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赫章“永远不走的援黔医疗队" 融媒体报道之一:番禺来的白衣天使“阿西里西”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陈李育 杨昌鼎 宋玟瑾 徐昆 发表时间:2019-04-17 15:24

 

“我还以为自己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就在最近的一个月内,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木营村的高彩香经历了忧喜两重天。是广州番禺区的援黔医疗专家,让她迎来了人生的希望。

高彩香的双膝受类风湿性关节炎困扰30余年,两条本该笔直的双腿变形成“X”型,根本无法站立。找到当地的医生,医生们看后总是摇着头告诉她,这么严重的病“县里治不了”。从未出过“县门”的高彩香别无选择,只得一次次找到县里的骨科医生寻一线生机。

最近的一个偶然机会,高彩香听说县里有广州番禺区的专家,她立即挂号求医,得到了热情的接诊。

如今,在番禺专家的治疗下,高彩香的一条腿已能站立,另一条腿即将进行下一次手术。高彩香或许并不知道,她的这份幸运,源于依托“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而来的山海之约。

2016年起,自国家卫生计生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在贵阳共同召开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启动大会后,全国众多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加大对贵州的帮扶力度,助推我省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017年,广州市番禺区与毕节市赫章县达成医疗对口帮扶,一支千里之外的医疗团队来到赫章县,送医上门,让山区群众“不出县就可以看好病”。

作为全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赫章县,经济、人才等多重因素制约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和高彩香一样,父老乡亲们患上严重一点的病,一般都得出县求医问诊。如今,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专家看病,还有不少患者从邻省、邻县慕名前来求医。番禺援黔医疗队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赫章的医疗救护水平,当地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们“阿西里西” (“阿西里西”是彝族语言,其意思是“我们的好朋友” )。

两年来,15名来自广州市番禺区的援黔医生先后到赫章进行定期帮扶。上一批刚走,下一批立马赶到,番禺的白衣天使交棒接力、目标明确——扎根赫章,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50多岁的肖庆宣匆匆走在去医院门口小饭店的路上。母亲的病不能再拖了,去县里找番禺专家诊疗是最大的希望。

肖庆宣的母亲今年80多岁,住在距离县城40公里外的哲庄村。由于气候潮湿、长期走山路等原因,这里有不少复杂疑难的危重关节疾患者,肖庆宣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多年来,一直拖着严重变形的肢体艰难行走。

今年4月初,母亲的腿已严重到无法站立,县里好几家医院和诊所得到的答案一致:“县里治不了,去外地的大医院看看”。

可是,母亲已年过八十,乘车几百公里求医并不现实。不能去外地,县里又治不好,母亲的病成了肖庆宣的心病。

“听说县里有一支广州的专家团队,其中还有骨科医生。”一刻也不敢耽搁,肖庆宣来县中医院找医生,听说他们正在对面吃饭,又马不停蹄跑了去。

焦急地说明来意后,来自广州番禺中医院的骨科医生谭本前放下手中的碗筷,当场就给肖正明的母亲做起了检查。

“可以治疗,但是,手术难度很大。”肖庆宣后来多次复述着谭医生当时的话语,他至今也忘不了,谭医生说还有救的那一幕。

两次手术下来,母亲已能下床行走,肖庆宣在医院里逢人便夸“多亏有了这群好医生。”

“以前县里的医院是不敢动这类手术的,大部分会建议转诊。”县中医院住院医师高深感叹援黔医生的精湛医术。同为医生的他,认为援黔医疗队的到来,让赫章县更多危重症患者迎来了救治的希望。

“援黔医生已在县里创下多个首例。”赫章县卫健局局长徐聪说,两年来,援黔医生已在该县实施手术2400余例,其中桥接钢板手术、小儿全麻气管插管等手术为赫章县内首例,全县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明显提高。

