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历史常以重要的时间节点为标志。对于中国文艺界来说,2014年10月15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时逢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推出第一部全景式呈现新时代文艺中国新生态的长篇述评《文艺中国开新局》。此书用大量鲜活的故事,以6章34万字的篇幅,生动解读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的历史背景、理论贡献和深远影响,全面反映文艺工作座谈会后中国文艺界发生的深刻而显著的变化,深入揭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大作品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我们在此摘发《文艺中国开新局》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艺中国开新局》第四章第三节)
视西方文艺为“高大上”,视中国传统文艺为“终将逝去的背影”,存有这种文化自卑心理的,并非个别人。无论是文艺创作领域,还是美学和艺术理论领域,信奉“月亮总是外国圆”的人都是不少见的。
2013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 鹏摄
2013年8月19日,在备受瞩目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此后,至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前,查诸报刊,习近平总书记9次公开发表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和指示。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再一次疾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传承和弘扬”如何进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他就此问题作过阐述:“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再次强调“‘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5年10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就此部署:“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
近年来,文艺界围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许多成果。其中,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和“让文物说话”尤其让社会各界印象深刻。
一、戏曲发展迎新春
一位文化人曾说:中国文字有多伟大,中国戏曲就有多伟大。
把汉字和戏曲作对比而并列,非常贴切,二者都是我们的祖先为世界创造的精神文明财富和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但两者又有不同。
汉字作为交流工具,人们每天都在使用,而且常用常新,不断丰富发展。戏曲则不然,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和快餐文化、娱乐文化的挤压下,它的生存受到挑战,它的发展受到制约,它面临着危机。
但是,戏曲毕竟植根于中华大地,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只要生态环境良好,政策措施得当,与时俱进是它的主观能动,实现发展是它的历史必然。
为了拯救危机中的戏曲等民族、民间艺术,有关部门曾先后出台多项措施,如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重点京剧院团评估等。这些措施的出台和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戏曲的生存状态,使处境艰危的戏曲在社会上有了自己一定的话语权,但戏曲离根本摆脱困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戏曲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解决戏曲传承发展面临的困难,“研究制定扶持地方戏曲发展政策”被列为重要工作任务。
2014年,中宣部、文化部组成调研组赴吉林、河北、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云南、四川等13个省市进行专题调研,听取近百家省级及基层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对地方戏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研究,起草了《关于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在全面调研基础上,两部门多次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会商研究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话剧《网子》剧照
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随后,中宣部、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全面部署戏曲传承发展工作。
《若干政策》是中央政府继1951年发布《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以来,时隔60多年之后再一次就戏曲工作做出的总体部署和政策规定。时任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在《时事报告》2015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兴民族戏曲艺术》,阐述该文件具有五方面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戏曲传承发展的整体制度设计,注重从外部入手优化提升戏曲传承发展的整体环境;
