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次实现无缝空中医疗救援! 重度烧伤男子跨国转院广州治疗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高镛舒 发表时间:2018-12-13 09:20

■历经6个小时,7000公里,直升机停靠在红会医院外科大楼楼顶停机坪处。通讯员供图

■医务人员迅速将印尼转运来的中国籍伤者抬向手术室。通讯员供图

■伤者3分钟后进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ICU抢救。通讯员供图

广东首次实现无缝空中医疗救援!

■新快报 记者高镛舒 通讯员胡颖仪 孙冰倩

12月11日下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外科大楼楼顶上,一场生死时速的“空中医疗救援”牵动人心。

一位全身85%被重度烧伤的伤员武某(化名),在国际SOS救援中心、金汇通航广东分公司的支持下,通过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程飞机,经过6个小时,跨越7000公里,从印尼转运至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这是广东省内首次无缝航空跨国医疗转运,实现了危重病人的国际空中移动ICU。

转运前

病情危急!各方充分沟通精心准备

12月2日,印尼哈马黑拉岛发生一起汽油桶爆炸案,中方男性工人武某不幸全身85%重度烧伤。据其工友回忆,武某虽然即刻被送往印尼东部最大城市马卡萨(Makassar)的RS Awal Bros医院,但当地并无条件救治如此大面积的烧伤病人,“眼看着他创面不断恶化,只能向国际SOS救援中心联系,求助转运回国内治疗。”

国际SOS救援中心香港办事处马上给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打电话,希望能将武某跨国转运至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进一步治疗。

收到请求后,市红十字会医院高度重视,经过与国际SOS救援中心、印尼RS Awal Bros医院反复沟通,并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急救中心、金汇通航广东分公司、中国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等单位充分评估后,医院决定启动医疗直升机救援机制,直接将武某从白云国际机场接回院内烧伤ICU救治,实现空中无缝转运,减少路途颠簸和拥堵,缩短转运时间。

空中转运方案敲定后,市红十字会医院一边调派广州市创伤烧伤紧急医学救援队承担救援任务,开启烧伤急救绿色通道,做好伤员接收准备,提前办好住院手续,一边与国际SOS救援中心保持联系,密切关注伤员生命体征,充分做好航空医疗转运的准备工作。

一场全方位、立体化的广东首次国际全程无缝式空中医疗转运中国伤员随即展开。

转运时

1个多小时车程19分钟“飞”达

12月10日是武某伤后的第八天,由于烧伤已经超过一周,他进入了危险的感染期,并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高热超过40℃,无法自主呼吸。

12月10日晚上,国际SOS新加坡援助中心的医疗专机和医疗团队提前抵达印尼马卡萨。

12月11日凌晨,SOS医疗队到医院对伤员进行了出发前评估,为伤员更换了敷料,随即送往马卡萨机场办理出关和登机手续,上午9:30飞往广州。

医疗专机在印尼起飞同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选派的经过航空救援专业训练的医疗团队也已携带烧伤急救药品到达直升机基地,对机上的医疗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调试。

13:00,救援直升机从深圳基地起飞,奔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候伤员。

14:30,专机顺利到达白云国际机场,相关救援人员和医疗器械早已等候多时,国际SOS和红会医院双方医疗团队就伤员病情进行现场交接,并再次检查评估伤员情况。

第一个危险情况出现了。负责本次直升机空中转运的烧伤整形科主任钟晓旻发现伤员的气管插管因为停留时间较久,已经有松脱迹象。

在机场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协助下,伤员随即被转运至AW119医疗直升机上。

15:23,完成了所有安检和通关手续后,直升机顺利起飞,轰鸣声在广州市区上空划过。红会医院的医疗团队全程紧密监护、吸痰,确保了患者气道通畅。

15:42,承载着各方团队希望的救援直升机缓缓降落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外科大楼楼顶停机坪,原本1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为19分钟。

