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龙出没——恐龙时代大穿越”展览7月12日在粤博开幕
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凌浩翔摄影报道:@广州市民:请注意!广东省博物馆有一群“恐龙”出没!7月12日,“群龙出没——恐龙时代大穿越”展览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现场将展出来自四川自贡的恐龙化石20具,包括巴山酋龙、天府峨眉龙、和平永川龙等,以及28件珍贵的典型标本、3个仿真恐龙。
四川省自贡市是世界闻名的侏罗纪“恐龙之乡”,素以恐龙化石埋藏点多面广、数量巨大、种类众多、保存完好、层序连续等特点著称于世。本次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自贡恐龙博物馆协办;是以“穿越恐龙时代,探索恐龙世界”为主题的大型家庭亲子类展览,主要观展人群为5-12岁观众。
展览内容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恐龙世界”,讲述远古时代恐龙之间发生的各种故事,以及讲述恐龙蛋的孵化过程。恐龙探秘环节则为观众带来恐龙的骨骼和牙齿、皮肤、脚印等各类化石。第二部分是“飞上蓝天的恐龙”,讲述恐龙向鸟演变的过程。第三部分是“混进恐龙圈的‘假恐龙’”,分别从“假恐龙”之恐龙的近亲、远邻以及“假恐龙”们的食物等三方面展开。
特别值得观众留意的是,该展展出了两块恐龙的皮肤(印痕)化石,分别是世界上第一例剑龙类皮肤(印痕)和全亚洲第一例蜥脚类恐龙皮肤(印痕)化石。据介绍,尽管目前世界上发现了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但恐龙的皮肤(印痕)却很少被人们找到。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一共出土了十几例恐龙皮肤(印痕)化石。本次展出的这两块皮肤(印痕)化石都保留了很多的鳞片,所以专家们推测,剑龙类和马门溪龙类的皮肤跟今天的鳄鱼很相似,表皮结构为鳞片状,可能是它们为了更好地隐藏和保护自己,选择了大自然非常接近的、并不鲜艳的皮肤颜色。
在展览期间,广东省博物馆将陆续推出“恐龙大穿粤”、“有得一拼,拆装恐龙”等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以及邀请王强、邢立达、王维、邢路达等古生物学家带来主题各异的科普性讲座。
本次展览位于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三,将免费持续展至今年10月13日。据悉,本次展览试行全员分时段预约参观,对每日的参观人数进行限流。观众可留意广东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及官方网站进行预约。
【展览看点】
1、天府峨眉龙
产地:四川自贡大山铺;时代:中侏罗世
此化石是大型的长颈型的蜥脚类恐龙。头骨相对较大,牙齿呈勺状,长长的颈部由17个椎体组成,最长的颈椎约为最长的背椎的3.5倍。颈椎和背椎的构造比较复杂,蜂窝状构造发育。四肢骨骼粗壮,主要生活在广阔的冲积平原,食高大乔木之树冠。这是一具成年个体骨架,其体长约17米。
2、太白华阳龙
产地:四川自贡大山铺;时代:中侏罗世
此化石是小型到中等大小的原始剑龙。头骨楔形,大而厚重,牙齿叶状,身体背面的剑板形态变化较大。这类动物通常在河湖边上的丛林地带生活,以柔嫩的灌木树叶为食。这具骨架长4.3米,是世界上最早的保存完整的剑龙。
3、和平永川龙
产地:四川自贡和平乡;时代:晚侏罗世
和平永川龙是大型肉食恐龙,其头骨低长而厚重,长度超过1米,牙齿相对小,但尖锐,呈匕首状。颈部很短,由14个双平型的背椎组成的躯干部相对于侏罗纪其它的巨齿龙类略长,肠骨高,耻骨和坐骨远端的脚状突比较发育。前肢退化,强壮的后肢脚趾末端具尖锐粗壮的脚爪,用来抓捕猎物或划破动物柔韧的皮肤。这是一种凶猛而恐怖的肉食恐龙,捕食植食性恐龙或其它动物。这具保存完整的骨架长约9米,是目前亚洲所知的最完整的肉食龙类。
4、巴山酋龙
产地:四川自贡大山铺;时代:中侏罗世
巴山酋龙是个体中等的中长颈椎型蜥脚类恐龙。牙齿勺状。头大而笨重,常被称为大头龙。这是一种四足行走的动物,通常在河畔湖滨地带生活,以柔嫩多汁的植物为食。这具保存完整的骨架长约12米。
5、李氏蜀龙尾锤
产地:四川自贡大山铺;时代:中侏罗世
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蜥脚类恐龙尾锤化石。尾锤呈纺锤形或椭球形,它是由最后的几个尾椎愈合、膨大而形成。它是蜥脚类恐龙的一种有效的防御武器。
6、和平永川龙肩胛骨
产地:四川自贡;时代:晚侏罗世
这是我国发现的首例骨折的肩胛骨化石。其主人是自贡出土的一种体长9米的大型兽脚类恐龙——和平永川龙。左肩胛骨隆起的地方有明显的骨皮质不连续、成角畸形、骨痂形成,这都是骨折的典型表现。初步猜测拥有尾锤的马门溪龙可能是暴力施加者。
7、鳞齿鱼
产地:四川自贡新民乡;时代:中侏罗世
鳞齿鱼体纺锤形,中等侧扁。头部及鳃盖骨或多或少被有釉质,表面光滑或有疣突。牙齿粗壮。各鳍的棘鳞很发达。背鳍和臀鳍短而高,前者居后者之前,尾鳍浅分叉。鳞片厚而大,表面光滑或具纹饰,呈叠瓦状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