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广州>社会百态

2岁女童长巨瘤却无钱医 他们合力凑齐手术费

来源:金羊网 作者:丰西西 发表时间:2019-12-24 14:16
分享到

文/图 金羊网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梁嘉韵

2岁11个月的小晴出生在广西武宣县一贫困家庭,刚出生时她舌部肿胀、口里被一个肿物填满,看着面目和同龄人差异太大的女儿,父母都很心酸。但由于经济原因,孩子一直没有得到正规治疗。

今年11月20日,病情恶化的小晴及家属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陈松龄教授门诊就诊,被诊断为“颈部脉管瘤、口底脉管瘤”。

中山一院立即启用多学科会诊为患儿寻求最佳治疗方案,并为这个困难的家庭伸出援手,申请重症贫童救助项目、网络众筹、发动身边同事捐款……在医务人员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大爱下,日前,患儿得到了良好救治,成功战胜了病魔。

贫困患儿舌部肿胀,口底巨大肿物如蜂窝

4个月前,小晴的口底及舌部肿胀速度加快,并且伴口底舌腹部流血,已出现进食困难、夜间频发呼吸困难。

入院后经检查发现,患儿口底肿物巨大,大小约80mm*80mm*120mm,MR及MRA检查发现舌下、双侧颌下区有一巨大不规则形态肿块,呈蜂窝样,肿块沿周围组织间隙生长,向上、向后达口咽及两侧咽旁间隙,舌头受压上抬,口咽腔受压变窄,并且肿物紧贴颈内外动脉前缘。

陈松龄教授表示,患者口底的巨大肿物已压迫咽腔,且紧邻颈部大血管,给术前麻醉和手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患儿术中出现肿胀窒息、大出血死亡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医务人员爱心众筹,帮助贫困患儿渡难关

考虑到病情复杂疑难,11月26日,口腔颌面外科向医务科申请,组织了一次涉及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PICU、放射介入科、体外循环科等多学科的全院大会诊,在陈松龄教授的主持下,各学科充分了解患儿情况,激烈讨论、设计适合患儿的最佳治疗方案,为患儿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手术方案已详细制定,但是患儿家庭实在贫困,当被告知需要近十万元医疗费用时,其父亲由于无法筹齐手术费用,几度想放弃手术治疗。

陈松龄教授不断鼓励患儿父亲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儿科ICU唐雯教授更是主动帮助患儿申请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重症贫童救助项目,成功申请到了2万元的救助款。住院医师李明飞趁晚上下班时间,帮助患儿父亲在网上申请筹钱,科室医护人员自发捐助并转发求助信息,短短几天时间就筹集到2.5万的爱心款。患儿父亲向亲戚朋友借来了4万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医疗费总算得到了初步解决。

多学科联合手术,齐心协力切除巨瘤

一切准备就绪,手术如期而至。12月3日,陈松龄教授和黄代营副教授团队联合耳鼻咽喉科祝小林教授、麻醉科冯霞教授团队,为患儿进行了“气管切开术+左侧舌神经解剖术+口底、颌下、颈上部巨大淋巴管瘤切除术+颈部大血管探查术”。

气管切开是手术的第一关,由于肿物巨大,压迫气道,麻醉团队从口腔内插管麻醉已经不可能了,再加上患儿年龄太小,不配合手术,进行局麻下气管切开也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麻醉科副主任冯霞教授准确掌握适度的气体诱导麻醉,多次调节气体输入量,使小患儿能够降低一定的烦躁程度,同时,耳鼻喉科祝小林教授通过熟练精细的操作,使气管切开术在惊险中顺利完成。

手术来到第二关肿瘤切除,由于肿瘤与口底、颈部的大血管、重要神经缠绕,解剖形态严重变形,手术既要切除肿瘤又要避开大血管、保护神经,显得格外困难,手术过程中陈松龄教授聚精会神,小心翼翼,精准地将肿物与周围重要的舌神经、舌下神经及颈内外动脉血管分离,仔细完整剥离出了巨大肿物。

悉心护理监护,孩子顺利康复

术后,患儿被送往儿科ICU进行严密监护。尽管患儿顺利闯过了手术难关,但是在ICU合并了肺部感染、发热及口底肿胀的症状。在PICU全体医护人员的治疗下,患儿的症状得到控制,一周后返回了口腔颌面外科病房。