二是更加注重财政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对基层戏曲院团发展的保障作用;
三是更加注重普及和宣传对于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的重要作用;
四是突出强调戏曲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作用,要求建立系统而全面的人才培养机制;
五是高度重视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在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出实招帮助民营院团健康发展。
董伟概括说:“《若干政策》的出台,将戏曲的传承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戏曲艺术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关注,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这个文件很快得到贯彻落实:
文化部2015年启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扶持“三个一批”戏曲剧本26个、“名家传戏”师徒141组,实施针对戏曲企业的戏曲剧本孵化计划,推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戏曲类项目162项,资助资金2.46亿元,占总量32.8%;
财政部2015年安排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460万元,支持21个省市的128家基层戏曲院团;
教育部2015年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国家级和优秀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赴14个省(市)高校,开展优秀经典戏曲剧目演出66场,开展戏曲鉴赏讲座40场,并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以戏曲为传承项目的学校达54所;
…………
各部门的积极作为,使观察者对戏曲发展的前景充满乐观。2016年8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记者王珏采写的报道《支持传承发展,传统戏曲焕发新活力》,其中说:“专家指出,在探索戏曲传承发展中,既有政策引领、又有资金扶持,既有人才培养、又有流派建设,既有市场培育、又有观众培养,既有非遗保护、又有改革创新,形成了上下联动、共促繁荣的良好态势。”
在地方,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创新扶持机制,成为扶持戏曲发展热潮中的重要亮点。
2016年4月5日,《光明日报》刊载新华社记者梁天韵采写的综述《政府精准扶持,院团主动转型——北京振兴戏曲艺术的创新经验》,其中写道:“记者近日在北京调研时了解到,政府扶持机制创新是北京戏曲艺术活跃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的经验之一是变注重直接补贴为侧重搭建平台,以此促进院团自身“造血”功能和发展活力的提升。
例如,通过搭建剧院运营服务平台,以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剧场资源,以零场租或低场租的方式提供给文艺院团,其中零场租占到年总扶持场次的60%。2015年年底至2016年春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试运营期间,有25台优秀剧目入围平台,演出50场,历时55天,观众总人数超过2万人次。
除了演出平台,北京市还搭建了排练平台。2015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的北京市剧目排练中心,建筑面积达3560平方米,共有大、中、小三种规格的排练厅18个及1个合成厅,以低价租赁给各类院团排练使用。
此外,北京市还积极创新政府采购方式,通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涵盖不同地域剧种、不同风格流派的优秀剧目,进而对其进京演出给予文化惠民低价票补贴和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场租补贴。
2016年,北京市以中国评剧院作为核心剧场,着力打造“全国地方戏曲演出中心”,集中推介地方戏曲的公益性演出。在这一平台上,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评剧院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获得场租补贴并分票房;演出院团零场租、分票房,同时提高社会影响力;广大观众以低票价,观赏到了优秀戏曲表演。
地级市江西省新余市的经验,则在《中国文化报》得到大篇幅的推介。
2017年10月31日,中国文化报发表的《剧团活跃群众开心》报道了新余市政府出台《关于振兴新余地方戏曲的实施意见》的消息,提到这个文件就各类戏曲院团建设、剧本剧目生产、戏曲保护与传承、人才培养、宣传和普及等,推出了新的要求和举措。
针对本地实际,近年来,新余市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经费用于面向文化类社会组织实施政府购买文化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农民剧团百场演出下基层和举办地方戏曲大赛,以奖代补、奖购结合,给予文化类社会组织展演平台和经费扶持。
通过政府资金扶持,许多濒临倒闭的民间剧团得以“起死回生”。例如,分宜县分宜镇采茶剧团原来一年到头演出不到5场,演出费用入不敷出,一些演员只得外出打工谋生。如今,这个团平均每年都能演出40多场。新余市“中国梦?惠民风”地方戏展演、渝水区城乡文化互动月戏曲演出、分宜县农民剧团戏曲展演……新余市大小戏台处处活跃着民间剧团演员的身影。
一些成熟的做法,这次写进了新余市政府的新文件中。
