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叹茶之变:一盅两件花样翻新品味岁月静好

消费之变:花钱理念日新月异尤重精神满足

来源:金羊网 作者:甘韵仪、胡晓倩 发表时间:2018-11-07 07:20


40载春去秋来,中国永远“在这儿”,老广们念兹在兹的“一盅两件”也依然近在眉睫,只是不再固守老城区,不仅广府人,更不限饮早茶;

40年天翻地覆,广州人对于消费更加理性与自信,更钟情于文化消费……在生活领域,于坚守中前行,改进该坚持的,纠正不理性的。

回头看,始终欣欣向荣的茶市、淡淡定定的心境以及日新月异的消费理念,正好氤氲出新老广州人的典型生活面貌。在这个奋进的时代里,每一个普通人都在努力演绎属于自己的“春天的故事”。

【叹茶之变】

一盅两件花样翻新品味岁月静好

上世纪广州茶楼 叶健强 摄


春江水暖谁先知?身处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普通人,最先在衣食住行的变化中,感知与适应时代之变。广式早茶文化的变迁,也凸显了广府人家生活质量的攀升。

广州人饮早茶,讲究的是一个“叹”字,叹的是一种味道,不仅茶味、点心味,还有生活的味道。家长里短、天下大事都在茶楼里交织。40年间,“叹早茶”的生活方式变化中有传承,广州人的生活本色便糅合在这“一盅两件”中。

时间之变

无需早起等茶楼开门

想起三四十年前广州人的生活,刚过完80岁生日的刘瑞贞最记得一家人去惠如楼饮早茶的场景。“原装正版”的满洲窗、嵌着石面的酸枝台,“茶靓水滚、点心精美”的美誉,甚至服务员“开来,拿住”的埋单“暗号”,都让这一段记忆变得古色古香、有滋有味。

广式早茶从清朝咸丰年间开始流行,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当时,“一口通商”政策下,茶叶、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运到广州外销,经济繁荣,物质丰富,早茶渐兴。从街边的简易茶档“二厘馆”,到茶居,到诞生在十三行的广州第一间现代化茶楼——三元楼,这条轨迹形成了广州早茶文化早期发展的三部曲。

改革开放之初,广式早茶已延伸出早午茶、下午茶、夜茶,茶楼与酒楼、酒家的形态也不断融合,早茶“变奏曲”时代,也开启了。

彼时,在老城区里,住宅的附近,总有茶楼或酒楼相伴。“饮早茶随处可去,当年,住长堤的人喜欢去‘大三元’、‘大同’,住北京南的喜欢去‘太昌’,喜欢实惠的,还可以去西华路。我们住昌兴街,就喜欢去中山五路的惠如楼。”刘瑞贞说,以前“一盅两件”,是极大享受。

随着夜生活的不断丰富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早睡早起饮早茶”的生活方式对部分人来说变得不合时宜。对老一辈人而言,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不用早上5时多到茶楼等开门,“广州早茶逐渐香港化,我们更喜欢上午10时半到11时去茶楼,早茶午饭直落。”

近几年来,刘瑞贞喜欢到广州大厦三楼的龙威殿中餐厅饮早茶。约上朋友时,蛋挞、叉烧酥、虾饺、烧卖是必点的;自己一个人时,她最喜欢点一碗白粥、一个蛋挞,开一壶茶,连上餐厅的wifi,一边叹茶叹点心,一边通过手机看小说,可径直坐到中午。

地点之变

茶楼到新城区开疆拓土

广州有哪些特色老茶楼?“70后”何永光说,广州酒家最有老广州的童年记忆;陶陶居的岭南建筑独具一格;北园和南园酒家是旧时文人墨客最喜去的;莲香楼有“莲蓉第一家”之称;大同酒家是上世纪90年代装修风格的代表;畔溪酒家有景观出众的园林……大多分布在老城区。