口腔颌面外科陈松龄教授、黄代营副教授、周宇涛医师、汤勇医师、李明飞医师、张家榕医师及陈芸梅护士长、杜秋花护士等护理团队接过了助力患儿康复的接力棒。返回病房时,患儿口底、舌体仍然十分肿胀,满身插着管道,只有3mm的气管套管成了患儿的救命通道,此时,护理团队面临着许多需要克服的难题。

为了做好护理工作,确保万无一失,术前护理团队一起参加了全院大会诊,充分了解医疗需要,配合医疗为患儿准备了合适的硅胶气管套管、金属气管套管、吸痰管、呼吸湿化治疗仪等物品,保障患儿术后气道通畅。患儿在ICU时,护理团队仍不忘每日询问患儿的情况,为迎接患儿返回病房做好充分准备。

在耳鼻咽喉科科护士长郑莹及口腔颌面外科护士长陈芸梅的带领下,护理团队进行反复讨论和循证实践,在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营养干预、促进康复等方面下了许多功夫,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患儿舌体及口底快速消肿,痰液量大大减少,顺利更换了金属气管套管,进而堵管、拔管,营养得到明显的改善,顺利康复。

在患儿住院期间,暖心和爱心始终在持续。众多医护人员频繁献出爱心和善款,积极帮助患儿筹钱筹物。当患儿营养不足时,陈芸梅护士长送给患儿营养奶粉,李红玉护士在下班时间给贫血的患儿煲瘦肉汤并亲自喂上;气温骤降,袁新华护士买衣物送给患儿防寒,一有时间便陪伴患儿玩游戏;为了让患儿顺利拔除气管套管,护士们准备了玩具教患儿做呼吸功能训练........

看着患儿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医护团队由衷地感到欣喜和安慰。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置身河西走廊打开大漠风情

  • 新高铁开通打卡沿途“黄金旅游线” 2019-12-24
  • 广州周边“踏雪”寻梅去 2019-12-24
  • 跟随名画与梵高同行 2019-12-24
  • 丹叶似火,看岭南无限风光 2019-12-24
  • 到新兴禅泉泡靓汤给冬日添“一把火” 2019-12-24
  • 月入3000就可以?来场出国自驾游没你想的那么难 2019-12-18
  • 2020春节,老广国内游有这些新趋势 2019-12-17
  • 使用支付宝、微信就可玩转以色列 2019-12-16

一把“特殊”的座椅 即可解决你的办公室“病”

  • ​命名全新一代瑞虎7/瑞虎7 PRO 奇瑞全新SUV官图曝光 2019-12-23
  • 斯柯达全新昕锐、全新昕动设计图发布 更加年轻动感 2019-12-23
  • 【新车】系出名门 威兰达将成为广汽丰田新的爆款 2019-12-23
  • 吉利公布吉利icon银河限量版指导价:132020元 2019-12-23
  • ​广汽本田全新皓影BREEZE试驾在惠州举行 2019-12-20
  • 爱驰U5上市并启动交付 补贴后售价19.79万-29.21万 2019-12-20
  • 沃尔沃全新S60上市 售价28.69万-40.19万 2019-12-13
  • 共4款车型售价9.99万元起 「朗逸 启航」上市 2019-12-13

换个角度看华为前员工事件!到底是谁的错

  • 靓号惹的祸!男子携号转网要交1.8万违约金,电信客服这样回应 2019-12-23
  • 《庆余年》VVIP惹争议 腾讯视频:对会员消费心理不够体贴 2019-12-18
  • 产品被喷无创新?库克回怼:创新是苹果的基因,苹果靠创新越来越强大 2019-12-17
  • 传三星关闭昆山工厂,员工补偿达N+5 2019-12-17
  • 赢了10亿却一分没要!董明珠:打赌实际是观念的争执,而不是为了钱 2019-12-16
  • 5G元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大咖论剑潼湖科技小镇 2019-12-14
  • 库克否认苹果垄断 承认华为三星是最大竞争对手 2019-12-13
  • 孟晚舟赢下一场法律战 加法院要检方提交更多证据 2019-12-12

