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力 眼力 脑力 笔力,记者蹲点历炼四力 接力书写广州经验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焕坤 发表时间:2019-05-13 06:43

【总结篇】

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明辨真伪、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4月15日至5月13日,羊城晚报广州新闻全媒体编辑部派出8名记者,兵分多路,深入社区,蹲点街头巷尾,围绕“追求精细”“向美而生”“大写的人”“提升品质”这四大主题,为市民带来21篇生动鲜活的新闻故事,以小切口力呈广州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方方面面,探索一个个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理念。

回顾一个月来的采访,记者们深扎大地做出贴近人心作品的同时,感触感悟良多——


专题策划 陈春凝

统筹 李焕坤

配图 陈春鸣


金羊网记者 梁怿韬

眼口手脚用上 才有更深认识

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精细化的广州公共交通……作为一名跑线记者,我对前两个广州城市管理的工作重点十分熟悉;作为一名交通迷,我对后者也并不陌生。

看似熟悉,但蹲点之后,才发现平时不知的亮点。如果不是去广州火车站西广场公厕蹲点,我不会去了解这间公厕的建设时间,也正以此打开环卫工人的话匣子,他们给我介绍广州公厕的发展;平时搭公交车,可能很少有机会和司机及乘客聊天,也正是因着这次蹲点,可以好好和司机乘客聊天,了解他们对广州公共交通的真切看法。

也许通过日常积累或者官方发的素材,记者无需去现场也能写出新闻,但只有真的来到公共厕所和垃圾站,才有新的认识。不是一般的随便逛逛,而是眼口手脚通通用上的深蹲,这样才会对看似熟悉的东西有更深的认识。

金羊网记者 甘韵仪

看似重复单调 实则无比温情

4月底的广州,天气非常舒爽,晚上7点多我来到番禺石楼与出租屋管理员汇合。夜色中,他们用手电筒对着自己做了个“鬼脸”表示欢迎,我却发现看似轻松活泼的他们已巡查一个多小时,额头已出汗。

跟着他们上夜班,跑了两条村,工作是重复单调的,每天晚上从6时到9时,穿梭在一条条村道、一栋栋出租屋中,爬上爬下检查安全;也细致到位,防盗网逃生窗扭上铁线“上锁”,也要测试下紧急关头能否快速扭开;更接地气,常常听到村民、租客热情地招呼他们吃晚饭。他们兢兢业业地做好管理工作,为来穗人员提供五星级的安全服务,而这仅仅是广州众多出租屋精细化管理的一角。

金羊网记者 何伟杰

城市管理做到极致 老百姓才是受惠者

我一直觉得,城市治理是一个“高大上”的话题,至少对老百姓而言是如此。但经过连日在广州街头的蹲点,我才发现,当城市管理做到极致时,老百姓才是最大的受惠者。

比如花城的打造。从一枝独秀到四季有花,广州花城越来越漂亮。但这并非门面工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政府的引导下,很多市民在阳台上种起了各种花卉。花城之美,正深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城市气质。我们更欣喜地发现,居民们开始积极参与到自家家园的改造当中。比如,荔湾泮塘五约微改造,两名社区规划师扎根两年,倾听村民的改造意见。从政府主导,到百姓共同参与,这是广州城市治理从粗放到精细化演变的最好注脚。

金羊网记者 刘云

再看沙河街 景象大不同

或许是因为15年前曾经常在上下班时间经过沙河街,所以对当年广州出名的堵车点——沙河街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没想到因为“城市治理 广州样本”专题,时隔多年,又一次来到沙河街,景象大不同!