“哇哇哇”,一声声婴儿的初啼,从赫章县人民医院产科产房传来。

“母女平安。”一句话,让守候在产房外的家人长长舒了一口气,也让来自广州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的援黔医生林佳媚眉头舒展开来。

这是4月12日。事出紧急,当晚,46岁的高龄产妇因腹痛休克被紧急送往医院。当天值班的林佳媚立即对产妇进行剖腹探查——宫角妊娠破裂出血,胎儿已经暴露出腹腔,必须马上手术,否则产妇与胎儿都将有生命危险。

手术室外,是焦急的家属。“情况严重,要不要转院去大医院,这里的医生能行么?”家属心里没底。

手术室内,林佳媚一脸凝重,一边紧张地手术,一边通过仪器实时了解产妇与胎儿情况。

手术灯灭,经历2小时与死神的争夺,产妇与孩子被送出手术室,母女平安。

“是番禺的医生救了老婆一命,感谢她们。”当晚,产妇家属在朋友圈特地感谢了番禺的医生们,林佳媚在微信帖子后回复:“职责所在,平安就好。”

简单的一句话,刚刚经历的艰难却只字未提。这样的紧急救治情况几乎每周都在上演,林佳媚凭借着精湛的技术、细致的观察,守护着赫章这片土地上孕产妇及胎儿的安危。

“手术一共清出了6000毫升的血,相当于把孕妇全身的血都流干净了,对县级医院来说这是难度很大的手术了,压力其实很大,林老师都自己扛着。”赫章县人民医院产科医生姚冉说。

如今,许多到县医院生产的产妇一来便问“番禺的专家在么?”“看见林医生在,我们就放心了。”

不仅和患者亲切互动,林佳媚还与县里的医生们结下深厚的情谊。去年入冬时,林佳媚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双毛线拖鞋。这是院里一位当地医生担心她冬天怕冷,为她亲手织就的。林佳媚笑着说:“本来想带回去留作纪念,结果真的挺冷的,还是穿起来了。”

冬天里一双针织的拖鞋,产妇出院发来感谢的微信,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林佳媚深深感到“她们信任我,也关心我。”

说起与患者、与当地医生护士的情谊,见惯生离死别的医生,此刻也变得柔情起来。

在林佳媚看来这次来黔,自己肩负责任而来,必然不辱使命。

另一方面,经过8个多月援黔工作,赫章已成为了令她关切、充满回忆的第二故乡。这好像已不仅仅是一场任务,而是一个山与海的约定。她有幸参与其中。

“能不能给我挂一下骨科门诊,广州专家的号。”“你好,请问一下骨科门诊在几楼。”……早晨10点,赫章县中医院骨科门诊的候诊处,排队等候问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医护人员们忙得脚不沾地。但在一年前,中医院门诊却是“无人问津”,每天前来看病的群众寥寥无几。

“可以这么说,我们当时就是县里最弱、最差的医院,一个月手术不超过30台,没人想过看病要来中医院。”说起医院当时的情况,院长王桂芬毫不避讳当时医疗水平的“弱”。

改变发生在2017年,广州市番禺区开始对赫章县中医院进行对口帮扶。龚利鑫、谭本前等专家,先后组团到赫章县中医院开展工作。

医疗队带来了新的技术,赫章县中医院微信公众号上,诸多“首例”刷新医院纪录,更记录着医院的进步。

在医院工作了9年的骨科医生朱嘉俊说,通过援黔医疗队的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医院救治能力大大提高。“说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们就连阑尾炎手术都要开刀治疗,番禺医生们教我们做腹腔镜微创手术,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医疗队还要打造一支留得住、业务强、“带不走”的医疗技术队。番禺医生将“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开展手术示教、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等培训当地医护管人员。

“现在我们的科室数量增加了一倍还多,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杂症都可以处理。”王桂芬说,如今的赫章县中医院,就医环境整洁有序,医务人员热情自信,就诊流程优化,医疗服务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几年前中医院只有七八个科室,服务能力堪比“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后,除了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帮扶,番禺区中医院还在项目资金、医用设备等方面对赫章鼎力扶持。