近十多年间,随着珠江新城的崛起,广州茶楼不再只坚守老城区,也向新城区“挺进”。比如,一些老广赶时髦,常常到位于珠江新城的空中一号餐厅等位饮早茶,28-31楼的层高,让食客可以一边饮早茶,一边俯瞰花城广场。一些新兴的商场也成为茶楼聚居地。

茶楼开在新城区更满足年轻人的需求。“80后”广州仔沈志辉对饮早茶感情很深,2013年开始,他将“点都德”茶楼打造成全天候茶楼。近几年来,他还在珠江新城花城大道上开了3家分店。去年,又在珠江新城开了一家“点都德”的升级版“ 毕德寮”茶楼,集合多种虾饺做法,拓展早茶文化。

新城区茶楼引领了茶楼服务的变革。老广饮早茶有一个笑料:荔湾区龙津西路的泮溪酒家中心湖曾“起塘”,竟打捞出一些点心碟。过去,“推车仔”是广式茶楼的一大特色,服务员推着点心车叫卖“虾饺——烧卖——”,每张台前都停一停,任由食客随意拿,结账时再数台面上的点心笼与点心碟计价。泮溪酒家拥有中心湖,服务员计数前,个别食客往往开玩笑怂恿同伴,悄悄把点心碟扔进湖中,以“省一笔钱”。

现在恐难有这一招了,如今茶楼大多提供点心单,甚至只需用微信扫一扫餐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在线点单。

饮早茶的习惯不独老广才有,“90后”刘晓丽来自山东临沂,来广州上大学之前,未曾了解过广州早茶,如今与小姐妹到珠江新城的茶楼饮早茶过周末,已然成为她的快乐事。延续百年的广州早茶,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

“一盅两件”之变

网红与传统同台竞技

饮早茶,吃点心才是重头戏。最初讲“一盅两件”,更多指一盅茶两个叉烧包,但很快,“一盅两件”就演变为广式早茶的代名词。

80年前,一叠德香楼的点心谱和菜单,透露出当年点心的丰富程度不输现在,光“挞”就有美丽酥挞、千层蛋挞、白玫瑰蛋挞等数个品种,另外还有三星卷、榄仁滑鸭角、葛扣肉卷、腊鸭卷等,做法也十分讲究。

沈志辉很希望,食客可以重新品尝到当年的点心,于是乎,如今“点都德”的餐桌上,点心多了很多融合,既有传统的虾饺、蛋挞、叉烧包、艇仔粥、凤爪等,也有一些新玩意,比如最近研发的“酥皮流心糯米糍”。

一些“网红点心”也成为广州早茶的新亮点,有的在造型上精益求精,天鹅榴莲酥、乌龟菠萝包均颇受欢迎;有的在“内涵”上玩转,例如“DIY虾饺”,烹调上分蒸、盐焗、“避风塘”、功夫汤,颜色除了原色还有火龙果色、菠菜色,口味除了原味还有麻辣与芥末味,配菜更是多样。

由此可见,广州人对美食的追求绝无止境,不断在变与不变中找到平衡点,用创新与包容心态促进早茶文化的发展,以对得起“食在广州”这块金漆招牌。


【消费之变】

花钱理念日新月异尤重精神满足

广州友谊剧院内,以“一盅两件”小茶楼,道尽喜怒哀乐众生相的话剧《盛夕楼》,甫一亮相便撩起一城情怀。这一现象,仿佛是广州人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一个联结:广州早茶,从叹食物,到叹文化,越来越体现“升级”。而对这种“升级”,生于改革开放前与后的人,都有深切体会。

生于70年代

40岁在精神消费上起跑

11月的广州,天气正好。5日晚9时后,缪存让背着吉他走出位于越秀区寺贝通津路上的排练室。40岁以前,他未曾想过自己会和一群“80后”在一起,学习吉他,组建乐队,偶尔还表演一下。