以往造成车堵人堵的小拖车,不在机动车道上“横行”了,有了属于自己的“专用道”;乱穿马路、翻越栏杆的行人少了,十分有序地按交通路指示在斑马线上穿行;临时占道卸货车辆没了,因为有电子监控摄像头时时盯着,并有巡逻人员随叫随到;小摊小贩也没了踪迹,原来在沙河街周边批发市场里,开辟了专区,给他们入室经营……

一个曾经人多车多、乱象丛生的沙河街,在综合治理的“绣花之手”打造下,变得井然有序。不得不说,这是管理者们用心用情、精准发力的治理硕果。作为广州人,我更愿意看到这样的景象,hold得住,留得久,伴随地铁11号线的施工建设,昔日著名拥堵街,将会更加路通、财通、人通、心通。

金羊网记者 宋昀潇

坐摩托车巡街一遍 方知基层治理不易

到白云区大朗村采访的那日,广州一直下着雨,还好当我跨上蹲点对象红棉侠岑志良的摩托车后座时,雨过天晴了。道路路况复杂,板车、摩托、皮卡、货斗飞驰,大雨刚过,四处施工的路上一片泥泞,可以想象,晴天时这里一定是尘土飞扬。摩托车行驶在羊肠小道上,总有往来车辆毫不相让,岑志良只得见缝插针,使得坐在后排的我心惊肉跳。所幸岑志良车技了得,我们才得以顺利巡街。

记忆最深的是,我问他这路你走了几遍,他直言少则千遍多则近万,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和那辆鲜红摩托总会出现在大朗。听罢,佩服之情油然而生,摩托巡视虽看似简单,但其背后的风险几人可知?摩托不似小车可遮风挡雨,不像徒步能施施而行,是责任与使命让岑志良等基层治理者一坚守便是365日日日不缺。

金羊网记者 李焕坤

亮丽的数据背后 莫忘治理者付出

“海珠湿地,全国特大城市中心规模最大的湿地”,也许是这句话听得多了,总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即使翻看它的转变史,几句轻飘飘的话也没什么感觉,但真正去蹲点,方知治理者的不易。

走进不对游人开放的生态保育区,海珠湿地不加修饰的野趣更加显露无遗,农技人员穿着水鞋、戴着草帽,汗涔涔的脸上是无比专注,每天,他们要育苗、嫁接、种植;科研人员也不像我想的那样坐在电脑前观测数据,而是下到田里、下到水中采样……风吹日晒、雷雨台风,也阻挡不了他们保卫这片绿核的心。6年,鸟类增加到177种,果树增至200多个品种,昆虫增至285种,鱼类增至58种,光鲜亮丽的数据背后莫忘治理者的艰辛付出。

金羊网记者 张豪

基层治理+特色产业 或是乡村振兴抓手

从广州市区出发,记者驱车140公里,来到广州版图最北端的从化莲麻小镇。莲麻村原本是偏僻的贫困村,特色小镇的打造,让其面貌焕然一新。

走近莲麻小镇,青瓦白墙,绿树掩映,每条街巷之间干净整洁。在走访的过程中,记者还观察到不少本地年轻人在家里开起了民宿,酿起了酒。凭着直觉,记者向莲麻村村支书潘安娜求证,果不其然,近年来有近30%的年轻人回乡发展,村里主要发展民宿产业和酿酒产业,在产业的带动下,村民的收入激增。

从莲麻村的崛起,无疑可窥探出乡村振兴思路一二:提升人居环境,结合自身特色发展“产业振兴”,或是乡村振兴的两大抓手。这样才能实现“乡村变得更美,村民变得更富”。

金羊网记者 陈秋明

在底片中“寻宝” 犹胜走街串巷

为了让读者从照片中真实直观地感受到羊城的新旧变化,从而在历史变迁中寻找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提升痕迹,我特意去买了一个底片扫描仪,在几大堆底片里翻来覆去“寻宝”,这种工作量,耗费的精力绝对不亚于走街串巷、爬楼登塔的外出拍摄。

