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中大“男神”共唱《涛声依旧》,金曲回顾流行音乐40年
文图金羊网记者张璐瑶
3名中大中文系男神齐唱改革开放40年流行音乐金曲,是怎样的场景?1月3日晚,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学专家李炜,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彭玉平与我国著名词曲作家、著名音乐制作人陈小奇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小礼堂共唱一曲《涛声依旧》,畅谈中国流行音乐40年。
图为陈小奇(中)与李炜(右)、彭玉平(左)畅谈流行音乐
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的陈小奇,是公认的中国流行音乐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创作出《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我不想说》、《高原红》等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金曲。
此次重回母校,他与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校友师生们一起回顾广东在改革开放40年浪潮中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解析“西北风”与“岭南风”,大方分享自己创作的灵感和意境来源。
改革开放造就广东流行音乐黄金年代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1993年,陈小奇创作的歌曲《涛声依旧》在当年央视春晚唱响后传遍全国,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几乎人人都能哼唱几句。这首歌也连续入选“中国改革开放20年、30年、40年金曲选”。
回顾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陈小奇感慨,说起流行音乐,广东有一种独特的自豪感。流行音乐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发源、成长于广东。“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
流行音乐最初并不被看好。“1987年,我在湖北参加一个研讨会,一个作曲家劈头盖脸把流行音乐骂了一顿。”陈小奇说。但这种纯自然的演唱方式却不可阻挡地流行于大众。尤其是音乐茶座、太平洋影音,这两个标志性事件使广州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
改革开放初期,广州东方宾馆在广交会期间开放音乐茶座,造就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歌手。“当时主要是满足港台客商需求开放的现场表演,模仿港台歌手演唱港台流行歌曲,这种模仿让港台客商感觉很亲切。那一时期,涌现出一批‘广州邓丽君’、‘广州罗大佑’等模仿歌手。”陈小奇说。
1979年,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太平洋的盒带在内地初一卖,就火了。上世纪80年代,陈小奇曾许多次看见有人一麻袋一麻袋现金背进太平洋的大楼,就是为了买太平洋出的盒带。“内地流行音乐市场迅速火爆起来,整个80年代,太平洋公司几乎每隔一段时间赚的钱都能建一栋大楼。”
“从小人物中输出大时代。”在彭玉平看来,陈小奇的许多代表作品,都暗含着时代洪流中的百姓故事。比如《大哥你好吗》、《我不想说》,都是描摹改革开放初期打工妹的故事,背后折射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南下打工浪潮。
“广东有很多改革开放故事,用流行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来展现,空间非常广阔。”陈小奇说。
古典诗词浸润出“岭南风”音乐作品
“很多歌手歌唱得不错,但好的歌词越来越少。”李炜感叹。
写词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曾经唐诗满分的陈小奇,也正是以其典雅、空灵、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南派艺术风格独步大陆乐坛。
纵观流行音乐40年,上世纪80年代,“西北风”横扫乐坛,中国原创音乐迎来第一个高峰。“这个高峰,北京、广州各占一半,分别有两首开山之作:《一无所有》和《信天游》。”陈小奇说。
这种宣泄性特别强的、半摇滚的唱法在上世纪80年代诞生、流行,在陈小奇看来,也有时代的原因。“那时候,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向上的格调,大家都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都在寻找自己的根。”
几年之后,这种唱法逐渐被时代淘汰,人们开始呼唤反映城市题材和改革开放故事的元素。这时,处在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广东诞生“岭南风”,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占据流行市场。
从《高原红》到《涛声依旧》,陈小奇的作品中,既有“西北风”也有“岭南风”,创作的灵感从何而来?他透露,古典诗词是他知识积累的主要来源。比如写《烟花三月》,就从《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汲取灵感。“诗词中的意境,要多美有多美。”
“陈小奇写的《灞桥柳》,陕味儿十足,就像刚吃了羊肉泡馍写出来的一样。”李炜说。陈小奇透露,自己最喜欢南风。广东岭南文化的元素给广东流行音乐的生长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机:广东的海洋文明打开了眼界,岭南文化的审美趣味赋予南派创作的温婉清新。
烟雨浸润出的岭南文化让陈小奇的作品有了不一样的意境。“我们创作受到意境的制约很大。”陈小奇说,“有意境也要有生活,你周边的人、环境、自己的所思所想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从里面体悟、提炼、找到你需要的东西,这本身就是深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