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上的艺术家·人物篇 | 姚建萍:创作苏绣《玉兰飘香》像演奏恢宏而细腻的交响乐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思文 发表时间:2018-11-10 13:59

点击看视频

  这幅作品以蓝色为背景,象征包容广博的中国胸怀。画面主体中,500朵姿态各异的玉兰花在牡丹的映衬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昂首怒放,充满了生机和繁荣,9只和平鸽在春天的召唤下有的蓄势待发,有的展翅高飞,共同描绘了一派“玉兰齐飘香,广迎天下客”美好图景,展示了迎接全世界朋友的热情,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开放胸怀。

  刺绣《玉兰飘香》(迎宾厅门迎木雕背面)

  材料:蚕丝线、缎

  尺寸:1250CM×470CM

  年份:2018年

  创作单位:姚建萍刺绣艺术馆

  简介:刺绣《玉兰飘香》是目前国内最大尺幅的苏绣屏风作品。创作主题是上海市花白玉兰和吉祥白鸽。采用苏绣传统和创新技法,九段式分屏构图,用白玉兰、白鸽、牡丹、祥云、山石等,营造了热情、祥和、开放的氛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向记者介绍作品

  苏绣《玉兰飘香》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率领她的刺绣团队原创的巨幅刺绣作品,画面取自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董希源专门为此主题设计的作品,外框整体尺寸达到了12.5米长,4.7米高。作品是为2018年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而量身创作的。作品以上海市花白玉兰作为创做主题,表达了“玉兰飘香,广迎天下客”的主旨。

  这幅作品以湛蓝色为背景,象征包容广博的中国胸怀,画面主体中,五百朵姿态各异的玉兰花在牡丹的映衬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昂首怒放,充满了生机和繁荣。9只和平鸽在春天的召唤下有的蓄势待发,有的展翅高飞,融入蓝天。各种元素共同描绘了一派玉兰飘香迎天下客的盛况,展示了迎接来自全世界客商的热情,向世界人民传递着中国文化和中国魅力。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首,被誉为东方明珠,近年来曾多次作为国礼出现在国家外交场合,对外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中国进口博览局会同上海市委宣传部、商务委,以及由知名艺术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多次前来苏州考察并挑选合适的创作团队。在江苏省,苏州市和苏州高新区的共同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多次对接,最终确定了与代表苏州刺绣最高水准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刺绣艺术团队达成共识,由姚建萍团队承担这个任务。

  5月25日上海市委主要领导会同商务部、外交部领导邀请姚建萍老师到上海,听取并商讨创作思路。会议上领导要求要拿出传世之作,既能体现刺绣工艺的精湛精致美,又展示出中国风神韵,画面要热烈、鲜活、奔放,大气。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立主题为上海市花玉兰花,同时辅之以牡丹白鸽等元素,艺术形式用苏绣表达,以此《玉兰飘香》之柔美,与迎宾大厅整体风格相协调。作品形式上既表现了国画的特点,又突出苏绣的艺术魅力,完美契合主场外交活动大气典雅的特点,并且与主会场的整体风格保持了一致和谐。

  苏绣《玉兰飘香》属于国家级急难任务,留给姚建萍刺绣艺术团队的创作时间只有100天左右。顶着种种困难和压力,姚建萍选择迎难而上,她组建了四个团队,分别是创稿团队、刺绣创作团队、装裱团队以及后勤保障团队,整个团队多达200余人。

  木雕作品《锦绣中华》与《玉兰飘香》互为背景

  立意确定后,首先面对的要务是刺绣稿件的设计和选择。绣稿设计既要符合进博会的主题,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又要体现苏绣工艺的精湛、精致。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拿出几套方案,姚建萍老师邀请著名画家董希源老师联袂设计,通过深入研讨,董希源老师亲力亲为奋战在一线。在进博会艺术专家团队的全力帮助下,日以继夜,仅用了一周多的时间,一幅以白玉兰、白鸽为主要元素,辅以牡丹花、太湖石画面与意境的构图成形。正常情况下,这样规格的刺绣稿件设计需要3个月,为苏绣创作赢取了时间。

  接下来的创作,受限于时间的宝贵,姚老师跟董老师经过多次沟通,6月3日在董老师完成线描稿后,实行同步,董老师对其线描稿上色,姚老师凭借丰富的刺绣经验,以及对画的深入理解,直接使用线描稿进行配色,选择走一步、看一步、想一步、做一步的刺绣创作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姚老师与董老师随时保持联系,随时进行电话会议,探讨画面色彩以及线条处理,真正做到了绣者懂画,画者懂绣,画中有绣,绣中有画,最终形成一幅刺绣一幅国画作品。