缪存让生于上世纪70年代,浙江温州人,来广州已20多年,一直在皮具行业摸爬滚打,如今生活滋润。过去,他只想着怎么赚钱,从来没有想过怎么花钱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四十不惑,这两年他的生活多了运动与音乐两项花销,为此他感到非常快乐。

“运动和音乐丰富了业余时间,让我有了很多玩音乐的和爱好运动的朋友,也锻炼了我的心性,我觉得很好。”他说。

时代改变,消费理念升级,刘瑞贞也体会深刻。退休前,刘瑞贞在广州萝岗中学(现科学城中学)任教,工资52元/月,与丈夫的工资全用作生活费,家庭恩格尔系数极高。当年母亲从香港带回一台录音机,弟弟在香港买回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是全家之宝。

1994年,刘瑞贞退休,粤剧人生登场。“好的头饰与戏服都要过千,如今一半退休金用来唱粤曲。”唱戏化妆伤皮肤,每次排练或演出之后,她还要去美容店做facial(美容)。80岁的她,生活时尚,心态年轻。

如果说同一代人在不同时代消费观念的改变,有更多个人的因素,那么不同代人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差别就更为明显。缪存让这一代生于改革开放前后的人,过了40岁他才开始在音乐路上起跑。而他儿子这一代,从小就接受音乐熏陶,之后顺理成章走上音乐之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过去差不多两年时间,缪存让每个星期为儿子安排一次私课,45分钟一节课,每节课要花800元。而刘瑞贞的孙女,轻易地就能为动漫喜好埋单,让cosplay(角色扮演)成为成长的美好印记。

生于90年代

追求个性化高品质消费

上世纪80年代,对于消费,许多人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评判标准,一个典型性情景,便是老板走进商店,最喜欢说:“给我来最贵的。”“80后”、“90后”属于全球化的一代,消费更追求个性化、高品质。艾瑞咨询2018《新中产精神消费升级报告》显示,新中产人群过去两年的消费升级,呈现出精神消费升级的特征。

这样的例子很多。互联网时代,网购的便利一度颠覆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然而,随着自我对个性化生活追求的升级,部分新中产开始发现,有时候回归线下消费,才能在体验中获得“升级”感,他们消费时追求情怀与设计,于是一些小众设计师开始受青睐;健身房一度广受都市白领追捧,先是私人定制课程越来越火,之后还衍生出细分领域的工作室,比如动感单车健身房,提倡现代心理训练贯穿在身体锻炼中。在旅游领域,新兴职业“定制旅行师”开始出现,以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26岁的Rainy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客户经理,近几年,她越来越发现,生活中需要有一年去一两个国家旅游的预算,才能平衡工作与生活。“而且大家去旅游都不走寻常路,不喜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赶场,更喜欢深度体验当地文化,希望获得更放松和更随性的旅行体验。”她说。

近几年,Rainy频频出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都是她颇喜欢的目的地。老一辈喜欢为父母安排旅行团,但她认为,带妈妈旅行反而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上一代人很少出国旅游,我喜欢带上妈妈一起去感受外面的世界,体验年轻人喜欢的旅行方式。”

“逃离”,并不代表厌倦当下的生活。相反,Rainy很喜欢广州这座城市,射箭、画展、话剧、演唱会等,丰富且易于获得的精神享受可以将她的周末填满,至于怎么选择,她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拒绝人云亦云。

升级

广州文化消费水平领跑全国

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四次消费升级。上世纪80年代,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从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老三件”,到冰箱、彩电、洗衣机“新三件”;2000年以后,则以住房、汽车、教育等“大三件”为标志。当下,进入第四次消费升级,增长最快的是娱乐、文化、通讯、医疗保健、旅游等消费。

今年8月,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发布了《2018年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广州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为5040元,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13.1%,超过北、上、深,在全国一线城市中位居前列。