《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 今年冬至新年俗传递了哪些信息? 2019-12-23
  • 二十四节气大型纪录片《四季中国》 | 第二十二集 冬至 2019-12-21
  • 一位艺术家的藏地情缘 2019-12-21
  • 游客的“诗和远方”,古村的“路在何方” 2019-12-21
  • 寻宝中华|兽面纹鼎 2019-12-20
  • “故宫文物修复展”在港举办 展现文物与科技融合 2019-12-20
  • 6个塑料瓶就能变身一把伞,为何地球还是被塑料垃圾包围? 2019-12-18
  • 陕西发现唐驸马都尉薛绍墓 2019-12-18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广西靖西民族服饰和民俗表演异彩纷呈
  • 吉林松花江畔频现玉树琼花 雾凇进入最佳观赏期
  • 中国首推五名香港青年赴联合国任职
  • 风暴来袭 西班牙海岸掀巨浪场面壮观
  • 意大利威尼斯再迎洪峰 圣马可广场水深过膝
  • “萌鼠”迎新庆丰年
  • 一大波美食来袭!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演绎“炊事班的故事”
  • 山东青岛:湿地冬韵 舞动生机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东元旦起试点人身损害赔偿统一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2019-12-24 14:16:24
重回北京 滴滴顺风车试运营从5城扩至10城
2019-12-24 06:51:01
外商投资法配套"靴子"落地 外资再迎利好"组合拳"
2019-12-24 06:46:19
刘家洼考古成果首次集中展览 揭开东周芮国神秘面纱
2019-12-24 06:46:31
去年广州高企数量超万家 但产业结构转型潜力待挖掘
2019-12-24 09:00:22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2岁女童长巨瘤却无钱医 他们合力凑齐手术费
金羊网  作者:丰西西  2019-12-24
在医务人员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大爱下,日前,患儿得到了良好救治,成功战胜了病魔。

文/图 金羊网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梁嘉韵

2岁11个月的小晴出生在广西武宣县一贫困家庭,刚出生时她舌部肿胀、口里被一个肿物填满,看着面目和同龄人差异太大的女儿,父母都很心酸。但由于经济原因,孩子一直没有得到正规治疗。

今年11月20日,病情恶化的小晴及家属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陈松龄教授门诊就诊,被诊断为“颈部脉管瘤、口底脉管瘤”。

中山一院立即启用多学科会诊为患儿寻求最佳治疗方案,并为这个困难的家庭伸出援手,申请重症贫童救助项目、网络众筹、发动身边同事捐款……在医务人员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大爱下,日前,患儿得到了良好救治,成功战胜了病魔。

贫困患儿舌部肿胀,口底巨大肿物如蜂窝

4个月前,小晴的口底及舌部肿胀速度加快,并且伴口底舌腹部流血,已出现进食困难、夜间频发呼吸困难。

入院后经检查发现,患儿口底肿物巨大,大小约80mm*80mm*120mm,MR及MRA检查发现舌下、双侧颌下区有一巨大不规则形态肿块,呈蜂窝样,肿块沿周围组织间隙生长,向上、向后达口咽及两侧咽旁间隙,舌头受压上抬,口咽腔受压变窄,并且肿物紧贴颈内外动脉前缘。

陈松龄教授表示,患者口底的巨大肿物已压迫咽腔,且紧邻颈部大血管,给术前麻醉和手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患儿术中出现肿胀窒息、大出血死亡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医务人员爱心众筹,帮助贫困患儿渡难关

考虑到病情复杂疑难,11月26日,口腔颌面外科向医务科申请,组织了一次涉及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PICU、放射介入科、体外循环科等多学科的全院大会诊,在陈松龄教授的主持下,各学科充分了解患儿情况,激烈讨论、设计适合患儿的最佳治疗方案,为患儿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手术方案已详细制定,但是患儿家庭实在贫困,当被告知需要近十万元医疗费用时,其父亲由于无法筹齐手术费用,几度想放弃手术治疗。