局部2.JPG

  《玉兰飘香》(局部)

  稿件与刺绣创作方案解决后,最难的还要数刺绣创作。由于作品尺寸过于巨大,因此创作团队成员由姚建萍率领150多名中高级刺绣技师组成,团队分为三班,每班工作8小时,轮替绣制,日夜兼程。

  根据姚建萍的形容,这幅巨大作品的创作就像一场恢宏而又细腻的交响乐演出,她自己不仅仅要亲自绣制作品中最难最精致的部分,是交响乐团的首席演奏家,更要协调和指挥团队统一创作,是整个交响乐演出的总指挥。

  苏绣创作的针线极为细小,比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针线小很多,每一个刺绣技师在创作过程中,基本都只能看到自己眼前方圆20公分大小的面积来绣制,面对这么一幅巨大尺寸的作品,个人创作和团队协作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姚建萍组织团队统一思路,精准把握整幅作品的主次结构,注重细节和整体的关系,她自己亲力绣制的同时,还指导每个技师针法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确保每个技师独立创作的内容精准动人,又将整个团队的创作融为一体,合力保证整体的和谐大方,成功保证了这幅巨作细节的细腻雅致和整体的庞大气势。

  根据事后统计,作品的成品累计绣制大约一亿两千万针。作品中的500朵花,每一朵都用了白色、黄色、绿色、还有少量红色,共四套色系,每套色系又拥有着从浅至深18个颜色,所以每一朵花都用了上百种色彩的丝线。与此同时,与以往的创作不同的是,创作技师团队是在没有完整的彩色稿件情况下创作的,仅仅是面对着素描线条稿件,要将作品中的每一朵花绣上上百种颜色,而且每朵花又需要分出区别层次虚实来,这在刺绣领域中是极为罕见。

  刺绣作品《玉兰飘香》与木雕作品《锦绣中华》互为背景、浑然一体

  9月28日,创作团队和有关方面为作品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封针仪式。

  回顾紧艰辛的创作历程,许多人都纷纷好奇姚建萍团队是如何顺利完成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此,姚建萍表示:在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面前,自己始终心无旁骛,一心考虑如何顺利完成创作任务。作为一名苏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一个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自己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走进新时代,要有新的思想去表现新作品,拿出实际行动,用苏绣作品去展现时代新貌,国家有需要时,义不容辞,这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及应有的担当,而苏绣能登上国际舞台,展示苏绣的魅力,展现中国文化自信也正是自己多年来苏绣生涯一直追求和奋斗的,同时,以往积累的丰富创作经验和团队实战经验,以及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也都使她信心满满的创作完成了这幅作品。

局部1.JPG

  《玉兰飘香》(局部)

  苏绣《玉兰飘香》是一件群策群力的经典佳作,它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许多方面的大力支持,首先是国家商务部、进博局、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商委、以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等各级单位倾注的大量心血和悉心指导。其次,它的顺利完成离不开稿件专家团队和以姚建萍为核心的刺绣创作团队的通力合作。此外,作品的完成还要感谢许多默默付出帮助和努力的朋友们。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事里,中国苏绣再次成为了见证者和参与者,姚建萍刺绣艺术则又一次担当起了荣耀而又艰巨的苏绣创作任务。苏绣《玉兰飘香》的成功完成,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赞叹,其卓绝的艺术水准和深远的创作意义让其成为了苏绣领域乃至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一个经典。

  在创作上,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传承人姚建萍,带领创稿团队、创作团队、装裱团队以及后勤保障团队200余人,24小时三班倒,用100天时间集体抢制完成。作品累计绣制大约三十五万六千工时,总共一亿两千万针,每一针的长短变化、颜色变化都很复杂。在用色上,500朵玉兰花,每一朵都用了白色、黄色、绿色、红色四套色系,每套色系从浅至深18个颜色,所以每一朵花都用了72种色彩的丝线,使得作品逼真而有独特美感。在构图上,整个画面以山石牡丹铺地以显厚重,以白鸽翔集以增动感,以树干枝芽之色凸显玉兰之美,以散点的许许多多小绣团增强立体感。整个作品契合主场外交活动大气典雅的要求,并且与主会场的整体风格保持了一致和谐。

  值得一提的是,刺绣作品《玉兰飘香》与木雕作品《锦绣中华》互为背景、浑然一体,以玉兰苏绣之柔美,映衬长城木雕之雄浑,很好展现了江南文化、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刚柔并济、和谐统一的风采。