未来广州人的生活,将有更多文化消费上的选择。近日广州市文广新局提出发展了目标:未来五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努力实现年均增长12%,稳步提升文化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到2035年,文化产业成为全市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国际性文化产业枢纽城市。

几得意 叶健强 摄

【大城小议】

一茶两饭以外

□林琴西

中国千百年来以农业立国,民众温饱,无不系于一年之丰歉,能免于讥馑,已属万幸。在唐代某些年份,见到路边有醉汉,已被认为是“祥瑞之徵”,因为这意味着已有余粮可以酿酒了。就算在清代乾隆年间,向来被旧史家称作太平盛世,但一旦歉收,饥民载途,即见农民揭竿起义;而英国人对于乾隆时中国人的饥饿状态更有形象记录。至于其他世代,民间疾苦,世上疮痍,就可以想象。就算现在50来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不少人也有饥饿记忆。我认识一位西安画家,他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他家还不能顿顿有肉。

而我们珠江三角洲,可谓鱼米之乡,向称富庶,数十年来,一茶两饭,一盅两件,干蒸烧买,真不啻人间天堂。但按照马斯洛的理论,这些,还只是人的第一层次需求——生理的需求而已。

只有改革开放以来,工商发展,民丰物阜,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渐渐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不但是300多年来所仅见,就算放眼唐宋以来,也可以说是少有的承平富足之世。中国中等收入人群正从3亿多人,迈向5亿。这一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与历史上占绝大多数的农民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的消费特征,不是“一茶两饭,一盅两件”所可以概括的。他们在除了“生理需求”之外,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方面的消费,都占了更大比例。旅游、教育、收藏乃至千姿百态的个性化玩意,都在众多的家庭展布开来。

而且更可喜的是,这种消费升级,不仅见于广州、珠三角,而是遍布于全国各地。

本版撰文/金羊网记者 甘韵仪 胡晓倩

本版摄影/陈秋明(除署名外)

设计统筹/李金宝

策划统筹/陈春凝  纪映云


编辑:
数字报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叹茶之变:一盅两件花样翻新品味岁月静好

消费之变:花钱理念日新月异尤重精神满足

金羊网  作者:甘韵仪、胡晓倩  2018-11-07


40载春去秋来,中国永远“在这儿”,老广们念兹在兹的“一盅两件”也依然近在眉睫,只是不再固守老城区,不仅广府人,更不限饮早茶;

40年天翻地覆,广州人对于消费更加理性与自信,更钟情于文化消费……在生活领域,于坚守中前行,改进该坚持的,纠正不理性的。

回头看,始终欣欣向荣的茶市、淡淡定定的心境以及日新月异的消费理念,正好氤氲出新老广州人的典型生活面貌。在这个奋进的时代里,每一个普通人都在努力演绎属于自己的“春天的故事”。

【叹茶之变】

一盅两件花样翻新品味岁月静好

上世纪广州茶楼 叶健强 摄


春江水暖谁先知?身处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普通人,最先在衣食住行的变化中,感知与适应时代之变。广式早茶文化的变迁,也凸显了广府人家生活质量的攀升。

广州人饮早茶,讲究的是一个“叹”字,叹的是一种味道,不仅茶味、点心味,还有生活的味道。家长里短、天下大事都在茶楼里交织。40年间,“叹早茶”的生活方式变化中有传承,广州人的生活本色便糅合在这“一盅两件”中。

时间之变

无需早起等茶楼开门

想起三四十年前广州人的生活,刚过完80岁生日的刘瑞贞最记得一家人去惠如楼饮早茶的场景。“原装正版”的满洲窗、嵌着石面的酸枝台,“茶靓水滚、点心精美”的美誉,甚至服务员“开来,拿住”的埋单“暗号”,都让这一段记忆变得古色古香、有滋有味。