从番禺出发,注射泵、防辐射服、手术更衣设备、中医经典文献书籍等价值近5万元的设备与资料运入赫章县中医院,同时1500万元资金投入到赫章县中医院番禺楼等医疗项目中。

数据显示,2018年,县中医院服务门急诊118400人次,同比增长13.75 %,出院患者9222人次,同比增长了68.38 %。从无人问津,到患者慕名求医,援黔专家的到来不仅填补了医院的技术空白,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说起这些变化,王桂芬眼泛泪花:“番禺医生给中医院真正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帮扶”。

健康扶贫,医路黔行。

在两地不断深化健康扶贫协作的过程中,如何结合广州市番禺区医疗卫生资源优势和赫章县健康扶贫实际需求,让贫困群众尽享健康红利,成为了两地一直以来共同努力的目标。

赫章县副县长唐瑜说:“县里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上来了,病人不出县就能看好病,节省了费用。加上有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很大缓解。”

赫章县卫健局局长徐聪对此颇有同感。“援黔医疗帮扶,不仅改善了全县医疗服务条件,提升了我县医疗服务能力,最主要是减少了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出现,对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脱贫攻坚战鼓急。在脱贫攻坚决战之年,赫章县全县上下鏖战正酣,“打赢攻坚战、誓摘脱贫帽”成为干部群众的共同目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健康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是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

山海结盟,来自番禺医疗队的帮扶,使赫章“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的目标更进一步。

还有不到半个月时间,作为精准扶贫户的高彩香就要进行第二次手术了。

一场山海之约,让高彩香结束长达30余年之久的病魔困扰。

山海相连,让更多山区群众的“健康梦”不再遥远。(策划:邓航 本网记者:陈李育 杨昌鼎 宋玟瑾 徐昆) 

编辑:空明
数字报
扎根赫章“永远不走的援黔医疗队" 融媒体报道之一:番禺来的白衣天使“阿西里西”
多彩贵州网  作者:陈李育 杨昌鼎 宋玟瑾 徐昆  2019-04-17

 

“我还以为自己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就在最近的一个月内,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木营村的高彩香经历了忧喜两重天。是广州番禺区的援黔医疗专家,让她迎来了人生的希望。

高彩香的双膝受类风湿性关节炎困扰30余年,两条本该笔直的双腿变形成“X”型,根本无法站立。找到当地的医生,医生们看后总是摇着头告诉她,这么严重的病“县里治不了”。从未出过“县门”的高彩香别无选择,只得一次次找到县里的骨科医生寻一线生机。

最近的一个偶然机会,高彩香听说县里有广州番禺区的专家,她立即挂号求医,得到了热情的接诊。

如今,在番禺专家的治疗下,高彩香的一条腿已能站立,另一条腿即将进行下一次手术。高彩香或许并不知道,她的这份幸运,源于依托“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而来的山海之约。

2016年起,自国家卫生计生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在贵阳共同召开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启动大会后,全国众多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加大对贵州的帮扶力度,助推我省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017年,广州市番禺区与毕节市赫章县达成医疗对口帮扶,一支千里之外的医疗团队来到赫章县,送医上门,让山区群众“不出县就可以看好病”。

作为全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赫章县,经济、人才等多重因素制约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和高彩香一样,父老乡亲们患上严重一点的病,一般都得出县求医问诊。如今,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专家看病,还有不少患者从邻省、邻县慕名前来求医。番禺援黔医疗队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赫章的医疗救护水平,当地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们“阿西里西” (“阿西里西”是彝族语言,其意思是“我们的好朋友” )。

