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记者 陈亮 李钢 通讯员 粤科宣 实习生 张怡轩
东莞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推动力,以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集聚人才、项目、技术、资金等要素,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持引领作用,构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展。
目前,依托于创新载体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着力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问题,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加速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东莞的创新格局正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从点的突破向系统化和体系化迈进。
聚焦基础研究 攻克核心技术难关
近年来,东莞立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和先行启动区。目前已建设新型研发机构32家(其中省级25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9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79家),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子科学城等一批具有前瞻性、前沿性的重大研发创新载体建设初见成效。
东莞还强化对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布局前沿科学研究、创新样板工厂、公共技术平台、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形成从基础到应用再到产业技术研究、进而推进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研究模式,目前引进18个材料领域的科研团队以及许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实验室的目的就是从应用基础研究层面突破国家的重大及核心技术问题,通过成果转化和地区合作,共同解决产业链问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张广宇说,前沿科学研究板块旨在瞄准材料领域的基础科学前沿问题,攻克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积极推动相关重大成果的转移转化;创新样板工厂响应东莞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号召,将实验室科技成果在样板工厂内进行小、中试孵化,培育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材料高科技企业,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内材料科技相关产业集聚,服务东莞及广东省地方产业。
如何利用实验室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张广宇认为,要重点发挥支撑作用,为高科技企业提供科技供给;吸引国际科创人才到莞培养;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环境,有效开展人员、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培育新兴产业
实施“育苗造林”计划
东莞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先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计划、“树标提质”行动计划、“百强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等,推动科技企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89家,居广东省地级市第一。
在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的过程中,东莞从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高端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创新链的各个环节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全市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涌现,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李群公司”)就是代表之一。
成立于2011年的李群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轻量型高端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与应用,掌握机器人核心技术,并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从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到本体全部自主研发,李群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其“分布式操作系统”助推企业跻身行业前列。早在2013年推出的Apollo机器人中,该公司就应用了全球首创的驱控一体技术,使其成为全球第一个把控制器和机器人进行组合的企业。
不同于传统机器人,李群公司生产的机器人没有控制柜。该公司市场总监梁锦棠介绍,此项技术的优势在于节约空间,便于安装移动和调试部署,并且最大化减弱了线路问题对机器人的干扰,充分体现了李群技术团队对机器人研发的独特理念和前瞻设计。
据悉,李群公司还拥有行业内轻量型最全系列产品,通过独特定制服务带来柔性生产,已经有效提供了多项行业解决方案,涉及设计食品加工、零部件处理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