广式早茶从清朝咸丰年间开始流行,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当时,“一口通商”政策下,茶叶、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运到广州外销,经济繁荣,物质丰富,早茶渐兴。从街边的简易茶档“二厘馆”,到茶居,到诞生在十三行的广州第一间现代化茶楼——三元楼,这条轨迹形成了广州早茶文化早期发展的三部曲。

改革开放之初,广式早茶已延伸出早午茶、下午茶、夜茶,茶楼与酒楼、酒家的形态也不断融合,早茶“变奏曲”时代,也开启了。

彼时,在老城区里,住宅的附近,总有茶楼或酒楼相伴。“饮早茶随处可去,当年,住长堤的人喜欢去‘大三元’、‘大同’,住北京南的喜欢去‘太昌’,喜欢实惠的,还可以去西华路。我们住昌兴街,就喜欢去中山五路的惠如楼。”刘瑞贞说,以前“一盅两件”,是极大享受。

随着夜生活的不断丰富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早睡早起饮早茶”的生活方式对部分人来说变得不合时宜。对老一辈人而言,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不用早上5时多到茶楼等开门,“广州早茶逐渐香港化,我们更喜欢上午10时半到11时去茶楼,早茶午饭直落。”

近几年来,刘瑞贞喜欢到广州大厦三楼的龙威殿中餐厅饮早茶。约上朋友时,蛋挞、叉烧酥、虾饺、烧卖是必点的;自己一个人时,她最喜欢点一碗白粥、一个蛋挞,开一壶茶,连上餐厅的wifi,一边叹茶叹点心,一边通过手机看小说,可径直坐到中午。

地点之变

茶楼到新城区开疆拓土

广州有哪些特色老茶楼?“70后”何永光说,广州酒家最有老广州的童年记忆;陶陶居的岭南建筑独具一格;北园和南园酒家是旧时文人墨客最喜去的;莲香楼有“莲蓉第一家”之称;大同酒家是上世纪90年代装修风格的代表;畔溪酒家有景观出众的园林……大多分布在老城区。

近十多年间,随着珠江新城的崛起,广州茶楼不再只坚守老城区,也向新城区“挺进”。比如,一些老广赶时髦,常常到位于珠江新城的空中一号餐厅等位饮早茶,28-31楼的层高,让食客可以一边饮早茶,一边俯瞰花城广场。一些新兴的商场也成为茶楼聚居地。

茶楼开在新城区更满足年轻人的需求。“80后”广州仔沈志辉对饮早茶感情很深,2013年开始,他将“点都德”茶楼打造成全天候茶楼。近几年来,他还在珠江新城花城大道上开了3家分店。去年,又在珠江新城开了一家“点都德”的升级版“ 毕德寮”茶楼,集合多种虾饺做法,拓展早茶文化。

新城区茶楼引领了茶楼服务的变革。老广饮早茶有一个笑料:荔湾区龙津西路的泮溪酒家中心湖曾“起塘”,竟打捞出一些点心碟。过去,“推车仔”是广式茶楼的一大特色,服务员推着点心车叫卖“虾饺——烧卖——”,每张台前都停一停,任由食客随意拿,结账时再数台面上的点心笼与点心碟计价。泮溪酒家拥有中心湖,服务员计数前,个别食客往往开玩笑怂恿同伴,悄悄把点心碟扔进湖中,以“省一笔钱”。

现在恐难有这一招了,如今茶楼大多提供点心单,甚至只需用微信扫一扫餐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在线点单。

饮早茶的习惯不独老广才有,“90后”刘晓丽来自山东临沂,来广州上大学之前,未曾了解过广州早茶,如今与小姐妹到珠江新城的茶楼饮早茶过周末,已然成为她的快乐事。延续百年的广州早茶,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