救治

伤者3分钟进ICU 手术室早已万事俱备

早已在医院外科大楼楼顶停机坪处等候的烧伤紧急医学救援队地面队员,仅用3分钟就将伤员直接送入烧伤ICU,已经在烧伤手术室做好准备的烧伤科、麻醉科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很快开始施行气管切开手术和创面清创处理。

“我们已经评估,由于感染严重,武某需全程呼吸机辅助呼吸。”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李孝建告诉记者,转运途中,武某一直使用呼吸机呼气末正压通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呼吸、循环,“他的病情非常危重了,随时有生命危险。”

“见到武某时,他的创面感染非常严重,又臭又湿,纱布已经呈绿色。”李孝建表示,唯一方法是尽快进行气管切开术,“大面积的烧伤应该在2个小时内进行治疗,如果超过4个小时没有救治,治疗难度就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位病人是受伤后第九天才过来,危急情况可想而知。”

“患者烧伤面积高达85%,而且基本都是三度烧伤,昨天马上进行了清创,但昨晚还是没有明显的好转。”在记者到医院前,医生们对武某的病情又进行了一次讨论,“接下来要在维护患者器官功能的基础上,尽快把肢体感染的坏死皮肤、组织切除掉。”

延伸

市红十字会医院“移动ICU”首次向空中延伸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的首批航空医疗急救试点医院,是广东省5家试点医院之一。对于重度烧伤患者的空中救助,红十字会也时刻在准备着。

“早在2008年,我们建设外科大楼时,就在楼顶修建了专业的医疗直升飞机停机坪,2017年起便与金汇通航广东分公司联合开展航空医疗急救业务,并多次开展航空应急培训和演练。”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李斯明告诉新快报记者,本次救援是广东地区首次通过国际SOS组织无缝合作开展航空医疗转运危重病人,也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移动ICU”首次实现从陆地向空中延伸,完成从“院内ICU”到“陆地移动ICU”向“空中移动ICU”的发展,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获国家首批航空医疗急救试点医院后开展的首次实战救援。

编辑:白茶
数字报
广东首次实现无缝空中医疗救援! 重度烧伤男子跨国转院广州治疗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高镛舒  2018-12-13

■历经6个小时,7000公里,直升机停靠在红会医院外科大楼楼顶停机坪处。通讯员供图

■医务人员迅速将印尼转运来的中国籍伤者抬向手术室。通讯员供图

■伤者3分钟后进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ICU抢救。通讯员供图

广东首次实现无缝空中医疗救援!

■新快报 记者高镛舒 通讯员胡颖仪 孙冰倩

12月11日下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外科大楼楼顶上,一场生死时速的“空中医疗救援”牵动人心。

一位全身85%被重度烧伤的伤员武某(化名),在国际SOS救援中心、金汇通航广东分公司的支持下,通过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程飞机,经过6个小时,跨越7000公里,从印尼转运至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这是广东省内首次无缝航空跨国医疗转运,实现了危重病人的国际空中移动ICU。

转运前

病情危急!各方充分沟通精心准备

12月2日,印尼哈马黑拉岛发生一起汽油桶爆炸案,中方男性工人武某不幸全身85%重度烧伤。据其工友回忆,武某虽然即刻被送往印尼东部最大城市马卡萨(Makassar)的RS Awal Bros医院,但当地并无条件救治如此大面积的烧伤病人,“眼看着他创面不断恶化,只能向国际SOS救援中心联系,求助转运回国内治疗。”

国际SOS救援中心香港办事处马上给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打电话,希望能将武某跨国转运至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进一步治疗。

收到请求后,市红十字会医院高度重视,经过与国际SOS救援中心、印尼RS Awal Bros医院反复沟通,并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急救中心、金汇通航广东分公司、中国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等单位充分评估后,医院决定启动医疗直升机救援机制,直接将武某从白云国际机场接回院内烧伤ICU救治,实现空中无缝转运,减少路途颠簸和拥堵,缩短转运时间。