陈松龄教授不断鼓励患儿父亲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儿科ICU唐雯教授更是主动帮助患儿申请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重症贫童救助项目,成功申请到了2万元的救助款。住院医师李明飞趁晚上下班时间,帮助患儿父亲在网上申请筹钱,科室医护人员自发捐助并转发求助信息,短短几天时间就筹集到2.5万的爱心款。患儿父亲向亲戚朋友借来了4万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医疗费总算得到了初步解决。

多学科联合手术,齐心协力切除巨瘤

一切准备就绪,手术如期而至。12月3日,陈松龄教授和黄代营副教授团队联合耳鼻咽喉科祝小林教授、麻醉科冯霞教授团队,为患儿进行了“气管切开术+左侧舌神经解剖术+口底、颌下、颈上部巨大淋巴管瘤切除术+颈部大血管探查术”。

气管切开是手术的第一关,由于肿物巨大,压迫气道,麻醉团队从口腔内插管麻醉已经不可能了,再加上患儿年龄太小,不配合手术,进行局麻下气管切开也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麻醉科副主任冯霞教授准确掌握适度的气体诱导麻醉,多次调节气体输入量,使小患儿能够降低一定的烦躁程度,同时,耳鼻喉科祝小林教授通过熟练精细的操作,使气管切开术在惊险中顺利完成。

手术来到第二关肿瘤切除,由于肿瘤与口底、颈部的大血管、重要神经缠绕,解剖形态严重变形,手术既要切除肿瘤又要避开大血管、保护神经,显得格外困难,手术过程中陈松龄教授聚精会神,小心翼翼,精准地将肿物与周围重要的舌神经、舌下神经及颈内外动脉血管分离,仔细完整剥离出了巨大肿物。

悉心护理监护,孩子顺利康复

术后,患儿被送往儿科ICU进行严密监护。尽管患儿顺利闯过了手术难关,但是在ICU合并了肺部感染、发热及口底肿胀的症状。在PICU全体医护人员的治疗下,患儿的症状得到控制,一周后返回了口腔颌面外科病房。

口腔颌面外科陈松龄教授、黄代营副教授、周宇涛医师、汤勇医师、李明飞医师、张家榕医师及陈芸梅护士长、杜秋花护士等护理团队接过了助力患儿康复的接力棒。返回病房时,患儿口底、舌体仍然十分肿胀,满身插着管道,只有3mm的气管套管成了患儿的救命通道,此时,护理团队面临着许多需要克服的难题。

为了做好护理工作,确保万无一失,术前护理团队一起参加了全院大会诊,充分了解医疗需要,配合医疗为患儿准备了合适的硅胶气管套管、金属气管套管、吸痰管、呼吸湿化治疗仪等物品,保障患儿术后气道通畅。患儿在ICU时,护理团队仍不忘每日询问患儿的情况,为迎接患儿返回病房做好充分准备。

在耳鼻咽喉科科护士长郑莹及口腔颌面外科护士长陈芸梅的带领下,护理团队进行反复讨论和循证实践,在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营养干预、促进康复等方面下了许多功夫,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患儿舌体及口底快速消肿,痰液量大大减少,顺利更换了金属气管套管,进而堵管、拔管,营养得到明显的改善,顺利康复。

在患儿住院期间,暖心和爱心始终在持续。众多医护人员频繁献出爱心和善款,积极帮助患儿筹钱筹物。当患儿营养不足时,陈芸梅护士长送给患儿营养奶粉,李红玉护士在下班时间给贫血的患儿煲瘦肉汤并亲自喂上;气温骤降,袁新华护士买衣物送给患儿防寒,一有时间便陪伴患儿玩游戏;为了让患儿顺利拔除气管套管,护士们准备了玩具教患儿做呼吸功能训练........

看着患儿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医护团队由衷地感到欣喜和安慰。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统
21:35
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
21:35
“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
09:41
非洲小伙讲地道东北话 拍小视频收获千万粉丝
08:45
外商投资法配套“靴子”落地 外资再迎利好“组合拳”
08:45
刘家洼考古成果首次集中展览 揭开东周芮国神秘面纱
08:50
重回北京 滴滴顺风车试运营扩至10城
08:46
纪念币发行“秒光”引关注 央行提醒跟风炒币风险高
08:50
一份有关番禺的巡视整改通报透露——恒大球场落户南站地区
08:48
1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753起
08:5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