两年来,15名来自广州市番禺区的援黔医生先后到赫章进行定期帮扶。上一批刚走,下一批立马赶到,番禺的白衣天使交棒接力、目标明确——扎根赫章,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50多岁的肖庆宣匆匆走在去医院门口小饭店的路上。母亲的病不能再拖了,去县里找番禺专家诊疗是最大的希望。

肖庆宣的母亲今年80多岁,住在距离县城40公里外的哲庄村。由于气候潮湿、长期走山路等原因,这里有不少复杂疑难的危重关节疾患者,肖庆宣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多年来,一直拖着严重变形的肢体艰难行走。

今年4月初,母亲的腿已严重到无法站立,县里好几家医院和诊所得到的答案一致:“县里治不了,去外地的大医院看看”。

可是,母亲已年过八十,乘车几百公里求医并不现实。不能去外地,县里又治不好,母亲的病成了肖庆宣的心病。

“听说县里有一支广州的专家团队,其中还有骨科医生。”一刻也不敢耽搁,肖庆宣来县中医院找医生,听说他们正在对面吃饭,又马不停蹄跑了去。

焦急地说明来意后,来自广州番禺中医院的骨科医生谭本前放下手中的碗筷,当场就给肖正明的母亲做起了检查。

“可以治疗,但是,手术难度很大。”肖庆宣后来多次复述着谭医生当时的话语,他至今也忘不了,谭医生说还有救的那一幕。

两次手术下来,母亲已能下床行走,肖庆宣在医院里逢人便夸“多亏有了这群好医生。”

“以前县里的医院是不敢动这类手术的,大部分会建议转诊。”县中医院住院医师高深感叹援黔医生的精湛医术。同为医生的他,认为援黔医疗队的到来,让赫章县更多危重症患者迎来了救治的希望。

“援黔医生已在县里创下多个首例。”赫章县卫健局局长徐聪说,两年来,援黔医生已在该县实施手术2400余例,其中桥接钢板手术、小儿全麻气管插管等手术为赫章县内首例,全县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明显提高。

“哇哇哇”,一声声婴儿的初啼,从赫章县人民医院产科产房传来。

“母女平安。”一句话,让守候在产房外的家人长长舒了一口气,也让来自广州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的援黔医生林佳媚眉头舒展开来。

这是4月12日。事出紧急,当晚,46岁的高龄产妇因腹痛休克被紧急送往医院。当天值班的林佳媚立即对产妇进行剖腹探查——宫角妊娠破裂出血,胎儿已经暴露出腹腔,必须马上手术,否则产妇与胎儿都将有生命危险。

手术室外,是焦急的家属。“情况严重,要不要转院去大医院,这里的医生能行么?”家属心里没底。

手术室内,林佳媚一脸凝重,一边紧张地手术,一边通过仪器实时了解产妇与胎儿情况。

手术灯灭,经历2小时与死神的争夺,产妇与孩子被送出手术室,母女平安。

“是番禺的医生救了老婆一命,感谢她们。”当晚,产妇家属在朋友圈特地感谢了番禺的医生们,林佳媚在微信帖子后回复:“职责所在,平安就好。”

简单的一句话,刚刚经历的艰难却只字未提。这样的紧急救治情况几乎每周都在上演,林佳媚凭借着精湛的技术、细致的观察,守护着赫章这片土地上孕产妇及胎儿的安危。

“手术一共清出了6000毫升的血,相当于把孕妇全身的血都流干净了,对县级医院来说这是难度很大的手术了,压力其实很大,林老师都自己扛着。”赫章县人民医院产科医生姚冉说。

如今,许多到县医院生产的产妇一来便问“番禺的专家在么?”“看见林医生在,我们就放心了。”

不仅和患者亲切互动,林佳媚还与县里的医生们结下深厚的情谊。去年入冬时,林佳媚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双毛线拖鞋。这是院里一位当地医生担心她冬天怕冷,为她亲手织就的。林佳媚笑着说:“本来想带回去留作纪念,结果真的挺冷的,还是穿起来了。”