城市日新月异的面貌,街坊生活变好的幸福笑容,“绣花”者一滴滴艰辛的汗珠……庆幸用相机记录了下来,数码时代与胶片时代的广州“碰撞”着实让我感动。

编辑:alan
数字报
脚力 眼力 脑力 笔力,记者蹲点历炼四力 接力书写广州经验
金羊网  作者:李焕坤  2019-05-13

【总结篇】

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明辨真伪、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4月15日至5月13日,羊城晚报广州新闻全媒体编辑部派出8名记者,兵分多路,深入社区,蹲点街头巷尾,围绕“追求精细”“向美而生”“大写的人”“提升品质”这四大主题,为市民带来21篇生动鲜活的新闻故事,以小切口力呈广州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方方面面,探索一个个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理念。

回顾一个月来的采访,记者们深扎大地做出贴近人心作品的同时,感触感悟良多——


专题策划 陈春凝

统筹 李焕坤

配图 陈春鸣


金羊网记者 梁怿韬

眼口手脚用上 才有更深认识

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精细化的广州公共交通……作为一名跑线记者,我对前两个广州城市管理的工作重点十分熟悉;作为一名交通迷,我对后者也并不陌生。

看似熟悉,但蹲点之后,才发现平时不知的亮点。如果不是去广州火车站西广场公厕蹲点,我不会去了解这间公厕的建设时间,也正以此打开环卫工人的话匣子,他们给我介绍广州公厕的发展;平时搭公交车,可能很少有机会和司机及乘客聊天,也正是因着这次蹲点,可以好好和司机乘客聊天,了解他们对广州公共交通的真切看法。

也许通过日常积累或者官方发的素材,记者无需去现场也能写出新闻,但只有真的来到公共厕所和垃圾站,才有新的认识。不是一般的随便逛逛,而是眼口手脚通通用上的深蹲,这样才会对看似熟悉的东西有更深的认识。

金羊网记者 甘韵仪

看似重复单调 实则无比温情

4月底的广州,天气非常舒爽,晚上7点多我来到番禺石楼与出租屋管理员汇合。夜色中,他们用手电筒对着自己做了个“鬼脸”表示欢迎,我却发现看似轻松活泼的他们已巡查一个多小时,额头已出汗。

跟着他们上夜班,跑了两条村,工作是重复单调的,每天晚上从6时到9时,穿梭在一条条村道、一栋栋出租屋中,爬上爬下检查安全;也细致到位,防盗网逃生窗扭上铁线“上锁”,也要测试下紧急关头能否快速扭开;更接地气,常常听到村民、租客热情地招呼他们吃晚饭。他们兢兢业业地做好管理工作,为来穗人员提供五星级的安全服务,而这仅仅是广州众多出租屋精细化管理的一角。

金羊网记者 何伟杰

城市管理做到极致 老百姓才是受惠者

我一直觉得,城市治理是一个“高大上”的话题,至少对老百姓而言是如此。但经过连日在广州街头的蹲点,我才发现,当城市管理做到极致时,老百姓才是最大的受惠者。

比如花城的打造。从一枝独秀到四季有花,广州花城越来越漂亮。但这并非门面工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政府的引导下,很多市民在阳台上种起了各种花卉。花城之美,正深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城市气质。我们更欣喜地发现,居民们开始积极参与到自家家园的改造当中。比如,荔湾泮塘五约微改造,两名社区规划师扎根两年,倾听村民的改造意见。从政府主导,到百姓共同参与,这是广州城市治理从粗放到精细化演变的最好注脚。

金羊网记者 刘云

再看沙河街 景象大不同

或许是因为15年前曾经常在上下班时间经过沙河街,所以对当年广州出名的堵车点——沙河街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没想到因为“城市治理 广州样本”专题,时隔多年,又一次来到沙河街,景象大不同!