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在《若干政策》出台后,曾在《中国戏剧》2015年第10期上撰文,其中谈到“戏曲的传承发展的主体是戏曲工作者自己。一个小学生上学读书,自己不用功,再优秀的老师,最亲密的父母,最要好的朋友都帮不上忙”,“我愿在这里提出我认为是戏曲工作者普遍应做能做,人人会说也常说的一条: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我是在这里又说这些老生常谈的套话,因为我切身感到,国家新的戏曲政策已经像春雷像甘雨是指南针是开路机那样昂然出现,我们的生态环境有了新的发展,戏曲形势必然会有极大变化,社会各界各剧种观众对我们的要求只会更高不会更低”。
刘厚生老先生的话,说出了戏曲界在新机遇面前的奋斗自觉。前述梁天韵记者采写的综述中,写到了戏曲院团从业者的打拚故事——
北京人艺小剧场的舞台上,2016年初推出一出由京剧演员表演的话剧《网子》,讲述一段发生在20世纪初京剧戏班的故事,“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的艺术元素,以及“戏比天大、以德培艺”的价值精髓,借由话剧的表演形式、多媒体的舞美设计,被巧妙地融合其中。而台下几乎爆满的观众当中,80%是年轻人。
这部以“话剧壳”诠释“京剧魂”的跨界融合作品,由北京风雷京剧团出品,2016年3月23日至31日在北京人艺连演9场。放票第二天,就一售而空。
“再好的东西也得有人看,‘咱得为座儿’!振兴京剧讲了几十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捧的人少,尤其是年轻人看不懂、不愿看,更谈不上喜欢。”《网子》的总导演、编剧、主演、北京风雷京剧团团长松岩认为,京剧是活的艺术,需要演员和观众共同传承,不接地气不行,关起门来孤芳自赏更不行。
为此,北京风雷京剧团转变经营策略,由过去的“我排你看”转向“你看我排”,在不违背京剧艺术高品格的原则下,根据受众需求打造剧目,尝试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
梁天韵记者介绍,与北京风雷京剧团类似,中国评剧院也在尝试走出原有框架,积极寻求突破。
“评剧诞生于百年前的北方农村,但时代在发展,21世纪的评剧如果还只靠胡琴、三弦、琵琶、唢呐、小堂鼓,只演那些乡土题材‘精品戏’,就跟不上观众的需求,就会失去观众。”中国评剧院院长王亚勋说。
除了创作上贴近现代都市观众审美需求,中国评剧院还积极扩展市场占有。2014年启动“立足京津冀、辐射东三省、跨过大江南、到达珠三角”战略,借力社会化演出机构,采用市场化运营手段经营票务、联系院线,“提前宣传、跟进演出、提升利润、扩大影响”。2015年,中国评剧院组织演员第一次走出国门,远赴希腊。他们融合评剧的表演形式和古希腊的服装布景,排演了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受到国内外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类似的奋斗和创新故事在全国戏曲工作者中间,每天都在发生。
《喝彩中华》节目截图
政府大力支持,从业者不懈努力,戏曲正赢来越来越多的忠实观众和“粉丝”。《喝彩中华》(由东方卫视创办)等戏曲文化类节目热播就是这一态势的反映。
2018年10月至12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江苏昆山举办。《中国文化报》介绍说:“此项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利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展现全国戏曲剧种的独特魅力,激发戏曲剧种活力和戏曲院团潜力。”活动持续43天,演出78场,来自全国的120个剧种156个剧目(折子戏)近4000名人员参演,5万余名观众现场观看演出,90万人通过网络观看,新浪微博阅读量超过1.1亿人次。
《中国文化报》说:“百戏盛典的举办,不仅让广大观众同享中华戏曲百花园的芬芳,也让很多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剧种、只在某一地区流行的稀有剧种、只有民间剧团和班社维持的濒危剧种,首次来到百戏盛典这一全国性的舞台,与大剧种、大剧团共同亮相,呈现其独特魅力。同时,传统戏曲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也成为人们进一步思考的课题。”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教授在《艺术教育》杂志发表的《对戏曲事业进入新时代的观察与思考》,这样描述戏曲发展的态势:“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从当年八大样板戏一统舞台,到中外多元艺术形式交相辉映,到如今国民呈现出多样化、多变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戏曲需求,开始回归到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的中华古典审美倾向。”
二、“让文物说话”
《国家宝藏》
2017年12月3日,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播出,开播第一期,便得到了豆瓣9.3分的超高评价。
这档节目由央视综艺频道耗时两年制作,合作单位是包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内的9家顶级博物馆(院),每家博物馆(院)3件、共27件顶级国宝重器,27位演员担任“国宝守护人”,诸多文化艺术界顶级专家组成顾问团……阵容堪称强大。
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说起文物,也总让人想到历史的冰冷,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这档节目的成功之处,便是使那些被束之高阁的文物活了过来,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与鲜活的历史息息相关,也与许多人的生命相关。
在首期节目中,石鼓引出了故宫守护人梁家五代父子的故事。1931年,日军侵华,为了保护百万件国宝不被日寇洗劫,故宫人决定将一万三千箱文物南迁。梁家第一代故宫守护人梁廷炜辗转全国16年,将石鼓护送到南京。抗战胜利后,他的儿子又将石鼓毫发无损地运回了北京。如今,梁金生老先生作为梁家第五代故宫守护人继续守护着石鼓和故宫的其他文物。梁家五个孩子的名字,即以石鼓所到地的名字命名。从一件石鼓,观众们认识了梁金生先生祖孙五代故宫守护人,而故宫186万件宝物,背后又有多少故事?