冬天里一双针织的拖鞋,产妇出院发来感谢的微信,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林佳媚深深感到“她们信任我,也关心我。”

说起与患者、与当地医生护士的情谊,见惯生离死别的医生,此刻也变得柔情起来。

在林佳媚看来这次来黔,自己肩负责任而来,必然不辱使命。

另一方面,经过8个多月援黔工作,赫章已成为了令她关切、充满回忆的第二故乡。这好像已不仅仅是一场任务,而是一个山与海的约定。她有幸参与其中。

“能不能给我挂一下骨科门诊,广州专家的号。”“你好,请问一下骨科门诊在几楼。”……早晨10点,赫章县中医院骨科门诊的候诊处,排队等候问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医护人员们忙得脚不沾地。但在一年前,中医院门诊却是“无人问津”,每天前来看病的群众寥寥无几。

“可以这么说,我们当时就是县里最弱、最差的医院,一个月手术不超过30台,没人想过看病要来中医院。”说起医院当时的情况,院长王桂芬毫不避讳当时医疗水平的“弱”。

改变发生在2017年,广州市番禺区开始对赫章县中医院进行对口帮扶。龚利鑫、谭本前等专家,先后组团到赫章县中医院开展工作。

医疗队带来了新的技术,赫章县中医院微信公众号上,诸多“首例”刷新医院纪录,更记录着医院的进步。

在医院工作了9年的骨科医生朱嘉俊说,通过援黔医疗队的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医院救治能力大大提高。“说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们就连阑尾炎手术都要开刀治疗,番禺医生们教我们做腹腔镜微创手术,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医疗队还要打造一支留得住、业务强、“带不走”的医疗技术队。番禺医生将“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开展手术示教、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等培训当地医护管人员。

“现在我们的科室数量增加了一倍还多,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杂症都可以处理。”王桂芬说,如今的赫章县中医院,就医环境整洁有序,医务人员热情自信,就诊流程优化,医疗服务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几年前中医院只有七八个科室,服务能力堪比“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后,除了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帮扶,番禺区中医院还在项目资金、医用设备等方面对赫章鼎力扶持。

从番禺出发,注射泵、防辐射服、手术更衣设备、中医经典文献书籍等价值近5万元的设备与资料运入赫章县中医院,同时1500万元资金投入到赫章县中医院番禺楼等医疗项目中。

数据显示,2018年,县中医院服务门急诊118400人次,同比增长13.75 %,出院患者9222人次,同比增长了68.38 %。从无人问津,到患者慕名求医,援黔专家的到来不仅填补了医院的技术空白,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说起这些变化,王桂芬眼泛泪花:“番禺医生给中医院真正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帮扶”。

健康扶贫,医路黔行。

在两地不断深化健康扶贫协作的过程中,如何结合广州市番禺区医疗卫生资源优势和赫章县健康扶贫实际需求,让贫困群众尽享健康红利,成为了两地一直以来共同努力的目标。

赫章县副县长唐瑜说:“县里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上来了,病人不出县就能看好病,节省了费用。加上有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很大缓解。”

赫章县卫健局局长徐聪对此颇有同感。“援黔医疗帮扶,不仅改善了全县医疗服务条件,提升了我县医疗服务能力,最主要是减少了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出现,对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脱贫攻坚战鼓急。在脱贫攻坚决战之年,赫章县全县上下鏖战正酣,“打赢攻坚战、誓摘脱贫帽”成为干部群众的共同目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健康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是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

山海结盟,来自番禺医疗队的帮扶,使赫章“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的目标更进一步。

还有不到半个月时间,作为精准扶贫户的高彩香就要进行第二次手术了。

一场山海之约,让高彩香结束长达30余年之久的病魔困扰。

山海相连,让更多山区群众的“健康梦”不再遥远。(策划:邓航 本网记者:陈李育 杨昌鼎 宋玟瑾 徐昆)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