“一盅两件”之变

网红与传统同台竞技

饮早茶,吃点心才是重头戏。最初讲“一盅两件”,更多指一盅茶两个叉烧包,但很快,“一盅两件”就演变为广式早茶的代名词。

80年前,一叠德香楼的点心谱和菜单,透露出当年点心的丰富程度不输现在,光“挞”就有美丽酥挞、千层蛋挞、白玫瑰蛋挞等数个品种,另外还有三星卷、榄仁滑鸭角、葛扣肉卷、腊鸭卷等,做法也十分讲究。

沈志辉很希望,食客可以重新品尝到当年的点心,于是乎,如今“点都德”的餐桌上,点心多了很多融合,既有传统的虾饺、蛋挞、叉烧包、艇仔粥、凤爪等,也有一些新玩意,比如最近研发的“酥皮流心糯米糍”。

一些“网红点心”也成为广州早茶的新亮点,有的在造型上精益求精,天鹅榴莲酥、乌龟菠萝包均颇受欢迎;有的在“内涵”上玩转,例如“DIY虾饺”,烹调上分蒸、盐焗、“避风塘”、功夫汤,颜色除了原色还有火龙果色、菠菜色,口味除了原味还有麻辣与芥末味,配菜更是多样。

由此可见,广州人对美食的追求绝无止境,不断在变与不变中找到平衡点,用创新与包容心态促进早茶文化的发展,以对得起“食在广州”这块金漆招牌。


【消费之变】

花钱理念日新月异尤重精神满足

广州友谊剧院内,以“一盅两件”小茶楼,道尽喜怒哀乐众生相的话剧《盛夕楼》,甫一亮相便撩起一城情怀。这一现象,仿佛是广州人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一个联结:广州早茶,从叹食物,到叹文化,越来越体现“升级”。而对这种“升级”,生于改革开放前与后的人,都有深切体会。

生于70年代

40岁在精神消费上起跑

11月的广州,天气正好。5日晚9时后,缪存让背着吉他走出位于越秀区寺贝通津路上的排练室。40岁以前,他未曾想过自己会和一群“80后”在一起,学习吉他,组建乐队,偶尔还表演一下。

缪存让生于上世纪70年代,浙江温州人,来广州已20多年,一直在皮具行业摸爬滚打,如今生活滋润。过去,他只想着怎么赚钱,从来没有想过怎么花钱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四十不惑,这两年他的生活多了运动与音乐两项花销,为此他感到非常快乐。

“运动和音乐丰富了业余时间,让我有了很多玩音乐的和爱好运动的朋友,也锻炼了我的心性,我觉得很好。”他说。

时代改变,消费理念升级,刘瑞贞也体会深刻。退休前,刘瑞贞在广州萝岗中学(现科学城中学)任教,工资52元/月,与丈夫的工资全用作生活费,家庭恩格尔系数极高。当年母亲从香港带回一台录音机,弟弟在香港买回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是全家之宝。

1994年,刘瑞贞退休,粤剧人生登场。“好的头饰与戏服都要过千,如今一半退休金用来唱粤曲。”唱戏化妆伤皮肤,每次排练或演出之后,她还要去美容店做facial(美容)。80岁的她,生活时尚,心态年轻。

如果说同一代人在不同时代消费观念的改变,有更多个人的因素,那么不同代人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差别就更为明显。缪存让这一代生于改革开放前后的人,过了40岁他才开始在音乐路上起跑。而他儿子这一代,从小就接受音乐熏陶,之后顺理成章走上音乐之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过去差不多两年时间,缪存让每个星期为儿子安排一次私课,45分钟一节课,每节课要花800元。而刘瑞贞的孙女,轻易地就能为动漫喜好埋单,让cosplay(角色扮演)成为成长的美好印记。

生于90年代

追求个性化高品质消费

上世纪80年代,对于消费,许多人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评判标准,一个典型性情景,便是老板走进商店,最喜欢说:“给我来最贵的。”“80后”、“90后”属于全球化的一代,消费更追求个性化、高品质。艾瑞咨询2018《新中产精神消费升级报告》显示,新中产人群过去两年的消费升级,呈现出精神消费升级的特征。

