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赵燕华 通讯员 穗国规宣报道:海珠广场,广州第一座城市滨江广场,承载了无数的历史记忆:见证了海珠桥被炸与重修、解放军进城等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对外贸易、展览、接待外宾和开展文化活动,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海珠广场附近泰康路、高第街、一德路等传统商业街区的崛起。如今,这座历史地标即将重新焕发新活力了。
日前(19日),《海珠广场及周边地区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在市规委会上审议通过。近期将对1.3平方公里海珠广场及周边地区进行改造提升,拟提升品质,引入人流,通过新业态注入新活力,聚焦空间品质提升,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据透露,该工程将于明年10月前完成。
【现状】
批发业成主导产业
公共环境品质可优化空间大
据介绍,海珠广场及周边地区是广州最具传统风情的地区之一。该区域处于千年轴线上,海珠广场承接云山水脉,是广州两千年历史轴线与滨江的交汇点;同时又有十三行这一百年商行,开启广州近代一口通商的繁荣景象。换言之,海珠广场、起义路沿线不仅分布着大量的历史建筑与人文景观,同时还是一江两岸、滨水景观的重要节点。
特别是海珠广场周边,聚集了第一届广交会场馆、第一座全国最高建筑、第一座专门接待华侨的宾馆、广州解放纪念雕像等优秀现代建筑,承载着浓厚的老广州情怀,是广州市民的集体成长记忆。而海珠广场南临珠江,则拥有绵延的宾水岸线,在两岸形成连续的开放空间,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然而,海珠广场区域却面临着业态式微的现状,传统商业街衰落,批发业成为主导产业。《报告》指出,该地区以批发业为主导产业,延伸出搬运、零售、仓储、金融等配套行业。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也让传统批发零售业态走向没落。此外,近年来民间金融业地均效益(17.27万元/㎡)已超过海味干果(12万元/㎡)、服装鞋具(7.35万元/㎡)等批发业,但普通商务办公经济效益(5.76万元/㎡)仍比较低。
同时,街区品质低下,批发产业长期占道卸货,对交通影响较大,公共环境品质可优化空间较大。而建筑风貌混杂,周边立面风格不统一,缺乏维护,整体形象较差。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的建筑互相穿插。
据悉,市委市政府选取越秀区、海珠广场区域作为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质的示范区。《报告》指出,老城区要想焕发新活力,必须要在增强综合城市功能上出新出彩。
【改造】
重点提升“两广场”与“八条路”
打造吸引人流的景观步行区
此次改造提升选取的范围,将以海珠广场周边地块、海珠南广场为核心,以起义路(传统中轴线)、沿江路(一江两岸三带)为主骨架,辐射扩展至民间金融街等周边潜力提升地块与街区。具体来看,北至人民公园,东至北京路,南至南华东路,西至寺前街,包含民间金融街与即将落成的星寰商业广场等设施。总用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近期实施重点位于北岸的越秀区范畴。
如何提升品质、引入人流?《报告》提出,一方面注入新活力,借力星寰广场(恒基中心8.7万㎡办公、7.5万㎡商业)与海珠广场地下商业开发(4万㎡),升级批发商业(8万㎡)和周边酒店办公(60万㎡),永安堂等历史建筑植入文化功能。同时,保护广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塑造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活力街区。
另一方面,是聚焦空间品质,将建筑、景观、道路一体化,打造吸引人流的景观步行区,重点包括两广场(海珠广场、海珠南广场)与八条路(起义路、沿江路、长堤大马路、侨光东路、侨光西路、泰康路、回龙路、解放路)。
据统计,近期的改造提升工程,共涉及景观品质提升、道路品质提升、街区及建筑改造、夜景灯光改造等4类22项设计与施工内容。
【聚焦】
★海珠南广场打造街区博物馆
设计夜景灯光展演主题
《报告》透露了具体改造方案:“两广场”重点是场地一体化,突破红线道路街区化,慢行交通设施人性化,场地铺装精细化,绿化布局合理化。
其中,最受关注的海珠广场,将打造成千年老城的“活力眼、激活点”,营造建筑、场地、景观一体化的“泛广场”。打造立体化、网络化的慢行路径,将地下商业空间与地面公园整合一体,打造一个地下、地上人流可自由穿梭的活力公园。
此外,海珠广场将以地面景观的艺术性、功能性为首要出发点,调整地下空间方案,控制中庭开口面积,将梯间等构筑物对地面景观的影响减至最低。同时,地下商业一体化设计,紧密连接地铁站,优化地下步行联系,打造多首层的商业空间。
海珠南广场则打造街区博物馆,释放街区空间,打造文化新场所。一方面,丰富现有文化创新功能;另一方面则增加户外活动空间、改善过街设施、强化步行网络。同时打造多元主题、安全、可驻留的综合性户外活动场所。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提出要进行夜景灯光改造工程,设计展演主题,打造海珠广场周边国庆主题灯光秀。同时,拟采用泛光、轮廓等多种照明方式,对重点建筑立面进行照明,突出建筑形象,营造高雅的夜景氛围。
