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如何发展成热点?多位省政协委员建议:从清理职业教育歧视开始
金羊网 记者周聪
在今年的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职业教育成为众多委员关注的热点。
据悉,截至2017年年底,广东共有中职院校621所,高职院校87所,在校生超过200万人。在广东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的过程中,广东职业教育该如何发展?多位委员从广东职业教育的办学、育人以及职业人才晋升方面建言献策。
办学
发展企业参与兴办职业教育
省政协委员欧阳少林表示,广东职教的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投入不足,相当部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特别在校企合作方面,虽然职业院校也有与企业合作的强烈愿望,但产学合作的长效机制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在他看来,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让企业成为学校股东中的一员,学校的发展与企业的利益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者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校企合作、深度产教融合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此,他建议,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首先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清理或修改不适应混合所有制发展的陈规旧法,化解法律冲突。加快制订指导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发展的政策意见,明确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法律地位、机构属性、资产结构、管理体制等。
“同时,循序渐进推进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欧阳少林建议,让各类社会力量通过“混合制”参与到试点中,实现“强强联合、优势力促”。
育人
建立跨界人才孵化基地
在职业人才的培育方面,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带来了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
提案指出,近年,广东从“广东制造”逐渐向“广东智造”转型,越来越多的广东科技创新企业走上国际舞台,比如广东的无人机、无人船,都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而这些产业的背后,急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来支撑。但这不是单一的技能人才,而是复合跨界型技能人才。
对此,农工党广东省委会提出,建立跨界人才孵化基地。以政府为主导制定跨界人才培养指标,制定职业教育培养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更新培养模式,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同研究探讨制定培养内容和专业更新情况。还可以利用新型学徒制来建设跨界人才孵化基地,并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院校参与”的原则为引导,在企业等用人单位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
晋升
清理歧视性人才评价制度
“我省中职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重正持续下降。”省政协委员章成国表示,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比例从上一年的41.0%下滑至40.25%。在他看来,这一结果主要与广东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的歧视性人才评价制度有关。
章成国表示,应消除岗位招聘条件歧视,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技术专业较强的岗位招聘上,应向职业教育人才倾斜,不再设置全日制大学和学位等附加条件;同时,不能把职业教育办成失去上升通道的“断头”教育,章成国建议提高高等院校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