空中转运方案敲定后,市红十字会医院一边调派广州市创伤烧伤紧急医学救援队承担救援任务,开启烧伤急救绿色通道,做好伤员接收准备,提前办好住院手续,一边与国际SOS救援中心保持联系,密切关注伤员生命体征,充分做好航空医疗转运的准备工作。

一场全方位、立体化的广东首次国际全程无缝式空中医疗转运中国伤员随即展开。

转运时

1个多小时车程19分钟“飞”达

12月10日是武某伤后的第八天,由于烧伤已经超过一周,他进入了危险的感染期,并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高热超过40℃,无法自主呼吸。

12月10日晚上,国际SOS新加坡援助中心的医疗专机和医疗团队提前抵达印尼马卡萨。

12月11日凌晨,SOS医疗队到医院对伤员进行了出发前评估,为伤员更换了敷料,随即送往马卡萨机场办理出关和登机手续,上午9:30飞往广州。

医疗专机在印尼起飞同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选派的经过航空救援专业训练的医疗团队也已携带烧伤急救药品到达直升机基地,对机上的医疗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调试。

13:00,救援直升机从深圳基地起飞,奔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候伤员。

14:30,专机顺利到达白云国际机场,相关救援人员和医疗器械早已等候多时,国际SOS和红会医院双方医疗团队就伤员病情进行现场交接,并再次检查评估伤员情况。

第一个危险情况出现了。负责本次直升机空中转运的烧伤整形科主任钟晓旻发现伤员的气管插管因为停留时间较久,已经有松脱迹象。

在机场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协助下,伤员随即被转运至AW119医疗直升机上。

15:23,完成了所有安检和通关手续后,直升机顺利起飞,轰鸣声在广州市区上空划过。红会医院的医疗团队全程紧密监护、吸痰,确保了患者气道通畅。

15:42,承载着各方团队希望的救援直升机缓缓降落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外科大楼楼顶停机坪,原本1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为19分钟。

救治

伤者3分钟进ICU 手术室早已万事俱备

早已在医院外科大楼楼顶停机坪处等候的烧伤紧急医学救援队地面队员,仅用3分钟就将伤员直接送入烧伤ICU,已经在烧伤手术室做好准备的烧伤科、麻醉科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很快开始施行气管切开手术和创面清创处理。

“我们已经评估,由于感染严重,武某需全程呼吸机辅助呼吸。”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李孝建告诉记者,转运途中,武某一直使用呼吸机呼气末正压通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呼吸、循环,“他的病情非常危重了,随时有生命危险。”

“见到武某时,他的创面感染非常严重,又臭又湿,纱布已经呈绿色。”李孝建表示,唯一方法是尽快进行气管切开术,“大面积的烧伤应该在2个小时内进行治疗,如果超过4个小时没有救治,治疗难度就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位病人是受伤后第九天才过来,危急情况可想而知。”

“患者烧伤面积高达85%,而且基本都是三度烧伤,昨天马上进行了清创,但昨晚还是没有明显的好转。”在记者到医院前,医生们对武某的病情又进行了一次讨论,“接下来要在维护患者器官功能的基础上,尽快把肢体感染的坏死皮肤、组织切除掉。”

延伸

市红十字会医院“移动ICU”首次向空中延伸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的首批航空医疗急救试点医院,是广东省5家试点医院之一。对于重度烧伤患者的空中救助,红十字会也时刻在准备着。

“早在2008年,我们建设外科大楼时,就在楼顶修建了专业的医疗直升飞机停机坪,2017年起便与金汇通航广东分公司联合开展航空医疗急救业务,并多次开展航空应急培训和演练。”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李斯明告诉新快报记者,本次救援是广东地区首次通过国际SOS组织无缝合作开展航空医疗转运危重病人,也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移动ICU”首次实现从陆地向空中延伸,完成从“院内ICU”到“陆地移动ICU”向“空中移动ICU”的发展,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获国家首批航空医疗急救试点医院后开展的首次实战救援。

编辑:白茶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