  作者:李思文

  图片:袁靖 

编辑: alan
数字报
进博会上的艺术家·人物篇 | 姚建萍:创作苏绣《玉兰飘香》像演奏恢宏而细腻的交响乐
文汇报  作者:李思文  2018-11-10

点击看视频

  这幅作品以蓝色为背景,象征包容广博的中国胸怀。画面主体中,500朵姿态各异的玉兰花在牡丹的映衬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昂首怒放,充满了生机和繁荣,9只和平鸽在春天的召唤下有的蓄势待发,有的展翅高飞,共同描绘了一派“玉兰齐飘香,广迎天下客”美好图景,展示了迎接全世界朋友的热情,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开放胸怀。

  刺绣《玉兰飘香》(迎宾厅门迎木雕背面)

  材料:蚕丝线、缎

  尺寸:1250CM×470CM

  年份:2018年

  创作单位:姚建萍刺绣艺术馆

  简介:刺绣《玉兰飘香》是目前国内最大尺幅的苏绣屏风作品。创作主题是上海市花白玉兰和吉祥白鸽。采用苏绣传统和创新技法,九段式分屏构图,用白玉兰、白鸽、牡丹、祥云、山石等,营造了热情、祥和、开放的氛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向记者介绍作品

  苏绣《玉兰飘香》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率领她的刺绣团队原创的巨幅刺绣作品,画面取自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董希源专门为此主题设计的作品,外框整体尺寸达到了12.5米长,4.7米高。作品是为2018年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而量身创作的。作品以上海市花白玉兰作为创做主题,表达了“玉兰飘香,广迎天下客”的主旨。

  这幅作品以湛蓝色为背景,象征包容广博的中国胸怀,画面主体中,五百朵姿态各异的玉兰花在牡丹的映衬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昂首怒放,充满了生机和繁荣。9只和平鸽在春天的召唤下有的蓄势待发,有的展翅高飞,融入蓝天。各种元素共同描绘了一派玉兰飘香迎天下客的盛况,展示了迎接来自全世界客商的热情,向世界人民传递着中国文化和中国魅力。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首,被誉为东方明珠,近年来曾多次作为国礼出现在国家外交场合,对外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中国进口博览局会同上海市委宣传部、商务委,以及由知名艺术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多次前来苏州考察并挑选合适的创作团队。在江苏省,苏州市和苏州高新区的共同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多次对接,最终确定了与代表苏州刺绣最高水准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刺绣艺术团队达成共识,由姚建萍团队承担这个任务。

  5月25日上海市委主要领导会同商务部、外交部领导邀请姚建萍老师到上海,听取并商讨创作思路。会议上领导要求要拿出传世之作,既能体现刺绣工艺的精湛精致美,又展示出中国风神韵,画面要热烈、鲜活、奔放,大气。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立主题为上海市花玉兰花,同时辅之以牡丹白鸽等元素,艺术形式用苏绣表达,以此《玉兰飘香》之柔美,与迎宾大厅整体风格相协调。作品形式上既表现了国画的特点,又突出苏绣的艺术魅力,完美契合主场外交活动大气典雅的特点,并且与主会场的整体风格保持了一致和谐。

  苏绣《玉兰飘香》属于国家级急难任务,留给姚建萍刺绣艺术团队的创作时间只有100天左右。顶着种种困难和压力,姚建萍选择迎难而上,她组建了四个团队,分别是创稿团队、刺绣创作团队、装裱团队以及后勤保障团队,整个团队多达200余人。

  木雕作品《锦绣中华》与《玉兰飘香》互为背景

  立意确定后,首先面对的要务是刺绣稿件的设计和选择。绣稿设计既要符合进博会的主题,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又要体现苏绣工艺的精湛、精致。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拿出几套方案,姚建萍老师邀请著名画家董希源老师联袂设计,通过深入研讨,董希源老师亲力亲为奋战在一线。在进博会艺术专家团队的全力帮助下,日以继夜,仅用了一周多的时间,一幅以白玉兰、白鸽为主要元素,辅以牡丹花、太湖石画面与意境的构图成形。正常情况下,这样规格的刺绣稿件设计需要3个月,为苏绣创作赢取了时间。

  接下来的创作,受限于时间的宝贵,姚老师跟董老师经过多次沟通,6月3日在董老师完成线描稿后,实行同步,董老师对其线描稿上色,姚老师凭借丰富的刺绣经验,以及对画的深入理解,直接使用线描稿进行配色,选择走一步、看一步、想一步、做一步的刺绣创作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姚老师与董老师随时保持联系,随时进行电话会议,探讨画面色彩以及线条处理,真正做到了绣者懂画,画者懂绣,画中有绣,绣中有画,最终形成一幅刺绣一幅国画作品。