★道路拟增设临时停车
形成文化休闲、金融商贸、旅游接待板块
“八条路”则重点优化慢行带,优化道路断面,连贯自行车道,在骑楼街外设人行道,交叉口采用小转弯人性化处理,打开围闭绿化为铺装街角广场,并创造街角广场过街等候区;同时增设临时停车,策划每条路的主题特色,规范设施带、铺装精细化,并对建筑立面进行整饰、改造。
其中,被誉为千年轴线历史之路的起义路,将统一立面风格,增加灯光及绿化种植,成为串联人民公园、高第街、玉带濠、一德路、海珠广场的中轴之路。记者从详细设计图中发现,沿路即有改造提升节点17个,其中包括将公房改造为205㎡的起义路叙事博物馆等。
广味十足的金融之路——长堤大马路,将对孙逸仙医院和爱群大厦、海珠南路过街、新堤二横路过街、兴贤里门户四大节点进行提升。百年商行的繁荣之路——沿江路,则有新堤三马路街角、新堤二马路街角、永安堂前、侨光西路南、北京南路街角五大提升节点。
在街区及建筑改造提升方面,则以“民间金融”和“批发展贸”为主导,整合提升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文化休闲、金融商贸、旅游接待”等三大功能板块。并以恒基中心、民间金融界等活力项目,带动缤纷广场、华夏大酒店等周边项目向高端品质服务业方向提升,整饰建筑外立面,提升建筑品质。
【专家建议】需平衡好慢行系统与疏解能力的关系
据悉,这一《报告》仅是初步方案,在听取规委会委员的意见建议后,还将进行深化优化设计,并抓紧实施。据透露,该改造提升工程将于明年9月完成。
“再好的环境,秩序是乱的,也是乱的。”规委会委员陆原表示,景观营造是改造提升的一大重点,同时要打造泛广场、慢行系统,聚集人气。但要结合好周边的地铁、公交,平衡好慢行系统与疏解能力的关系,让人流到达与疏散快的同时,也能享受慢行。此外,他还提出,要注重业态的同步提升,对进入可设置门槛性的限制,或对已有的进行转型。
规委会委员冯原则表示,要将该片区看成活的城市博物馆,注重生活和游览的共生。品质提升要注意街区自身的历史特点,不建议将其整齐划一,特别是店面招牌,把个性都抹掉,便会变得呆板。“生活空间应该保留个性,保留生活的丰富性特征。”
而规委会委员潘奋表示,自己作为老广州,见证该片区的发展变迁。要想引入人流,最重要的还是交通问题,可建地下停车场,做好道路疏通,“老广因为没法停车,都不去那里”。同时,西堤二马路等可做间断性的步行街,如周末设为步行街,吸引人流。
令人关注的是,多位规委会委员均对夜景灯光提升提出建议,表示要考虑附近的居民。陆原认为,该区域的灯光要跟小蛮腰的做好联系,要有节奏,可根据建筑饰面的改造,来塑造广州风格的灯光夜景。
广州第一座城市滨江广场
海珠广场位于广州海珠桥北桥头,处于起义路与珠江的交汇处,是广州第一座城市滨江广场,由广东著名建筑师林克明负责规划设计。同时,它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对外贸易、展览、接待外宾和开展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
由战争废墟变为交通绿化广场
据史料记载,清代的海珠广场一带,是广州热闹繁盛的商贸之地,汇集有两个大规模的水果集市(果栏)和农副产品交易集市(菜栏)。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居民在此聚居,这里民房成片。
1938年,日军空袭广州,对市区狂轰滥炸,海珠广场附近的五仙门发电厂和海珠桥成为日机轰炸的重点,虽然炸弹没有直接击中过两者,但海珠广场一带的民居却遭了大殃,大量被炸毁,整个地区沦为废墟,成为当时广州市内的三大战争灾区(另两个在黄沙和今文化公园一带)受破坏最严重的一个。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无暇顾及海珠广场这一战争废墟的清理和重建工作,使该区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杂草丛生,垃圾如山。
1949年10月14日,国民党军队在撤出广州之前,炸毁了海珠桥,爆炸的破坏力令海珠广场一带更是狼藉一片。
解放军进城后,为了恢复珠江南北两岸的交通,广州市首任市长叶剑英立即下令抢修海珠桥。1950年年底,海珠桥终于修复通车。
随后,广州市政府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组织人力对海珠广场的残垣瓦砾、杂草垃圾等进行彻底清理,并拆除周边残破民房,使北自维新路口(今起义路口)、南至珠江、西至五仙门发电厂、东至回龙路的这片区域,成为宽阔干净的空旷之地。随后,广州市政府开始了广场建设规划。
1951年,广州第一个交通绿化广场正式建成,海珠桥北桥头地带以及海珠桥的往来交通由此变得畅顺自如。加上绿化优良和视野开阔,这片战争废墟彻底旧貌换新颜。
海珠广场占地面积为3.5万平方米,由于广场位于海珠桥北端,又在昔日海珠石附近,因此被命名为“海珠广场”。
广交会在这里举办了29届
海珠广场的建成,还为老广州的城市中轴线起到画龙点睛的强化效果。民国年间的广州,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市政工程改良,逐步向现代城市转型。到上世纪30年代,广州市区已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城市中轴线,这条城市中轴线由市区多栋重要公共建筑与市政设施作为“点节”而构成:从越秀山的镇海楼开始,往南依次为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府合署(今广州市政府大楼)、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维新路(今起义路)、海珠桥直至当时规划中的刘王殿(今海珠区昌岗路一带,未建成)。