“谁其守之?惟吾队士。谁其护之?惟吾队士!”当新老几代国宝守护人一同宣读1931年的《故宫守护队队歌》,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国家宝藏》的打造及其所引起的反响,是有关方面合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说话”要求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部门一直在持续推进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据中共国家文物局党组2017年10月17日发表在《中国文化报》的《砥砺奋进辉煌五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新成就概述》,“这是让文物活起来不断拓展的五年。博物馆免费开放不断深化,公共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教育作用日益发挥,全国博物馆总数4873家,免费开放博物馆4246家,接待观众逾每年9亿人次。”
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节庆活动,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品展览赢得良好反响,数字博物馆、“约会博物馆”宣教活动、公众考古等受到普通百姓特别是中小学生的青睐。
然而,博物馆和人们的亲近度还有待提高。据《人民日报》报道,“尽管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但使用率却不算高,观众平均每两年才进1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观众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3—5次”。
如何进一步促进“让文物说话”,让它真正“鲜活”起来、“亲和”起来?博物馆从业人员和文艺工作者都在思考。
文物和电视综艺节目,在这时相逢了。
曾经有一段时期,一些电视机构热衷于引进国外节目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电视人学习了世界先进的制作理念和流程,提高了节目研发制作的能力水平。但是,大家很快意识到,盲目依赖和大量引进节目模式并不是中国电视发展的正确道路,尤为重要的是,引进模式难以凸显中华元素、传达中国精神。于是,鼓励自主创新成为业界共识和鲜明政策导向。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广受欢迎
从2013年开始,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大力倡导电视台开办原创文化节目,推广《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经验,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耳畔中国》《诗书中华》《喝彩中华》等电视文化类节目崛起。
但由于跟风现象严重,审美疲劳逐渐产生。
“在文学等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我们要着眼未来,探索新的方向。”央视副总编辑朱彤说。
曾担任2013、2014年两届央视春晚总撰稿和兼任2014年马年春晚歌舞类节目导演的于蕾,受命于此际,她提出了打造“大型文博探索节目”的创意——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
这档节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九大博物馆(院)每家推荐3件文物,节目展示后交由公众甄选,最终每家选出一件;第二阶段,举办一场以选出的9件文物为主题的文物特展。
为了办好这档节目,央视请来了最专业最全面的专家团队,为节目保驾护航——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从节目策划阶段就开始介入;每期节目从第一道文本到最后成片都由各大博物馆馆长亲自审片;专家顾问团负责节目各个部分,比如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负责舞台演绎部分,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负责节目文本等等。
开节目策划会的时候,在场的除了国家最高艺术、学术殿堂负责人外,还有知乎大V们。
通过具有艺术观赏性的设计来为观众“展出国宝”,解读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让观众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精神内核。《国家宝藏》让那些珍藏于历史长河的文物走到聚光灯下,走进最大众化的“客厅文化”,成功吸引了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
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生王佳琦是一名“95后”,在节目播出后,她和身边的同学都成为忠实粉丝,他们还在课堂上专题讨论起这个节目。她说:“《国家宝藏》令人惊艳,每一件文物都请专家进行讲解,重现当时的工艺,这一点就足够吸引我!《国家宝藏》在无形中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仅爸爸妈妈喜欢看,就连我们也很期待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
在中国年轻人聚集的视频网站B站上,一些95后、00后的网友自发成立了答疑解惑小组,从历史故事到博物馆与博物院的区别,他们一一解答。文末不忘加上“中华气节,精神永存”。
《国家宝藏》节目截图
《国家宝藏》节目总制片人、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吕逸涛希望,“每一件文物都记载了中华文明、文化的基因,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热爱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的文化,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国的文化。”
为此,九大博物馆馆长组成“国宝守护联盟”,希望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伴随节目的播出,一系列丰富有趣的主题互动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在体验和交互的润物无声中建立情感的链接和时代的共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去发现、去呵护、去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国家宝藏》成功了!主流媒体纷纷点赞。故宫博物院“网红”院长单霁翔喊话网友:“希望大家像我一样喜欢《国家宝藏》。”也得到了不少网友的积极响应。据统计,自2017年12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上升了50%。“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旅游项目新热门,《国家宝藏》中介绍的部分博物馆参观人数较上一年同期提升了50%以上。除了博物馆的常规参观旅游外,旅客们开始更加渴望深度体验博物馆,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国家宝藏》节目截图
2018年3月28日,中央电视台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国家宝藏》第一季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导、学者、媒体与节目主创团队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研讨会现场,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高度肯定了《国家宝藏》:“《国家宝藏》用实实在在的效果和口碑证明了——创新虽然很难,但是坚守初心,海阔天空地想,脚踏实地地干,就一定能够拿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赢得口碑,赢得赞誉,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
此前,2018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评价《国家宝藏》“是9家博物馆拿出国之重器,解说嘉宾也是人们都熟悉的。节目内容除了文物本身,还有文物背后的故事,这样能够更好地挖掘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他认为这这是一档“高大上”节目。他在此次答记者问中,还称赞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是“接地气”的好节目。
结合对这两档节目的评价,刘玉珠提出:““让文物‘活’起来也有一个精准问题,针对不同社会阶层,提供不同的文物节目和活动,让更广泛的社会大众对中华文明感兴趣,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社会凝聚力。”
(中国人民大学 鲍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