局部2.JPG

  《玉兰飘香》(局部)

  稿件与刺绣创作方案解决后,最难的还要数刺绣创作。由于作品尺寸过于巨大,因此创作团队成员由姚建萍率领150多名中高级刺绣技师组成,团队分为三班,每班工作8小时,轮替绣制,日夜兼程。

  根据姚建萍的形容,这幅巨大作品的创作就像一场恢宏而又细腻的交响乐演出,她自己不仅仅要亲自绣制作品中最难最精致的部分,是交响乐团的首席演奏家,更要协调和指挥团队统一创作,是整个交响乐演出的总指挥。

  苏绣创作的针线极为细小,比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针线小很多,每一个刺绣技师在创作过程中,基本都只能看到自己眼前方圆20公分大小的面积来绣制,面对这么一幅巨大尺寸的作品,个人创作和团队协作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姚建萍组织团队统一思路,精准把握整幅作品的主次结构,注重细节和整体的关系,她自己亲力绣制的同时,还指导每个技师针法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确保每个技师独立创作的内容精准动人,又将整个团队的创作融为一体,合力保证整体的和谐大方,成功保证了这幅巨作细节的细腻雅致和整体的庞大气势。

  根据事后统计,作品的成品累计绣制大约一亿两千万针。作品中的500朵花,每一朵都用了白色、黄色、绿色、还有少量红色,共四套色系,每套色系又拥有着从浅至深18个颜色,所以每一朵花都用了上百种色彩的丝线。与此同时,与以往的创作不同的是,创作技师团队是在没有完整的彩色稿件情况下创作的,仅仅是面对着素描线条稿件,要将作品中的每一朵花绣上上百种颜色,而且每朵花又需要分出区别层次虚实来,这在刺绣领域中是极为罕见。

  刺绣作品《玉兰飘香》与木雕作品《锦绣中华》互为背景、浑然一体

  9月28日,创作团队和有关方面为作品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封针仪式。

  回顾紧艰辛的创作历程,许多人都纷纷好奇姚建萍团队是如何顺利完成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此,姚建萍表示:在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面前,自己始终心无旁骛,一心考虑如何顺利完成创作任务。作为一名苏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一个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自己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走进新时代,要有新的思想去表现新作品,拿出实际行动,用苏绣作品去展现时代新貌,国家有需要时,义不容辞,这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及应有的担当,而苏绣能登上国际舞台,展示苏绣的魅力,展现中国文化自信也正是自己多年来苏绣生涯一直追求和奋斗的,同时,以往积累的丰富创作经验和团队实战经验,以及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也都使她信心满满的创作完成了这幅作品。

局部1.JPG

  《玉兰飘香》(局部)

  苏绣《玉兰飘香》是一件群策群力的经典佳作,它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许多方面的大力支持,首先是国家商务部、进博局、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商委、以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等各级单位倾注的大量心血和悉心指导。其次,它的顺利完成离不开稿件专家团队和以姚建萍为核心的刺绣创作团队的通力合作。此外,作品的完成还要感谢许多默默付出帮助和努力的朋友们。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事里,中国苏绣再次成为了见证者和参与者,姚建萍刺绣艺术则又一次担当起了荣耀而又艰巨的苏绣创作任务。苏绣《玉兰飘香》的成功完成,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赞叹,其卓绝的艺术水准和深远的创作意义让其成为了苏绣领域乃至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一个经典。

  在创作上,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传承人姚建萍,带领创稿团队、创作团队、装裱团队以及后勤保障团队200余人,24小时三班倒,用100天时间集体抢制完成。作品累计绣制大约三十五万六千工时,总共一亿两千万针,每一针的长短变化、颜色变化都很复杂。在用色上,500朵玉兰花,每一朵都用了白色、黄色、绿色、红色四套色系,每套色系从浅至深18个颜色,所以每一朵花都用了72种色彩的丝线,使得作品逼真而有独特美感。在构图上,整个画面以山石牡丹铺地以显厚重,以白鸽翔集以增动感,以树干枝芽之色凸显玉兰之美,以散点的许许多多小绣团增强立体感。整个作品契合主场外交活动大气典雅的要求,并且与主会场的整体风格保持了一致和谐。

  值得一提的是,刺绣作品《玉兰飘香》与木雕作品《锦绣中华》互为背景、浑然一体,以玉兰苏绣之柔美,映衬长城木雕之雄浑,很好展现了江南文化、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刚柔并济、和谐统一的风采。

  作者:李思文

  图片:袁靖 

编辑: 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