这条城市轴线并非是市政当局专门规划设计的,而是在城市建设中无形中形成的,它为南北走向,纵贯广州老城区中部,而民国时期广州城的政治行政中心区又均在其上,因而被称为“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
新中国成立后,重修了海珠桥、竖立起广州解放纪念碑以及海珠广场的建成,让这条城市中轴线的特征更为明显。
1958年4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对海珠广场进行了重新规划,把它打造成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政建设的一颗明珠。1959年,新的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起义路馆)在海珠广场北面建起,从第六届广交会开始,广交会就一直在此举办,直到1973年,共举办了29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海珠广场不仅是广州著名的对外贸易中心,也是全国著名的对外贸易中心。
(孙海刚)
【链接】
海珠广场周边著名的建筑物
1、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起义路馆):广州“苏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起义路馆),亦称“广交会大厦”,是广州现存的最具代表性的“苏式”建筑之一,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位于海珠广场西北角。它建成于1959年8月,由林克明等人设计,是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工程。这栋建设从设计到竣工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广交会在此举办了29届。
目前,广交会大厦总体形制保存完整,建筑内部格局基本保持原貌,现作为服装商场经营。2008年,该建筑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2、广州宾馆:上世纪60年代全国最高建筑
广州宾馆位于海珠广场东北角,由广东著名建筑师莫伯治设计,建成于1968年,是专为前来广州参加广交会的宾客设计建造的。因为自广交会举办以来,住宿紧张一直是老大难问题。1965年,周恩来总理决定由中央出资,兴建一座大型高档的宾馆来解决这个问题。宾馆的最初设计方案,是一栋总体布局与西侧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起义路馆)呈平面对称的建筑,后来经过反复讨论,最终选用了“一”字形的不对称平面布局方案,得到周总理的批准。
广州宾馆楼高86米,高27层,是当时全国最高建筑,那个时候的广州人,都习惯称它为“27层”。2014年它被列入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
3、华侨大厦:1949年后广州第一座专门接待华侨的宾馆
华侨大厦(今华厦大酒店)位于海珠广场的东边,建成于1957年,是广场周边最早建成的大型建筑,旨在解决当时华侨在广州的住宿问题,是广州第一座以接待华侨、侨眷为主的宾馆。
华侨大厦的建筑风格主要为“苏式”特征,也融入了民族装饰元素,主楼高8层,两侧翼楼高各6层,可提供690余个床位。它是当时全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政府给予了钢材、水泥、木材三大材料的支持。
上世纪90年代,华侨大厦进行了扩建,在南侧新建一座39层高层塔楼,之后更名为“华厦大酒店”。
华侨大厦北侧是侨联大厦,高七层,是在旧的建筑物基础上改扩建而成,在当年与华侨大厦共同承担了接待华侨、侨眷的功能。
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侨光馆)位于华侨大厦南侧,高五层,曾承办三届广交会。在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起义路馆)建成后,它便不再承办广交会,改作广东省工业展览馆使用。现在,它是一间热闹喧嚣的酒楼。
4、广州解放纪念雕像
1959年10月,在纪念广州解放十周年之际,在海珠广场北端的交通环岛中央,竖起了一座用花岗岩雕成的“广州解放纪念雕像”。该纪念雕像高16米,由雕塑家尹积昌创作,底座刻有叶剑英题写的“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解放纪念”。
“文革”期间,广州解放纪念雕像被拆除。直到1980年,新的广州解放纪念雕像才被重新竖立。此雕像的解放军战士昂首挺胸,造型粗犷,由雕塑家潘鹤、梁明诚创作,与早期雕像的风格有所不同。
1963年羊城八景评选,海珠广场和广州解放纪念雕像组成的景观,以“珠海丹心”之名入选,成为广州城建中一张著名名片。
5、谊园
1959年,广州市政府在原歌剧院的用地上,建设了一座园林式展览馆,为“处于反帝斗争最前线”、产品无法出口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提供一个商品出口的展销场地。这座园林式展览馆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命名为“谊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