这样的例子很多。互联网时代,网购的便利一度颠覆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然而,随着自我对个性化生活追求的升级,部分新中产开始发现,有时候回归线下消费,才能在体验中获得“升级”感,他们消费时追求情怀与设计,于是一些小众设计师开始受青睐;健身房一度广受都市白领追捧,先是私人定制课程越来越火,之后还衍生出细分领域的工作室,比如动感单车健身房,提倡现代心理训练贯穿在身体锻炼中。在旅游领域,新兴职业“定制旅行师”开始出现,以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26岁的Rainy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客户经理,近几年,她越来越发现,生活中需要有一年去一两个国家旅游的预算,才能平衡工作与生活。“而且大家去旅游都不走寻常路,不喜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赶场,更喜欢深度体验当地文化,希望获得更放松和更随性的旅行体验。”她说。

近几年,Rainy频频出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都是她颇喜欢的目的地。老一辈喜欢为父母安排旅行团,但她认为,带妈妈旅行反而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上一代人很少出国旅游,我喜欢带上妈妈一起去感受外面的世界,体验年轻人喜欢的旅行方式。”

“逃离”,并不代表厌倦当下的生活。相反,Rainy很喜欢广州这座城市,射箭、画展、话剧、演唱会等,丰富且易于获得的精神享受可以将她的周末填满,至于怎么选择,她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拒绝人云亦云。

升级

广州文化消费水平领跑全国

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四次消费升级。上世纪80年代,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从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老三件”,到冰箱、彩电、洗衣机“新三件”;2000年以后,则以住房、汽车、教育等“大三件”为标志。当下,进入第四次消费升级,增长最快的是娱乐、文化、通讯、医疗保健、旅游等消费。

今年8月,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发布了《2018年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广州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为5040元,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13.1%,超过北、上、深,在全国一线城市中位居前列。

未来广州人的生活,将有更多文化消费上的选择。近日广州市文广新局提出发展了目标:未来五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努力实现年均增长12%,稳步提升文化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到2035年,文化产业成为全市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国际性文化产业枢纽城市。

几得意 叶健强 摄

【大城小议】

一茶两饭以外

□林琴西

中国千百年来以农业立国,民众温饱,无不系于一年之丰歉,能免于讥馑,已属万幸。在唐代某些年份,见到路边有醉汉,已被认为是“祥瑞之徵”,因为这意味着已有余粮可以酿酒了。就算在清代乾隆年间,向来被旧史家称作太平盛世,但一旦歉收,饥民载途,即见农民揭竿起义;而英国人对于乾隆时中国人的饥饿状态更有形象记录。至于其他世代,民间疾苦,世上疮痍,就可以想象。就算现在50来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不少人也有饥饿记忆。我认识一位西安画家,他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他家还不能顿顿有肉。

而我们珠江三角洲,可谓鱼米之乡,向称富庶,数十年来,一茶两饭,一盅两件,干蒸烧买,真不啻人间天堂。但按照马斯洛的理论,这些,还只是人的第一层次需求——生理的需求而已。

只有改革开放以来,工商发展,民丰物阜,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渐渐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不但是300多年来所仅见,就算放眼唐宋以来,也可以说是少有的承平富足之世。中国中等收入人群正从3亿多人,迈向5亿。这一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与历史上占绝大多数的农民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的消费特征,不是“一茶两饭,一盅两件”所可以概括的。他们在除了“生理需求”之外,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方面的消费,都占了更大比例。旅游、教育、收藏乃至千姿百态的个性化玩意,都在众多的家庭展布开来。

而且更可喜的是,这种消费升级,不仅见于广州、珠三角,而是遍布于全国各地。

本版撰文/金羊网记者 甘韵仪 胡晓倩

本版摄影/陈秋明(除署名外)

设计统筹/李金宝

策划统筹/陈春凝  纪映云


编辑: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