以往造成车堵人堵的小拖车,不在机动车道上“横行”了,有了属于自己的“专用道”;乱穿马路、翻越栏杆的行人少了,十分有序地按交通路指示在斑马线上穿行;临时占道卸货车辆没了,因为有电子监控摄像头时时盯着,并有巡逻人员随叫随到;小摊小贩也没了踪迹,原来在沙河街周边批发市场里,开辟了专区,给他们入室经营……

一个曾经人多车多、乱象丛生的沙河街,在综合治理的“绣花之手”打造下,变得井然有序。不得不说,这是管理者们用心用情、精准发力的治理硕果。作为广州人,我更愿意看到这样的景象,hold得住,留得久,伴随地铁11号线的施工建设,昔日著名拥堵街,将会更加路通、财通、人通、心通。

金羊网记者 宋昀潇

坐摩托车巡街一遍 方知基层治理不易

到白云区大朗村采访的那日,广州一直下着雨,还好当我跨上蹲点对象红棉侠岑志良的摩托车后座时,雨过天晴了。道路路况复杂,板车、摩托、皮卡、货斗飞驰,大雨刚过,四处施工的路上一片泥泞,可以想象,晴天时这里一定是尘土飞扬。摩托车行驶在羊肠小道上,总有往来车辆毫不相让,岑志良只得见缝插针,使得坐在后排的我心惊肉跳。所幸岑志良车技了得,我们才得以顺利巡街。

记忆最深的是,我问他这路你走了几遍,他直言少则千遍多则近万,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和那辆鲜红摩托总会出现在大朗。听罢,佩服之情油然而生,摩托巡视虽看似简单,但其背后的风险几人可知?摩托不似小车可遮风挡雨,不像徒步能施施而行,是责任与使命让岑志良等基层治理者一坚守便是365日日日不缺。

金羊网记者 李焕坤

亮丽的数据背后 莫忘治理者付出

“海珠湿地,全国特大城市中心规模最大的湿地”,也许是这句话听得多了,总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即使翻看它的转变史,几句轻飘飘的话也没什么感觉,但真正去蹲点,方知治理者的不易。

走进不对游人开放的生态保育区,海珠湿地不加修饰的野趣更加显露无遗,农技人员穿着水鞋、戴着草帽,汗涔涔的脸上是无比专注,每天,他们要育苗、嫁接、种植;科研人员也不像我想的那样坐在电脑前观测数据,而是下到田里、下到水中采样……风吹日晒、雷雨台风,也阻挡不了他们保卫这片绿核的心。6年,鸟类增加到177种,果树增至200多个品种,昆虫增至285种,鱼类增至58种,光鲜亮丽的数据背后莫忘治理者的艰辛付出。

金羊网记者 张豪

基层治理+特色产业 或是乡村振兴抓手

从广州市区出发,记者驱车140公里,来到广州版图最北端的从化莲麻小镇。莲麻村原本是偏僻的贫困村,特色小镇的打造,让其面貌焕然一新。

走近莲麻小镇,青瓦白墙,绿树掩映,每条街巷之间干净整洁。在走访的过程中,记者还观察到不少本地年轻人在家里开起了民宿,酿起了酒。凭着直觉,记者向莲麻村村支书潘安娜求证,果不其然,近年来有近30%的年轻人回乡发展,村里主要发展民宿产业和酿酒产业,在产业的带动下,村民的收入激增。

从莲麻村的崛起,无疑可窥探出乡村振兴思路一二:提升人居环境,结合自身特色发展“产业振兴”,或是乡村振兴的两大抓手。这样才能实现“乡村变得更美,村民变得更富”。

金羊网记者 陈秋明

在底片中“寻宝” 犹胜走街串巷

为了让读者从照片中真实直观地感受到羊城的新旧变化,从而在历史变迁中寻找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提升痕迹,我特意去买了一个底片扫描仪,在几大堆底片里翻来覆去“寻宝”,这种工作量,耗费的精力绝对不亚于走街串巷、爬楼登塔的外出拍摄。

城市日新月异的面貌,街坊生活变好的幸福笑容,“绣花”者一滴滴艰辛的汗珠……庆幸用相机记录了下来,数码时代与胶片时代的广州“碰撞”着实让我感动。

编辑:alan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