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龙川县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胡泉 郭启钊 林兆均 周敏
执行统筹:胡军 陆德洁
80多年前,留守红军在这里谱写壮丽诗篇;今天的龙川,借红色旅游和绿色资源谋发展
文/图 金羊网记者 陈骁鹏 通讯员 李海婵 王锭铨 陈殷
土地革命时期,龙川是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的腹地,龙川苏区的建立、发展与巩固直接关联着中央苏区的发展。在这片古邑大地上,多少先烈曾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1934年,中央主力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留守红军与游击队继续与围剿苏区的敌军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龙川就是留守红军英勇战斗的重要地区之一。
穿越八十多载春秋,当前,龙川正大力建设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红色文化旅游区,打造全国首个留守红军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着重发展油茶产业,奏响“红绿相宜”的发展交响曲。
红色记忆·口述
十八勇士慷慨赴死 十万挑夫支援赣南
“龙川苏区的建立为中央苏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龙川县党史办主任朱光进告诉记者,当时龙川苏区牵制了国民党广东军阀陈济棠部分兵力,减轻了中央红军反“围剿”的军事压力。
1932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开始第四次军事“围剿”。陈济棠为配合蒋介石的军事行动,派出5000余人,对茶活苏区实行“七县大会剿”。为守卫保存物资和联络战斗的重要据点茶活炮楼,部分战士抱着“必死决心”坚守阵地,牵制敌人。
在敌人多次猛烈轰炸下,战斗坚持了整整三天。直到炮楼的面墙摇摇欲坠,坚守的最后18名勇士也已弹尽粮绝。他们毅然决然将煤油泼洒在身上,肩并肩地围成一个圈,高呼革命口号,壮烈自焚。
在革命斗争中,红军战士与龙川当地人民产生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1930年开始,国民党不仅在军事上大肆“围剿”中央苏区,还进行了残酷的经济封锁。为冲破敌人对中央苏区食盐的禁运,龙川县细坳镇小参村的人民群众自发成立“运盐敢死队”,千方百计将食盐等生活物资运往苏区。龙川山间,百姓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为中央苏区运送食盐、布匹等,呈现出“十万挑夫上赣南”的动人场景。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奉命留守中央苏区的1.7万红军坚毅担负起掩护助力红军突围和牵制敌军的重任,龙川是留守红军英勇战斗的重要地区之一。“这些留守红军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坚持战斗。”朱光进说。
经过三年浴血奋战,留守红军有效地牵制了围剿中央苏区的50多万敌军,为8万多中央主力红军顺利渡过于都河并突破敌军第一、二道封锁线争取了宝贵的时机。
“在每个战争时期,龙川人民都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朱光进介绍,这里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共领导下最早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的地方之一,是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广东最早获得解放的县级地。
红乡新貌·变迁
绿色油茶产业 助红色老区脱贫
龙川不仅是原中央苏区、红色革命老区,也是全国油茶示范县——山水相伴,“红绿相宜”。当地种植油茶历史已有1500多年,现有油茶林41万亩。
2015年1月,外出经商多年的骆东梅回乡,专注于原生态山茶油相关产品的研发及加工生产。可是,他调研时却发现,当地许多老油茶林已荒废。很多茶农因老茶树挂果率低将其砍掉。油茶种植历史虽悠久,当地却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农户都是小规模分散经营,收益不是很好”。
于是,骆东梅请来农业专家,制定了科学有序的种植方法,解决了老茶树挂果率低的问题,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互联网”的经营模式,保底合作,提高农户积极性。目前,当地已有750多户老茶农签订茶林租赁和收购协议,带动增收致富。同时,贫困户还可入股成为“股东”,每个季度获得一定分红。“现在,我们很有信心!”当地一农户笑道。
近年来,龙川日益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今年1月,龙川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核心园区正式开工建设。未来,该产业园可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开展标准化油茶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带动种植群众5万户以上。
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遗址
红色文旅·传承
龙川大手笔建设中国首个 苏区留守红军文化旅游区
龙川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2011年4月,龙川县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2016年12月,位于龙川县的“闽粤赣边五(华)兴(宁)龙(川)县苏维埃政府及兵工厂旧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当前,龙川县正利用突出的生态环境优势,依托便捷的区域交通条件,萃取南方八省深厚的留守红军红色文化,融合岭南客家古邑特色民俗文化,开展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红色文化旅游区建设。
龙川县发改局局长杨远平表示,该项目预计投入37.4亿元,规划面积约7平方公里(核心区1000亩),规划期限为2019年-2025年,分三期开发建设,目前正进行前期的土地测绘。据介绍,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红色文化旅游区将以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园为核心区,辐射带动全县的红色文化资源,串联红色旅游路线,打造成“红色为魂、山水为景、民俗为辅”的集留守红军纪念、留守红军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互动体验、客家乡村休闲度假、山地户外教育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旅游目的地,借助红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位于铁场镇桥头岭下定的黄居仁故居,也是龙川众多红色文化资源之一,同时是当地重要的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居仁是广东早期杰出的青年运动先驱和领袖之一。1928年,他和妻子张雪英一起在家中被捕。任敌人软硬兼施,他们始终坚贞不屈。黄居仁牺牲时不足25岁,张雪英仅24岁。
黄居仁的侄子黄桂安今年57岁,一直坚守在黄居仁故居,负责打理琐事、接待游客。据他介绍,整个家族都受到了黄居仁的影响,充满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会把他的事迹继续讲述下去,让他的精神传承下去。”黄桂安自豪地说。
当地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农户喜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