患者因胸痛、腹痛入院,当地医生按心脏病处理,却并没有好转。

  刘庆华检查发现,患者左腹压痛明显,他立即为其安排CT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包膜下巨大血肿;而且伴有高钾血症、急性肾衰;情况非常危急,严重高钾会导致随时死亡。

  刘庆华立即和当地医生为患者开展透析,病情稍稳定时,家属却提出要求立即转往成都,并已经买好机票准备出院,可刘庆华清楚地知道,此时病人身上的血肿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他根本上不了飞机。

  时间就是生命,他立即向家属说明情况,并成功说服家属同意让病人留下来治疗。结局是完美的,患者及时手术,成功脱险。

  为了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刘庆华也积极将新的治疗办法和新技术带到藏区。西藏地级市医院首例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就在林芝市人民医院,由刘庆华完成。

  那是一名来自墨脱县的患者,身患尿毒症,转诊过来时已经神志不清,经过紧急血透,患者病情稍稍稳定。不过,因为墨脱海拔比林芝低,患者无法适应林芝的高原环境,坚持要求回墨脱治疗,但墨脱根本不具备血透的能力,回去就等于是放弃治疗。

  刘庆华和家属反复沟通后,为患者开展了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并手把手教会家属在家里为患者做腹膜透析。如今,这名患者坚持腹膜透析,病情稳定。

  新治疗办法和新技术的逐渐开展,大大提升了整个林芝地区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也挽救了更多的尿毒症患者,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刘庆华也被西藏自治区政府评为了“援藏首席专家”。

  首个医师节,“高规格”医疗队进藏义诊

  刘庆华是中山一院援藏医疗队中的一员,这支队伍如今已越来越强大,规格也越来越高。

  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一支由20多名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医疗骨干组成的高规格援藏医疗队赶赴林芝市人民医院送医送药,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20日下午3时30分许,林芝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里挤满了从周边各地赶过来的藏区百姓,有的甚至全家老小都来了。

  “听说这里有广州专家来义诊,我们早上六点就从家里出来了。”年轻父亲索朗带着5岁的女儿卓玛和60多岁的母亲来看病,小卓玛经常走路喘气,而母亲则有腹痛腹泻症状。

  消化道疾病、肝包虫病、妇科病、肾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是西藏地区的常见病、高发病,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患有疾病,直到出现了严重症状才来看医生。

  专家们来不及休整旅途和高原反应带来的疲惫,迅速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细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耐心为他们解释病因和治疗方法。在超声诊室,检查单排满了整个桌子,超声科主任谢晓燕教授顶着严重的高原反应开展超声检查。

  有的藏族同胞听不懂汉语,专家们就找来当地医生一句一句翻译,一遍又一遍嘱咐他们如何治疗,还将用药和治疗方法写下来交给他们,直到他们点头听懂为止。

  由于不断有病人陆续赶来,义诊结束的时间一延再延,这个下午,专家们接诊患者300多人次,连喝水、上厕所都完全顾不上。这样的真诚也让藏族同胞们深受感动,许多人在离开时纷纷双手合十、鞠躬致谢。

  中山一院妇科姚书忠教授十几年前曾以广东省援藏干部的身份援藏一年多。时隔多年再次入藏,他感慨万分:“现在的医疗水平和当年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有机会,我还愿意去援藏支医。”

  记者采访中,所有的援藏医生都表示,尽管工作艰苦却意义重大。一名医生这样说:“西藏行医的日子,将记忆一辈子。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来,哪怕前方困难重重,我亦要攀过。”(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图片|通讯员供图

  责编|崔文灿

编辑: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